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文化的思路路径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形成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2014年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着力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目前,渝东南又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培育和繁荣渝东南生态文化恰逢其时。
一、生态文化的含义
生态文化是指生态的文化,即人们在认识生态、适应生态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生态文化也是指人类遵循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的主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渝东南生态文化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1.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文化传统习俗渝东南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这里的人们在与自然环境长相厮守中,充分认识到山林水土与他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一定的自觉性。各民族的民规村约,对破坏地脉、损坏田塘、毁林烧山、偷砍竹木等不端行为都要进行处罚,其条款勒石为记,让人们时时警醒。生态文化的内容,大都蕴含在渝东南的民歌、谚语、史诗、民间故事、古村落建筑、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被传承下来。各民族对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比如对薪碳林,要实行有计划砍伐和间伐,时令上有讲究,那就是春天和夏天不能砍伐。以及砍伐后不能挖树兜,不能烧荒种植作物等。2.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文化发展基础千百年来,渝东南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为进一步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渝东南自然生态名冠全市。渝东南是重庆市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林木资源拥有水平最高的地区。2012年底,全域森林覆盖率达51.4%,高出全市9.3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活力木储积量达5990万立方米,人均21.36立方米,高出重庆市人均水平15.41立方米,高出全国人均水平11.21立方米。渝东南生态文化建设载体丰富多彩。初步统计,共有各类国家公园资源33处,总面积3213.61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6.20%,占全市国家公园资源总面积的20.41%。渝东南民俗生态鲜明厚重。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民族风俗旅游区,拥有小田溪巴王侯墓葬、彭水郁山的盐井、巴人的悬棺等历史文化遗产,秦良玉陵园、古战场万寿寨、太保祠等古迹,古村落星罗棋布,民俗生态鲜明厚重。3.产业生态打下了一定基础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等产业生态具有一定基础。截至2011年2月,渝东南无公害农产品占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总数的10.52%;绿色食品重庆市绿色@食品总数的22.65%;有机产品占重庆市有机产品总数的7.50%。生态旅游方面已经成为各区县的共识,特别是武隆、酉阳等县旅游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在生态工业方面,目前,工业园区已成为支撑渝东南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和生态工业的集散地。2013年,渝东南实现工业增长值232.80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不足1.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渝东南社会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使科技、信息、资金等要素难以聚集,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得渝东南翼难以大规模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门类;同时,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积大。2.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渝东南翼最大的生态问题。根据重庆市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到20世纪末,渝东南翼轻度以上土地流失面积达到12669.1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6%,其中,中度面积6588.0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3.14%;强度面积699.4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25.58%;极强度面积273.7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9.25%。现在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有所缓解,但目前仍有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3.主要河流污染严重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家畜家禽的粗放式养殖,导致农药残留物和污染物增多,直排进河流,影响了河流的水质。以乌江水质变化为例,在2001年重庆主要河流水质评价中,乌江水质最好,全年均为Ⅱ类。但到了2013年,全年水质为V类,2011年、2012年更是为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还没有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的水质好。同时,城市污水直排,也导致穿城而过的河流水质下降。如阿蓬江支流黔江河,在遭受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也受到城市生活污水的困扰,近年来下游水质一直是V类和劣V类水质,而严重污染水域又正是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湿地动植物生境面临严重威胁。4.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国家的投入机制不完善。国家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国家级生态文化载体单位时,并没有同步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在基础建设和管理养护方面的投入很少,有限的资金又主要花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资源保护上的专项投入不多。国家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区域内从2011年开始享受中央财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政策,3年来共获得162692万元资金,每年平均54230万元,每平方公里投入仅有27329元,每亩仅有41元。
三、培育和繁荣渝东南生态文化的对策
渝东南以做好生态文化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平台,以产业生态建设为重点,提升渝东南生态建设水平,发展渝东南生态产业,完善渝东南生态制度,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生态文化提供示范。
(一)努力发挥好保护试验区规划的引领作用培育和繁荣渝东南生态文化,规划是基础和前提也是灵魂和引领。渝东南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规划要对其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保护措施、保障机制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范围是渝东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圈涉及的地域,具体包括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5个区县行政区域及相邻的武隆县。其保护对象是:渝东南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方式、思想和观念等。渝东南生态文化的表现形式有:森林资源、水土资源、村落布局、民族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民间文学与艺术、民族医药、节俗、方言等。这些生态文化表现形式,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包括: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确立文化空间,对保护对象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和保存,维护文化继承的生态链,注重生态性保护,保护好传承人等。
(二)合理打造好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平台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划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区域,为达到保护目标而指定或者实行管制和管理的地区。它既要保护其自然遗产,又要保护其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目前我国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尚处于实验性阶段,因此该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实验阶段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努力保持、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是形成并存续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范围之内的,因此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一个整体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保护是一个整体保护,是从非物质文化产生和存续空间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不仅仅是文化主管部门的事,林业、环保、城市建设、旅游等部门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尽力保护好原生态文化载体原生态文化是指生态文化那种最初始、最质朴、最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其特点包括:创作、表演、传承的主体是普通的乡间村落民众,而非专业人士,如渝东南山歌;主要表现和反映的是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等内容,如土家蒿草锣鼓、劳动号子等与生产生活都有直接关联;表演形式质朴而很少加工;生存于民间,存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渝东南,许多歌舞实际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力保护好原生态文化载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原地保护。对原生态文化产生的故地和创造、继承的民族及地区加以重视。在进行文化开放、旅游开放时,要重视原生态、保护原生态文化。2.政府部门作为。如制定政策措施,实施原生态文化抢救工程,建立原生态文化博览馆,开展对原生态文化的研究收集活动,加强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和交流等。3.全社会关爱。社会有关方面要持久关注、关心和支持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原生态文化保护基金。
(四)倾力发展好系列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纯生态产品和生态型产品的生产。在发展纯生态产品时,要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局部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相结合,完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生态企业和碳汇林业;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载体,着力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纯生态产品的开发。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要围绕把渝东南打造成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目标,大力开展“精细农业”,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生态标识”认证,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和生态服务水平。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要围绕把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重庆旅游“第三极”、大武陵山区旅游经济高地、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四大定位,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内重要民俗生态旅游带为载体,明确生态旅游主题定位,精心开发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在发展生态工业方面:要更加突出生态工业在渝东南特色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工业集群发展和循环发展,加快对现有特色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行业内生态工业园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争创省级或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渝东南生态工业走廊。
(五)在完善国家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做出探索1.完善规范稳定的国家财政投入机制。将渝东南禁止开发区域的规划、建设、管护、研究等各项资金全部纳入中央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渝东南各类禁止开发区从总体上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纯生态产品的集散地,所需资金应全部纳入中央政府公共财政预算。2.探索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强干预”补偿和政府“弱干预”补偿的关系,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试点和推行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补偿模式,形成层次分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资源环境市场体系。除资金补助外,产业扶持、技术援助、人才支持、就业培训等补偿方式应得到应有的重视。3.促进生态优势进一步“变现”。改革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使部分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到户。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力,禁止挤占、挪用补偿资金现象,做到及时足额发放。探索发展碳汇林业。将渝东南森林产生的碳汇纳入全市交易体系。利用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这个平台,发展渝东南的森林碳汇交易,使通过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可以变成真金白银。探索由企业投资和农民产业、政府支持共同参与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三赢”模式。
作者:李倩 单位:重庆市委党校 黔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