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思考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经济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加强合作、打造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产业;对策
一、导论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近年来,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文化产业群体初步形成。但河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低、散、小的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变。河北毗邻京津,地理位置优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为其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促成多方合作,整合跨界资源。要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留下的丰富的精神遗产、文化遗产、知识遗产以及珍贵的场馆资源和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精神、拉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由奥运文化遗产升华出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理念,增强了北京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提升北京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河北应该从中得到更大的启发和更多的受益,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喝彩的角色。
二、转变文化产业观念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创意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也是资本输出的重要通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转型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迎合时展的潮流,逐渐向“互联网化”“IP化”转化。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独特之处,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以此目标计算,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至少要达到5万亿元产值,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就河北文化产业而言,要实现建设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就必须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在思想转变上先行一步。思想观念转变的程度,决定着改革的力度、深度和进度。在新常态下,实现文化产业思想观念的突破与创新,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树立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价值观,在强调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同时,转变甚至摒弃传统和守旧的做法,如只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文化的经济价值属性。在新形势下应该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认识文化产业,十八大以来,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促进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思想转变必须先行一步。
三、积极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在新常态下,要着力推进管理方法的创新,把政府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积极引导文化单位调头转向,由面向政府、面向奖台向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转换。要在投融资方法上有所创新,实现抓活动与抓项目的有机结合。公益性文化事业项目由政府主导,经营性文化产业项目由市场主导,建立起多元投融资机制,使民营经济的活力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充分迸发出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能使文化单位焕发出无限活力,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可以促进文化创新,这在河北文化产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中也形成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涉及范围广、涉及人员多,情况复杂,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攻坚战。在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程中,河北应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推进改革的“总阀门”,努力实现由“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转变。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在统筹协调中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将使文化单位焕发出无限活力,进一步彰显“龙头”带动作用。至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人者在教化,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建设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永葆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在朝气蓬勃的文化产业领域,人才质量的优劣更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助推文化产业腾飞的有力双翼。河北省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人才、科技、研发、信息等各种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地,但文化产业在人才培养上超前意识不强,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缺乏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划。有鉴于此,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力,使其能为企业持续地发挥作用。鼓励有实力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课程,特别是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立和调整相关专业,制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
四、倾力打造培育文化品牌
近年来,河北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曲阳雕塑、武强年画、蔚县剪纸、宫灯工艺等文化产业享誉国内外;周窝音乐小镇先后举办了波兰艺术圈中国行、韩国乡村艺术节、中国吉他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的影响日益扩大,截至2018年特博会已举办七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以第七届特博会为例,2018年第七届特博会是一个集展览、比赛、展演、互动、研讨、招商、交易、洽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设置京津冀综合展区、中国台湾展区、文化科技展区、文化教育展区、创新创意展区、雕塑雕刻展区、工艺美术展区、文房四宝展区、书画作品展区、纺织展区、互动演艺区及特色文化市集等12个展览展示区域。整体规划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参展商家达500余家,设置标准展位130个,特装展位33个。展示产品及业态包括影视、动漫、出版、科技、演艺、文创以及烧造、编扎、锻冶、织染、绘画、雕塑、剪刻、名优特产等,囊括了传统文化精品、红色旅游产品、文博创意产品、影视动漫制作和特色手工艺等各个方面。为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的品牌化效应,截至2017年河北省文化厅先后命名了5批14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打造河北的文化产业品牌迈出了坚实步伐。2018年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行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品牌推进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绩固然可喜,但博大厚重、丰富多彩、创意迸发的河北特色文化产业还未完全得到展示,大量优秀的资源存在着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的问题,削弱了消费者对河北文化资源的消费倾向。河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积累和品牌培育,建设和培育若干国内甚至国际知名文化品牌产业。各级政府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在支持和引导上做足功课,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用大资源、大手笔、大发展、大市场的理念,立足本地的文化资源特点、地域文化优势和文化传统特色,打造符合本地文化特点的城市文化名片,扩大河北文化精品的知名度、可信度、美誉度;培育品牌产业,并以品牌效应创建互补互利,特色鲜明的共赢局面。
五、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和文化产业协会的智库作用
河北拥有众多历史悠久、办学底蕴深厚的高校,又有毗邻京津之便利,如何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力量整合起来,如何调动这些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如何把毗邻京津的优势发挥出来,发表出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成果,承担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为河北文化产业的调整发展提供理论导向和智力支持,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各级政府、各类高校和文化企业面临的共同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一批相关社会团体应运而生。河北省文化发展促进会以继承和光大河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宗旨,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文化领域的迫切要求,扩大文化辐射面、受众量、影响力,协调整合文化类社会资源,使文化艺术的创造、参与和欣赏真正成为取之于众、享之于众,实现整个受众群体文化素质、文艺素养、审美水准的全面提升,并最终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挂牌在河北大学的河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整合河北大学各类文化资源研究、教学平台,以培养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构建文化产业学科与研究体系为目标,为河北省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为政府文化政策决策提供咨询和理论支持,助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强省建设。已成立12年的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更名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目前协会副会长单位43家,常务理事单位74家,理事单位132家,会员单位690家,更名后的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作为推动文旅融合的省级社会组织,将在文旅深度融合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升河北省艺术教育整体水平,2018年9月,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的河北省艺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成立大会。由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市晏钧设计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的河北省文化创意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成立大会。集团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为业务核心,在协会、企业、学校之间搭建多层次、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合作平台,集团将适应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创新文化创意教育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交流,打造河北文化创意职业教育品牌,培养更多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集团将以服务河北省文化创意教育和文创产业发展为宗旨,围绕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等专业方向挖掘潜力,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就河北而言应该紧紧围绕贯彻党的精神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战略,以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为指引,着力培养文化人才梯队,努力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功能完善的文化交流展示服务平台,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各类文化企业本身应建立适合本系统的人才培训机制,多渠道引进优秀文化产业管理和创新人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绩效分配机制。将河北文化产业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扩展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发展环境,利用后发优势进军国内外市场,逐渐迎头赶上,最终达到与之并驾齐驱甚至实现弯道超越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胜存,高菲.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探索———以河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1,(11):102-103.
[2]沐牧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我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青春岁月,2014,(12):312-313.
[3]赵凤华,陈倩,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论坛,2010,(4):123-124.
作者:李文霞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