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范文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

摘要:新媒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契机的同时,也让其面临着巨大挑战。高校需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确保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使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紧密配合,创造优质的生态教育资源;还要把引导和规范相互结合,营造积极的生态教育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挑战;对策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巨大的契机和挑战——既能给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丰富的生态信息资源、广阔的时空场域、有效的方法手段,又会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多元化”等特质而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一、新媒体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的契机

1.新媒体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尽管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能提供生态信息资源,但是受到版面、栏目的限制,很难容纳更多的信息内容,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获悉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只要有互联网覆盖,学生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中介能够瞬间获悉大量的生态信息资源。同时,新媒体特有的信息推送和定制技术更能让学生及时了解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各种信息。在海量的生态信息资源面前,学生的内心更容易受到触动,生态责任更容易被激发,从而能够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

2.媒体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广阔的时空场域。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借助网络互联技术,既可以获悉世界各地发生的生态事件,又可以了解几个世纪前西方社会在工业革命期间无视生态环境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遭遇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这些在不同时间和地域中的真实事件和生态危机,通过新媒体技术,超越时空的束缚,直接呈现在个体面前,让每个个体都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态责任,使得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自觉放弃无视生态环境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3.新媒体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手段。新媒体不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生态信息资源,而且其交互性特质可以克服现有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单向度的“传播—接受”的教育方法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从而能有效激发其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新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原有教育方法的限制,由线下延伸到线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从学生、转发的信息和评论中发现、总结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层面上的缺失,在理论层面上的困惑,在价值判断层面上的失衡,以及在行为选择层面上的不足。教师可以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解答,汇集学生、教师,甚至是专家的智慧共同解决生态问题,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特质容易诱使学生陷入价值陷阱。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加大了对信息所涉指内容的把控难度,很容易引发错误的价值认知。就生态文明教育而言,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问题依然严峻,西方社会借生态问题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行为大量存在。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借助新媒体交互共享功能,恶意传播中国社会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刻意煽动群众、激化社会矛盾,以达到诋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目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因某个生态事件的传播而引发骚动的事件时有发生,因生态环境问题而否定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声音也时有出现。面对这些信息资源,学生不仅不能得到生态文明教育,反而会陷入错误的价值陷阱中。

2.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特质影响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完整认知。尽管新媒体能够克服时空局限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生态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内容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质。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无法提供生态文明教育所需要的系统内容,从而影响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完整认知,致使不少学生尽管对生态文明知识有一定认知,对生态环境也有适当关注,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方法路径、制度保障等整体性的内容缺乏了解。部分学生还会把生态文明简单地等同于环境治理,认为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环保技术把天变蓝、山变绿、水变清、空气变干净了就是实现生态文明了,根本不清楚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甚至有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无关,仅仅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而未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个人等各方主体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1]不少学生面对雾霾、水污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一味抱怨政府、指责企业,而缺少主动改变自己行为的意识和行动,校园里大学生践踏草坪、乱扔垃圾、浪费水电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还时常可见。

3.新媒体传播的“多元化”特质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除了信息内容的碎片化特质外,新媒体传播还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质。面对同一信息或事件,不同人可以随时发表不同见解和看法,各种见解和看法同时出现,妨碍了信息接受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2015年12月,一则“大学生掏鸟窝获刑十年半”的信息刷爆朋友圈,各种评价纷纷出现——有人认为仅仅是掏个鸟窝,完全不应该判刑;有人认为掏鸟窝不对,但量刑太重;还有人为两位大学生叫冤。来自各方的多元化价值评判,让浏览相关信息的学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容易导致他们在生态价值观上呈现出左右摇摆的精神状态以及双重价值评判。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意用拼凑的手段对各种评价进行包装,抓住某个点或某个面无限放大,激发矛盾和冲突,在迎合学生好奇心理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三、有效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确保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在传播内容上,它承载的信息真假难辨,可信度不足;二是在价值观上,它的价值导向不清晰,其中充斥着鱼龙混杂的思想主张。而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可靠性要优于新媒体,价值取向的稳定性也优于新媒体,是新媒体无法替代的。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依靠传统媒体,发挥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点,培养学生扎实的生态知识,树立他们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同时,还要发挥新媒体的优点,通过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教育效能的最大化。高校可以促进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文化长廊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打造生态文明传播的强势,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两者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媒体上的内容照搬到新媒体上,而是要坚持“受众思维”和“内容为王”,实现两者的“化学反应”。高校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关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期待掌握更多的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又不喜欢高高在上的说教和长篇累牍的生态报道。他们更关切自身有哪些生态权益,更喜欢时尚的网络语言和动感的画面,还期待有参与、讨论、提出建议的机会。所以校园传统媒体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准确捕捉学生关心的生态问题。高校不但要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还要告诉学生其具有的生态权利,如公民的生态知情权、清洁空气权、日照和通风权等等。教育者可以通过校园网、手机APP等新媒体技术将上述理念广泛传播。要增强生态文明信息的可读性、趣味性,增加定制、转发、评论、投票等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的热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

2.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紧密配合,创造优质的生态教育资源。新媒体主要通过线上教育实现其影响力,它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有机融为一体,达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在当下,高校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开发一批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首先,是创建宣传生态文明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绿色平台。目前,许多高校和环保部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尝试,如环保部创办的“微言环保”公众号、南京大学创办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公众号。但是总的来说,这些专业宣传生态文明的新媒体平台太少,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度也有待提高。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新媒体绿色平台的建设上要走在前面:在内容上,要多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包括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制度知识,促进大学生在知识层面对生态文明形成全面而科学的认知;在形式上,要能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要,用直观有趣的表达形式让他们在“润物无声”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知识;在功能上,不仅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功能,还要通过内容的设计与形式的创新,发挥新媒体在思想传播和价值引导上的功效。其次,广大高校应积极开发大学生生态意识建构的课程平台。目前,虽然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但是通过努力,高校还是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材中专门讲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很少,但是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地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授课过程中。如教师可以深入讨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消解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形成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开生态文明必修课,开发生态文明的微课、慕课等资源,使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互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要加强师资力量的整合,邀请一批熟悉慕课教学的生态文明研究专家、学者,建设一批优质的生态文明的慕课资源,面向全国高校开放,让所有学生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再次,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组织生态意识建构的实践平台。如可以依托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网上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摄影大赛、微电影创作等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3.引导和规范相互结合,营造积极的生态教育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建构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体环境。高校应当通过其对新媒体的影响,有计划、有目的地建构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生态价值体系。高校可以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优势,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态化与生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阐明了自然优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人不要过分陶醉于战胜自然,因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2](P33)。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万恶之源,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其最终解决的出路就是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所憧憬的共产主义就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利用新媒体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弘扬生态文明的正能量;利用大数据在信息搜集、整合上的优势,把来自政府、环保组织、学术团体、企业、个人等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政策和制度的解读,以学生欢迎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推送;发现与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生态素养强,又熟悉网络语言特点的学生充当“网络领袖”,让他们定期通过学校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吸引学生关注、跟帖,用正确的观点、科学的价值观引导舆论。此外,高校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新媒体应用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即认知、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在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等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的教育,有条件的高校以通识课的形式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培养学生面对海量碎片化的生态信息时,能够具备正确的认知和甄别能力,确保他们在各种虚假信息面前,保持自己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不被错误的生态价值观侵蚀。指导学生利用新媒体制作信息、表达个人观点,鼓励他们随时随地利用新媒体积极传播身边发生的良好生态行为、自己所做的环保小事。

参考文献:

[1]刁龙.消费主义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突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