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范文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领导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未来做出的规划性建设,是从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系统性的要求。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高等院校作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生态文明的培养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大学教育过程中,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目前我国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提倡和谐校园的建设,那么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即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又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进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以推动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1]。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倡导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中“有道德”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己全面的人格,进而保证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二、当代大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不高,且对生态知识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性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并没有达到系统、全面、深刻的高度,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属性。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保护公共环境、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浅层次的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行为容易受到情绪和意志的影响,不能自觉地遵守生态文明的相关规定,导致知行相离。同时,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很多同学只是关注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据调查统计,大学生对酸雨、沙尘暴和白色污染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2.8分,对生物多样性较少、赤潮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和热带风暴等环境问题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仅为2.6分,但是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低碳生活、白色垃圾、绿色食品等的知晓程度平均得分高达3.2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其对生活的密切程度完全成正比例关系,而且大学生对我国针对环境保护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也很低。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教育中来,但是重视度仍然不够,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达不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个别的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的课程,但没有制定出针对全校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内容,但是目前除了生态环境专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还停留在基本的知识层面上,深度和专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3]。同时,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将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正式纳入教育考核的范围之内,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将该项教育的建设落到实处,导致学生的认识度也不够,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效果。而且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全面性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师资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和学习。

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策略性探析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对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进行培养,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开展,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师资力量,积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应该积极筹办,通过商讨,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高度中来。首先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道德水准的教师为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讲解,扩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并将该课程拉入学生考核的范围,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上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分析,不仅仅讲解一些专业的知识,例如进行马克思主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基础知识的教学[4]。同时也要及时的对学生讲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体污染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处理、城市化等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对策。这样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接近生活,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为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障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能够培养出具有实践性的专业化人才。

(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时学会从各个学科中总结概括出一些与生态学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等内容,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渗透,提高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高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创新,将生态文明教育同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进来一些勤俭节约、爱国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传统思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学会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责任观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切实的履行到实践中来,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5]。

(三)进行教育平台的创新和建设,辅助教学实践来完成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网页,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专题性网站,对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开发和创新,吸引学生浏览这些网页,进而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举办一些社团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积极的适应社会。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生态文明、生态常识和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感知,实现知行统一。

四、结束语

我国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高度,在党的十八大中又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议。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中高端人才的专业培养基地,对我国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化进程。所以,高校要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

作者:成媛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