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与自然平等融合
道家的“环保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我们的先民,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自然也以此回报了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这片热土上,形成了丰富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习俗文化,这些文化没有过多的修饰,质朴而原始。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有很多民间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民俗礼仪等文化形式都带有浓厚的民俗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塑性。这是一种生态文化,体现了先民们生存的智慧,在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当代生态作家徐刚曾赞美农民是大地上的艺术家,他说:“人类在利益的诱惑下,翻来覆去地改变过去土地的形态,但,农民不属此列。从炎帝神农氏育嘉禾发明耜耨以来,精耕细作,施肥灌水,育种扶苗,却是土地所喜悦的。你看那些闲置抛荒的开发区的地就知道了,忧郁而孤独并自显得衰老丑陋。农民地不是这样的,一畦一垅,笔描线直,谁说农民的劳作是低级劳作呢?凭借着土地,让种子发芽、变绿变黄,青纱帐里有诗,大豆摇铃如歌,向日葵盛开,高粱如火时,难道那不是任什么样画家也画不出的画?”[3]确实,农民对于土地是亲昵的,对于自然是依赖的,所以,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仍然要秉承这样的生态观念,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在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及功能关系上的可持续发展。理性开发搞建设,而不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为代价。“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当代人理应承担的责任。
人与社会关系融洽
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指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农民与干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主要是农民与村委会之间、农民与农村各种乡镇企事业单位;组织与组织之间是指农村企事业单位或经营实体之间等。这些关系之间融洽,没有隔阂,相互理解,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一个健康的社会,尽管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人内心世界的调整,但最根本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这需要理解与包容作为前提,强调以和为贵,主张和而不同。以此影响人们面对困难中的他人,少一些幸灾乐祸,多一些帮助;面对矛盾纠纷要理性对待,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这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发展,社会上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呈现出怀疑和不坚定性,面对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人们已无暇辨清孰是孰非。一些急功近利、拜金主义、见利忘义等思想已从城市逐渐蔓延到农村,动摇着农村原本质朴纯洁的传统思想观念,对农民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在农村建设中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只追求金钱忽略文化;只重视物质而忽略精神,必会造成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畸形发展,就会犯方向性错误,就会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它对农村安定团结起着重要作用。生态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通过建设生态文化,在农村大力倡导生态思想价值观念,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助于协调农村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实现农村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农民自身精神愉悦
正如我国当代生态学者腾守尧所说:“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世纪。危机与保护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当今汹涌的发展大潮中,人们对地球和人类自身未来命运的关心也日益增强,除了感到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外,还感到精神的危机。”[5]确实,进入21世纪后,各种危机更加促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韩少功曾有过解释“呼吸着更清新的空气,饮用着更洁净的水,吃着品质更优良的粮食和瓜果,还享受着更多的闲适和自由”,而不是“被废气、脏水以及某些有害食品困扰并且在都市的大楼、地铁、公寓里一天天公式化地疲于奔命”。[6]有好的环境才会有健康的心灵,心理健康是生活幸福的重要方面,它对实现个人自身精神愉悦起着关键作用。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身心健康的个体。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在广大农村部分农民受现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他(她)们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了,但并不感到幸福。生态文化秉承健康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维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收入上的差别,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争取利益要求,从而有效缓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了心理障碍,拥有了一颗健康的心。这种“精神的资源是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处的资源,人类的开发行为似乎也已经到了‘向内转’的时候。只有‘精神性’的价值观念在民众中牢固确立,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性开发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缓解”。[7]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而新农民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就能实现的,它涉及农民整个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过程。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是改变农民面貌的根本,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作者:石娟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