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透析网络文学的历史性转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从网络文学的创作初衷看对传统文学精神的消解
自20世纪90年代文学走进了互联网,在数字媒介日新月异的推动下,网络文学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文学话题之一。“网络”这一相对自由空间的出现,致使文学创作不受时间、空间和写作技能高低的限制。这种平民化姿态使得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成为大众宣泄情感的工具。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环境的特殊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往往卸下肩上沉重的现实负担,变得更加直白和坦诚。一些网络毫无顾忌地表现个体的喜怒哀乐,从精神层面上进行考量,已经由“经国载道”的文学理想转向了“自娱娱人”的娱乐需求,传统文学的使命感、责任感在这种极具私人化的情感宣泄中所剩无几。
从读者的阅读心理看对传统文学精神的消解
很多读者阅读传统文学作品往往是为了获得知识、教益或者情感满足。但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那些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获得的文学乐趣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渴望一种更为轻松、便捷的文学形式来满足阅读需求,那些浅显幽默的网络文学作品无疑是不错的选择,这种纯粹的娱乐式阅读心理显然没有宏大价值功能的支撑,消解了传统文学的深度意义。
网络文学对传统写作与阅读模式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和快餐文化的双重夹击下,网络文学的写作方式和阅读模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写作方式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通常是通过“纸”和“笔”来进行文学创作和发表的,一篇文章从作者的构思到走上读者的书桌,要经历印刷、出版、流通等诸多环节,作者的创作激情、读者的耐心往往在漫长的等待中被消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致使文学的创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网络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已经不再依赖“纸”“笔”这些传统的工具,而是通过“键盘”“屏幕”和“互联网”来进行,只要会打字,均可以在电脑上从事文学创作。这种新型的创作方式不仅更加易于操作,同时也省去了流通环节中的诸多繁琐过程。
(二)阅读模式的变化
传统文学占据主流阅读市场时,读者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借助纸质工具来实现。由于纸质书籍容量有限、携带困难以及价格等因素,给读者带来了一系列的不便。随着数字媒介的出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被电子阅读所取代,读者无须购买纸质报刊书籍,只需轻点鼠标,即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学阅读和下载。这种迅捷便利的阅读模式是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读者在互联网上欣赏文字作品的同时,还能通过音乐、图片等其他方式获得视听方面的享受,大大拓宽了文学的阅读途径。这种新型的创作模式和阅读模式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弥补和创新。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身份的新变
在技术的推动和读者的追捧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文学的创作行列,使得网络创作主体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纵观《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南派三叔、安妮宝贝、江南、当年明月这些网络赫然位列其中,迅猛的上升速度大有将一些传统文学作家挤出榜单的趋势。
(一)作家的“光环”被隐去
无论是忍辱创作的司马迁,还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作家”的身份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用心血熔铸作品,使得作品中充斥着自己的精神和生命体验。当前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而是在网上进行冲浪的一些普通网民,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以及对文学的“玩票”性质,我们通常不把这些在网络上进行文学创作的人群称之为“作家”,而是用“网络”这一新颖词汇来代称。当前一些网络虽然拥有极高的人气,但是还不被传统文坛所认可,面临着身份上的尴尬。要想解决这种困境,还需通过创作高水准的作品来提升自身的价值。
(二)网络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体现出很多新特点
由于流通方式的限制,很多传统文学作者通常是隐藏在作品之后,保持了一定的神秘性,读者只能通过作品来揣摩作者的心理,体会作品的精神实质。数字媒介的出现,克服了读者与作者之间交流不便的现状。当前很多网络都是边写作边发表,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有些作品在网上发表十余秒后就有读者进行跟帖和点评,实现了瞬间沟通。在互联网的帮助之下,读者也不再是单一的受众,而是参与到了作品的创作之中,很多网络往往根据读者的意见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文脉走向,使作品更加符合读者的希冀和需求。
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
网络文学的语言较之传统文学无论在语法、词汇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变。
(一)象形文字符号的频繁使用
随着网络的日益繁荣,一些原本只在网络聊天时使用的词汇走入文学作品之中,例如在尚爱兰的《数字美女》中有这样几句话:“俺刚过(?)旬,貌美如(*),才有(%)斗,赚了(•)钱,却下岗失业,委实可怜。”这种用象形语言符号取代单纯的文字的写作方法,无疑是对传统语言形式的一种颠覆。
(二)鲜明的口语化色彩
较之传统文学语言在表达时的一丝不苟和字斟句酌,网络文学语言显得更加简单明了。著名的网络李寻欢就曾说过:“那些艰涩冗长的不仅定语漫长而且后缀无限的叙述思想萌芽、生长、纠缠扭结的文字给人以怪异的观感。”因此很多网络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多采用直白的、口语化的词汇来表情达意,网络名篇《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很多段落就是照搬聊天记录,口语化色彩十分浓厚,被很多网友喜爱。
(三)多形式的表达
网络语言还传承了许多数字媒介的优势,将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文学作品之中,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网友在阅读黑可可创作的《晃动的生活》之时,用鼠标点击之后,Flash画面便如电影般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屏幕之上,在深灰色的背景上,配置了水一样流动的线条,一段段叙事兼抒情的文字缓缓地出现,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一个虚拟情境。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很多网络作品利用缩写、符号、错别字等形式刻意追求新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语言的含蓄和严谨,“对现代汉语的规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这就提醒人们,在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还应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流传范围,促进网络文学真正的繁荣。
结语
审视当前文学发展的态势,数字媒介的助阵无疑使得网络文学在短时间内占据一定的优势,其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也弥补了传统文学的一些不足。一些学者甚至乐观地预测,网络文学必将成为我国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且大有取代传统纸面文学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学崇高使命感的缺失以及网络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文学要想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必须重新建构与技术发展以及文学发展相匹配的价值观念,提升艺术质量和精神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在数字媒介下的历史性转型。
作者:张婷婷姚念单位: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教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