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策略范文

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文化,指出传统文化亟需转型升级,提出传统文化升级框架,认为传统文化升级应注重内容和技术的创新,制定了形成生态产业链、跨界、融入生活、提升品质、互联网助力与大数据助力的升级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互联网+

一、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并进一步强调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支点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出台的文化经济政策,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的定位和思考。在文化经济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逐渐提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图1所示。图1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李焕臣[1]提出保护是基础,突出地方特色,保存母本基因,通过历史文化的视角尽可能地去发掘、整理、修复和发展传统文化;曾贵[2]指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深度创新,不断发掘文化产品的新创意,进而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邱明丰[3]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结合“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模式,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创造文化生产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新升级、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催生产业集群新形态;余吉安[4]分析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和市场化过程,研究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的成效。智能书法台的研制和使用,为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重要启示,表明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创产业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产业变革,形成新业态、新模式,还有利于促使相关产业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世代相传。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积累成一部厚厚的文化发展史,大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均得以流传。(二)民族特色。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显著区别于世界文化。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三)历史悠久。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传统文化也愈发厚重。(四)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无论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学者们反复研读。上述文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并未提出传统文化升级框架。

三、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架构

自国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互联网+”的热潮。而传统文化产业也在努力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利用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充分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并且要站在战略和管理的高度,制定更清晰的发展战略,才能使传统文化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四、传统文化升级策略

传统文化产业需要进行技术融合,但技术融合需要依托传统文化的内容,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改造不仅要实现平台升级、技术升级,更要实现内容升级,通过内容创新不断提升传统文化、体验文化并提高正能量文化的比例,所以,文化产业应致力于新的创意增长点,同时注重包装,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着重打造以下几个方面。(一)形成生态产业链。要把传统文化产业做成产业链或者生态产业链。(二)要跨界融合。尝试多领域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领域+传统文化”的探索,通过不同的领域作用于传统文化,培育传统文化创意的多样性,进而增加传统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三)要融入生活。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博物馆、停留在厚厚的书卷中,而要能够融入现代社会,为人们接受和喜爱,这样才会迸发活力。许多传统文化的没落其实与远离人们的审美有关,传统文化可以积极迎合现代人喜欢的东西,在保持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创新。(四)要提升品质。提升传统文化产品品质,满足人民需要。我国近年来每年生产电影的数量不少,但深入人心的不多。因此,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应更注重内容的发展,注重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在内容得以发展的前提下,借助于信息技术加快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的发展。同时,加快文化产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互联网助力。传统文化的理论涵盖了儒家经典著作等优秀的典籍,经过上下五千年的积淀,厚重而博大。研读内容需要很高的文学修养,受众面较窄,为了拓宽受众的覆盖面,首先需要文化企业针对晦涩的内容进行梳理,将其转换为浅显易懂的文字,使得青少年甚至是老年人都能领悟理论的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在传播形式上,出版的书籍流通量较低,应该探索新型出版的方式,例如音频、视频等,让受众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视听效果达到传播内容的目的。因此,文化企业需要与文化中介机构、主流媒体合作,尝试新的出版形式,比如喜马拉雅APP,选取了诵读经典的形式,这种传播的形式更为高效。当然针对传统文化理论的升级,需要文化企业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情怀,无论从内容的制作还是后期的传播与出版,公益占比较大,因此,需要文化企业加强与政府、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降低制作的成本,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六)大数据助力。技艺包含琴、棋、书、画等,传统的传播方式是言传身教,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录制视频并在网站上,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同时练习技艺的人也可以录制视频并在网上,由教师纠正错误,使得交流的方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和形式也不拘泥于时空。因此,文化企业同样需要与文化中介机构、主流媒体、高等院校合作,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针对技艺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接触并喜欢技艺,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比较成熟的互联网平台,如天猫、京东等,会综合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运用大数据技术,给用户画像,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商品。借鉴到针对技艺的互联网平台上,同样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喜好,推荐针对该喜好的典籍、视频等,拓宽学习者的学习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目前,要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首先应注重传统文化内容的升级改造,再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手段使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升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文化内容的升级改造与科技助力文化传播方式的设计改造。在“互联网+”文化的作用下,寻求传统文化与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在不同领域融合下,激发更多的文化创意,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当然,在文化企业自身寻求和跨界融合的同时,需要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给予文化企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促进文化企业良性发展,进而推动文化产业更加健康发展,焕发青春活力。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精心打造成传统文化产业品牌。遵循市场规律,提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并培育独树一帜、个性化、有文化底蕴的文化产品品牌,培育出有特色、有价值、有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总之,传统文化升级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从技术和内容进行深入发掘,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生产出让人们满意的文化产品,并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焕臣.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研究———以黔陶乡“黔陶文化”的活化升级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8)

[2]曾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湖南文化产业业态转型升级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0,36(3)

[3]邱明丰.互联网技术创新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2

[4]余吉安.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J].中国科技论坛,2020,2

作者:王璨 徐春明 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