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特色生态文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道路总要求的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创新文化,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永续发展。而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价值向度;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和规范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新型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前提和思想基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保障人权和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善民生,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使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体制,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体制,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要求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而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倡导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价值观,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创造山青、水秀、地美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反对走“为增长而增长”“为发展而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主张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它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进文化,是增强我国国际生态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要求;它是反映并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文化,是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精神基础,符合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永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向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人自由全面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把中国5000年灿烂文明和工业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纵观人类历史,社会文明形态的转换决定着社会制度道路的更替:渔猎文明形成了奴隶制度,农耕文明造就了封建社会,机器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兴盛。18世纪中叶兴起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的繁荣,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克服生态危机理应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动力。然而,生态文明并没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兴起,其主要原因是:它们运用长期积累的强大资金和技术优势,建设环保产业,净化废弃物,使环境得以改善,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因而缺少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产生活方式,成了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发展定势,一时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因而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受到了众多因素的掣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推行生态殖民主义,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转移生态成本,转嫁生态危机,因而缓解了其国内的生态危机[4]。当前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阶段,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只有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用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够率先实现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型,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文明基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以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文化
近现代自然科学以机械自然观为基础,它将认识对象设想为孤立的静止的非生命的存在,具有简单性、还原性、因果决定性、袪魅性和非有机性等特征,由此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内在有机联系的人为割裂,虽然它所获得的认识具有深刻性和精确性,但却只是反映了认识对象的机械性的方面,而没有反映它们非机械性的方面,带有简单化和片面性。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将自然看作人类认识、改造、利用、征服的对象,是近现代自然科学所持的自然价值观,由此形成了无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工具主义地看待自然、人在自然面前妄自尊大的态度,把自然看作可以随心所欲、任人宰制的对象,导致对自然采取非自然、反自然的行为方式。还原论是近现代自然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认为只要认识了构成事物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就能彻底认识事物,导致了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即过分重视对特定对象的分析解剖,而不重视综合事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自然观、价值观、方法论基础的近现代自然科学所获得的认识,只是对自然事物的简单性、确定性、还原性、因果性等方面的认识或是对自然的简单化了的、还原了的、因果规制了的认识,将这种认识作为知识基础转化为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时,就使得工业生产具有简明性、线性、因果关联性、确定性等特点,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等特征。当具有这种认识特征的技术和工业生产应用于改造具有复杂性、随机性、有机整体性、非因果决定性、返魅性特征的自然时,就可能与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相违背,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追求的是对自然界无限的控制力、征服力,表现出极强的扩张性、统治性,人类运用现代科技这一空前强大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推动经济迅速增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自身却被置于面临生态系统崩溃的巨大生存危机之中。因此,追求控制力、征服力的现代科技必须实现向理解性、调适性、环境友好的生态科技转变,否则人类会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直至走向毁灭。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等,无论其自然观基础,还是价值观、方法论都与传统自然科学迥然不同。它们以系统自然观为基础,整体性原则是其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它们把研究对象看成由各个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组成的动态系统,在研究自然事物时总是把它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并放到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复杂性、非线性、随机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比如,生态科学研究的是由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生命系统,是自组织的、动态平衡的、开放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把人与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探索自然环境的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统一关系,研究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协调发展的规律;系统科学则从多个方面深刻揭示自然事物的相互作用、普遍联系和系统演化,强调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强调生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的自组织发展,系统的演化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造成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永远都只是生活在自然之中的有限存在者,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统治者或超然于自然之外的神仙;人不是仅有的主体,非人自然物也具有主体性;不仅人具有内在价值,非人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它不是一架机器,自然万物是处于普遍的有机联系之中的。这就是生态、环境和系统科学所持的价值观。依此,自然界并非是可以随心所欲、任人宰割的对象,试图控制和征服自然都是不切实际、妄自尊大的幻想,人类应当树立敬畏、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整体论是生态、环境和系统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认为研究认识事物应当着眼于整体,把它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并放到系统之中,不能只专注于认识事物的构成成分,还必须注重研究事物与其环境的各种关系,重视系统分析,更重视系统综合,它们所追求的不是各个构成要素最优,而是系统整体功能最佳。例如,在研究人体某一系统时不可忘记它是人体系统的一部分,在研究人类经济系统时不要忘记它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能这样认识研究事物,我们就不容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就不会认为谋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相反,我们很容易理解,经济系统不能凌驾于生态系统之上,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只遵循市场规律,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人类不能只一味顺从自己的贪欲,无限地谋求经济增长,人类还必须谋求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共存。生态、环境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及其所蕴含的自然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思维原则和行动规范,是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科学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生态理想和人类生态智慧的优秀文化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体现中国传统生态理想的文化。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并非抛弃传统的全新“创造”,而是在承继传统基础上的“开新”,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或曰社会主义化。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许多优秀传统生态思想与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对于当代我国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普适性价值,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比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人与天地一物也”,主张“民胞物与”“无以人灭天”,要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思考,这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观念截然不同,其价值指向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如,“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天地之大德曰生”,主张对自然万物施以道德关怀:“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要求爱护自然、保护资源:“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升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这种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理念,与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观念恰恰相反,体现出对自然浓厚的伦理关怀。再如,“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思想,强调“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量入以为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要求“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林”,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这种倡导尊重自然节律、取之有节、用之有度、节制欲望的思想,与当今日益泛滥的消费主义或物质主义迥然有别,体现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形成发展起来的,是汲取世界各国进步的生态文化、反映人类优秀生态智慧的文化。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并非仅仅局限于中国地域的文化继承与创造,而是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的创新,是对人类优秀生态文化的学习借鉴、批判吸收或曰中国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及其工业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日益恶化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在西方,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批判反思资本主义及其工业文明、工业文化的生态文化思潮,出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流派,形成了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生态神学等理论学说。生态文化思潮探究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的行为方式,如何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其目的是通过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变革,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中涌现的流派、理论和学说,其中蕴涵许多深刻的生态思想观念和富有价值的成果,反映了人类的优秀生态智慧,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致力于当今生态危机根源的揭露和对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出路的探讨,它们透过人与自然间的矛盾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认为资本主义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为解决生态危机找到出路。为此,它们要求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固有逻辑,建立一个绿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实现社会公正和生态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通过对资本主义酿成生态危机的揭露与批判,以及从酝酿社会主义变革的高度去思考和设计种种替代方案,为人类克服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进行了富有价值的理论探索,对于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完善社会制度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再如,生态哲学以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为对象,对生态环境危机之前提、基础和根源进行反思。在自然观上,它强调人、社会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认为人、社会从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要求人及其社会活动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承担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确立生态伦理原则;在认识论方面,它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区别,肯定人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认为为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当前发挥人的主体性应着重强调发挥主体的协调能力,以修复、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在价值观方面,它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精神价值等外在价值,而且强调自然界自身存在和发展以及创造人和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的价值是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又如,生态伦理学主张打破人际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将道德关怀从人类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要求人类放弃算计、榨取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形成与自然共生共荣、协同进化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把自然看作人类的朋友,把人与自然看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谈新敏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