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牡丹文化产业发展思考分析范文

牡丹文化产业发展思考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牡丹文化产业发展思考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牡丹文化产业发展思考分析

摘要: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古城,除历史遗迹外,其每年一届多姿多彩的牡丹节形成了洛阳独具面貌的文化特色,特别是“牡丹花城”美誉海内外,成为洛阳走向世界的名片。但同时,洛阳牡丹文化发展也遇到诸多问题,现主要从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主要经验、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

一、牡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洛阳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牡丹文化、古都文化、河洛文化构成了其文化特色和品牌,特别是“牡丹花城”美誉海内外,成为洛阳走向世界的名片。借助“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牡丹文化资源优势,截至2021年,洛阳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9届牡丹文化旅游节。节庆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洛阳的知名度,促进了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以旅游商品、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牡丹文化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牡丹文化节的成功举行,也促进了与牡丹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近百家和牡丹相关联的企事业单位,生产了与牡丹花有关的美容产品、特色美食、保健品等200多种产品,牡丹产业从业人员众多,与牡丹相关的商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最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品有:牡丹画、牡丹工艺品、牡丹饮食;其他牡丹商品包括牡丹动漫、医药保健、化妆品、精油、花粉、籽油系列天然保健品等诸多种类。

二、推动牡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多年来,洛阳市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领,由点到面,通过举办牡丹文化旅游节促进了整个牡丹文化产业乃至第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值得总结借鉴。据史料记载,洛阳牡丹兴盛于隋唐,甲天下于宋,北宋的洛阳牡丹花市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集市[1],自古以来,洛阳人就有种植观赏牡丹的习俗,并给洛阳牡丹赢得了“甲天下”的美誉。1982年,政府将牡丹确定为市花,并决定举办“牡丹花会”。三十多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牡丹文化产业作为传承弘扬河洛文化的一个重点,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也为牡丹文化旅游节和牡丹文化产业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初花会刚创办时,完全是由政府投入、策划、组织的,当时的企事业单位不太热衷于牡丹花会的筹办工作。经过多年洛阳市政府举办牡丹花会的成功经验,人们普遍认识到不能关起门来办花会,要有开放性的思维和眼光,要让企业和民众都参与其中,把政府主导的花会办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花会,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洛阳古都和牡丹花会的崭新魅力,这样才能真正办好花会。文化活动探索“以会养会”的办法,鼓励更多企业承办、联办或者出资冠名花会活动;在办会方式方法上引入市场机制,使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为活动开展及牡丹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83年以来,洛阳举全市之力举办每年的牡丹文化旅游节(原牡丹花会),将其从一个地方性节会逐渐培育成省级、国家级节会活动,最终成为蜚声国内外的著名文化旅游节会品牌。随着影响日益扩大,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来洛赏花观光的中外游客、洽谈合作的中外客商不断增多,如今,洛阳与牡丹文化产业相关的行业每年收入的1/4至1/2直接来自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旅游节。牡丹文化旅游节对洛阳牡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洛阳拥有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埋葬武圣关羽的关林及佛教释源、祖庭白马寺等著名景点。1983年牡丹花会举办后,大批来洛的外地游客除了赏花外,还参观了其他旅游景点,这便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洛阳市委、市政府还促进了洛阳的招商引资、商贸发展,而旅游业、商贸业的发展又丰富了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内容,为节会的举办增添了活力,增强了全市人民办好牡丹花会旅游项目的积极性。

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牡丹文化旅游节和牡丹文化产业也遇到诸多问题,亟须寻求新途径、新突破。第一,整体规模小且影响已经固化,与蜚声海内外的洛阳牡丹文化资源禀赋极不相称。第二,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影响发展。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牡丹种植业的政策,但由于落实不力,比如领导的管理层面和企业以及牡丹园区的种植户等方面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影响了诸如补贴和资金支持等。另外,很多配套发展政策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牡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积极性。第三,牡丹种植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反季节催花牡丹滞销,给一些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经营资金短缺问题。许多由政府主持的产学结合项目的研发并不能真正起到实际的作用,甚至可能造成了后期牡丹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困难。第四,创新意识不足。首先,洛阳牡丹园园艺水平有待提高。牡丹产业的科研成果和牡丹深加工企业无法形成科研和生产对接,导致产品的创新不足;对牡丹商品的内涵认识不足,现有牡丹商品以工艺品为主,雅有余而俗不够、物虽美而价不廉,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针对牡丹的动漫和游戏产品开发、数字化传播等也需要加强。其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当前,洛阳牡丹文化产业“有历史无资源、有资源无文化、有文化无产品”现象突出。再次,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洛阳牡丹文化产品,但各自独立发展,缺乏统一的区域品牌,在全国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最后,高端从业人员缺乏。文化产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极高,需要大量相关的创意设计、经营和技术性人才的全面支持,而洛阳市目前面临许多相关专业人才的短缺。尤其是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资本运作的人员较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尚不够强。

四、关于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要制订出牡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府调控,完善其对市场和资本的引领,促使牡丹文化产业在规模和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创新和产品服务出口方面进一步增强。倾斜金融信贷政策,扶持牡丹文化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通过招商引资,迅速壮大牡丹文化产业实力。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整顿市场秩序,为产品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二要做大做强。牡丹文化旅游节是洛阳旅游的龙头,是发展牡丹文化产业的抓手,必须突破瓶颈,做大做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品牌。还可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节会活动合作,组织联盟,相互推介,相互引客,扩大在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牡丹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要有效整合洛阳周边县市区和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为来洛游客提供充足、适宜的住宿、餐饮等条件,提升其旅游体验。另外,应继续扩大在港台及海外的牡丹文化旅游节、牡丹文化、城市形象的推介力度,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在牡丹文化节期间来洛观光旅游;还可引进会议、会展等,吸引消费能力强的商务客人在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来洛。

三要对四季旅游节进行培育。由于牡丹文化旅游节只有一个月时间,不利于牡丹文化产业长期发展,所以应增加四季旅游节会的思路,推出更多有吸引力的旅游商品。要以高标准建设四季牡丹博览中心,让游客不分季节都能看到牡丹。在此建议重点做好夏季的伏牛山生态旅游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以这些节会为龙头带动洛阳的四季旅游。在活动中,除了突出文化内涵外,还要注重趣味和体验,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让游客参与其中,增加体验感。

四要延展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链条。加大种植牡丹的地域和规模,继续扩大牡丹种植面积,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些年来,洛阳牡丹种植面积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与产业化发展需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缺口,需要从山东菏泽等地购买牡丹种苗、牡丹花瓣、牡丹籽等。在牡丹种植上,洛阳一方面要立足自身,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国内、国际大市场,加强与牡丹种植面积大的地区以及牡丹产业发展好的地区的协作,使其资源为己所用,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在牡丹商品上,要改变目前以牡丹瓷、牡丹画、牡丹石等工艺品为主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大力开发特色鲜明、物美价廉、方便携带、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如牡丹服饰、牡丹食品、牡丹化妆品、牡丹保健品、牡丹饮品、牡丹茶、牡丹精油等,并形成产业链。

五要针对牡丹文化产业综合平台进行建设。以牡丹文化产业园为核心,建设综合化平台,吸引牡丹文化产品设计、生产企业入驻,形成创意、设计、生产、科研、加工、营销、流通、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待条件成熟后,可以建一个牡丹文化旅游公园,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公园参观、度假休闲,购买牡丹相关商品。还可以将洛阳甚至河南其他地方具有观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其中,进行展示、展演等,丰富园区内容。同时,组建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的牡丹文化企业集团,利用其人才、资金等优势,发展牡丹文化创意、生产、销售等。要着力把相关不同企业的发展统一组织起来,利用各自优势协调发展,但也要尽力降低在经营过程中相互间的过度依赖,降低企业经营中会遇到的诸多风险,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同时还要做大做强洛阳文化投资公司,使之成为扶持洛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六要对牡丹文化产业创意产品进行深度挖掘。加大牡丹艺术产品的创意设计。比如需要加强和牡丹相关的艺术品的创新设计和宣传。此外,可以利用更多现存的新科技材料增强牡丹艺术品的艺术性、趣味性、科技性的开发和融合,加大在街头巷尾民众所熟知的民俗歌舞、表演、戏曲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方面的开发设计力度。牡丹旅游景观创意要注重新式建筑及现代景观的设计,将牡丹形象与新的艺术形式和互联网新媒体相融合。当今时代,互联网作为文化产业中迅猛增长的一个领域,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中国,尤其是近些年来,互联网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洛阳应该在牡丹文化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融合中有所探索,发展以牡丹为主题的动漫、游戏、音乐等。大力发展“互联网+牡丹文化产业”,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专业化网络营销平台。要深化牡丹文化产业的创意研究和产品开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牡丹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要聘请国际知名节会管理人才对牡丹文化旅游节相关方面进行指导,尽力培养出自己的节会管理团队,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牡丹文化产品。

七要增强提升塑造牡丹文化相关产业知名品牌的观念。品牌意识尤其是知名品牌,是一个企业文化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衡量一个地域文化企业是否成熟的一个指标。洛阳虽然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上文化地位不容小觑,但是作为文化产业来说,其虽然比起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但至今为止,并没有可以叫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因此,发展洛阳牡丹文化产业之路任重而道远。首先,要不断挖掘牡丹文化的深厚历史、民俗内涵,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有较高知名度和名誉度的洛阳牡丹文化产品品牌群。其次,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推介洛阳旅游、牡丹文化、牡丹商品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除了传统的电视、报纸和互联网外,尤其要注意利用手机移动端的微信、微博、QQ等年轻人喜欢使用的社交工具进行宣传推介,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旅游相关客户端,如携程、途牛、淘宝等APP上开设店铺,出售洛阳旅游产品和线路、牡丹文化产品等;拍摄制作高水平的洛阳城市宣传片、纪录片和影视片,对洛阳名城、名花、名品、名人等进行宣传;开展节会活动营销,举办影响力大、品位高的区域性、全国性、全球性的节会、演出、体育赛事等。最后,要着力在发展中充分融合创新思维和理念,把优秀的古都文化和创新思想融合在一起,打造出独特的牡丹文化品牌。旅游业是最强调创意和创新的产业,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有新的项目、举措、形式,才能突破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八要着力将牡丹文化产业发展与古都名城建设相融合。除了牡丹花城外,洛阳还拥有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等诸多“符号”和“千年帝都、丝路起点、华夏之源、中华圣城、天下之中”等名片与美誉,这对于国内外游客尤其是境外游客更具吸引力。在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的同时,洛阳还应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实现牡丹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发展。

作者:许宜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