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交通审美文化三个重要维度的深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交通审美文化是彰显交通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晶,是社会审美文化体系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审美文化以其丰厚意蕴、表现特征、系统结构,鲜明体现了交通审美文化的特质和价值。深入探析交通审美文化意蕴、表征、结构三个重要维度,不仅是对交通审美文化属性的深刻认知,而且是对社会审美文化体系的深刻把握。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入探析交通审美文化的三个重要维度,提出其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和实践参考的新建议,不仅是提升交通审美文化研究理论水平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积极引导交通审美文化发展的时代需要。
关键词:交通;审美文化;维度;认知
从社会事物的本体论视角看,交通既具有一般社会事物的内涵属性、表现特征和系统结构,也具有其特殊的属性、表征和结构;同样,交通审美文化既具有一般审美文化的内涵属性、表现特征和系统结构,也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文化意蕴、审美文化表征、审美文化结构。深入探析交通审美文化意蕴、表征、结构三个重要维度,不仅是对交通审美文化属性的深刻认知,而且是对社会审美文化体系的深刻把握,进而充分证明交通审美文化是彰显交通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晶,是社会审美文化体系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入探析交通审美文化的三个重要维度,提出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和实践参考的新建议,不仅是提升交通审美文化研究水平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积极引导交通审美文化发展的时代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交通审美文化的丰厚意蕴深入探析
交通审美文化的丰厚意蕴,必须首先深刻把握“文化”的丰厚内涵。那么,文化的丰厚内涵意味着什么?中外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无论是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著《何谓文化》、金克木所著《文化的解说》,还是陈少峰所著《文化的力量》、郐扬所著《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无论是外国著名学者维特根斯坦所著《文化的价值》、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还是哈里森和亨廷顿合著《文化的重要作用》、威廉斯所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等重要著作,都对文化的丰厚内涵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受中外学者的启发,本文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专指性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文明意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文化所体现的文明意识状态,既包括政治法律,还包括科技知识和科学精神、理想信仰、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民族精神、风俗习惯以及发展模式等重要内容。因此,文化是由多种文明因素构成的复合整体,是一个蕴含多维层次结构的系统化的概念,是人类世界不同于自然世界的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从文化的丰厚内涵可以看出,文化不仅彰显了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创造力量,而且彰显了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的创造力量;文化不仅是引领社会有序运行的文明意识,而且是推动社会有序运行的文明实践;文化不仅是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规制,而且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所以,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看,都充分说明文化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能动显现和发展成果。
人类不断积极创造文化的历史过程,既是人类在超越其他动物种类而彰显主体能动性,不断前行的“人化”的演进过程,又是在文化滋养哺育中自我改造升华,不断成熟的“化人”的提升过程。如今,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都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显现着文化的品位和追求。不仅如此,不同类型的文化状态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正如世界著名文化理论家巴巴什和泰勒所指出的:“亚文化、文化、超文化融合,并产生新的文化,而且永不停歇。”[1]人类文化正是在多元生成、多元交织之中互动共进的,既积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又日益创造丰富多彩的新的时代文化。深入探析交通审美文化的丰厚意蕴,在深刻把握“文化”丰厚内涵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深刻把握“审美文化”的丰厚内涵。那么,审美文化的丰厚内涵又意味着什么?中外的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无论是中国著名学者朱光潜所著《谈美》、李泽厚所著《美的历程》,还是蒋孔阳所著《美和美的创造》、施昌东所著《“美”的探索》,无论是外国著名学者黑格尔所著《美学》、卢卡奇所著《审美特性》,还是斯托络维奇所著《审美价值的本质》、桑塔耶纳所著《美感》等重要著作,都对审美文化的丰厚内涵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受中外学者的启发,本文认为审美文化既具有文化的内涵属性、表现特征和功能作用,也具有其特殊的属性、表征和功能。因此,审美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一般性,而且显现着文化的特质性。作为具有文化特质性的审美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所彰显的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的审美理念的文化意识,而且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的富有美感价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文化载体,正如马克思深刻指出的,在人扬弃异化劳动的主体创造活动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审美文化的丰厚内涵充分表明,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既是审美活动、又是文化活动,或者说,审美活动就是一种饱含文明取向的文化创造活动。审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极大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突出表现了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喜悦感受,而且还突出表现了人们对美的愿景的深切向往。正如著名美学思想家李斯托威尔所指出的:“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太令人厌恶的东西……不能感动我们或吸引我们的注意。”[3]。审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还极大提升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品质,赋予生活丰厚的审美价值。正如著名美学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艺术与现实、生活与美学具有紧密关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美是生活”[4]。如今,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审美文化的重要取向,美的环境、美的产品、美的艺术、美的形象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敏锐发现美、大力创造美、自觉展示美、主动欣赏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文化共识,并仍将积极引领、不断促进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境界前行。深刻把握“文化”和“审美文化”的丰厚内涵,为深入探析“交通审美文化”的丰厚意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审美文化理所应当蕴含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内涵,这是因为交通首先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现代交通行为(或由此产生的交通现象和由此发展而成的交通行业)是人类的重要社会行为之一。正如交通社会学研究专家谷中原所深刻指出的:“作为社会系统的大动脉和重要的社会现象,交通具有鲜明的社会公益性;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交通运输生产具有半公共性;作为人类的行为本能,交通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它本身就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5]交通的社会性,决定了交通审美文化与人类社会文明形影不离,是人类社会审美文化体系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交通审美文化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与其他社会事物所体现的审美文化有所区别。交通审美文化的丰厚意蕴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重要层面:其一,交通审美文化是在人类交通方式文明演进中生成的文化形态。无论是从国外的古罗马亚壁古道、秘鲁古印加古道与美国现代艾森豪威尔州际高速公路来看,还是从中国古代的五尺道、茶马古道与现代京海高速公路来看,无论是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来看,还是从乡村与乡村之间的交通、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交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通来看,都可以发现各种交通方式所蕴含的审美文化的文明演进烙印。其二,交通审美文化是在交通构筑物中适当植入审美文化元素的文化构造。无论是从桥梁、隧道、索道、立交、服务区、收费站来看,还是从车站、港口、机场来看,都可以发现各种交通构筑物所植入的艺术审美文化、民俗审美文化、宗教审美文化、科技审美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元素,审美文化元素的植入构造了具有交通特色的审美文化形式。其三,交通审美文化是在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美的有机结合中体现的文化追求。无论是从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组织等所思考的交通发展前景来看,还是从交通设施、交通标识、交通台亭、交通廊道等等所构建的交通景观来看,都可以发现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美有机结合于交通建设发展之中的文化追求。其四,交通审美文化是在交通营运管理服务中彰显交通行业人员审美文化素养的直观表现。无论是从交通运输营运服务的驾驶人员、售票人员、安检人员来看,还是从交通运输营运的管理人员、督查人员来看,都可以发现交通行业人员在行为、语言、态度、仪表等所彰显的审美文化素养的直观表现。从交通审美文化所包含的深广内容可以看出,交通审美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不仅具有物化性、而且具有精神性,不仅具有人文性、而且具有自然性。因此,交通审美文化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审美文化主客体互动交融的意蕴丰厚的集成性概念。
二、交通审美文化的重要表征
交通审美文化的第一大重要表征是物质无害性。人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取向,当然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事物对人的物质无害性,始终是确定其价值取向的基础。就审美对象来看,并非什么样的事物都能成为美的事物。那些对人在物质上有害的事物,就不具有美的属性。正如美学思想家陆一帆所指出,人们欣赏某种事物时,它必须不伤害人。若伤害人,人们惊恐万状,安能有心欣赏它。因此,“美的事物不一定都有实用价值,但至少要对人无害,对人有害的事物,一般说来是不美的,不能成为精神享受的对象……这些事物的形状、色彩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是它们伤人身体,内容丑恶与形式美处于尖锐矛盾之中,所以人们还是不愿欣赏它们”[6]。展现审美文化的事物,必须具有对人的物质无害性。无论何种展现审美文化的事物形态,都应当消除对人的伤害、对社会的伤害、对自然的伤害。展现交通审美文化的事物,同样必须具有对人的物质无害性。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的变化发展,还是乡村交通、城镇交通、国际交通等交通方式的变化发展,都不能危害人、危害社会、危害自然。无论是桥梁、隧道、索道、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交通构筑物的建造,还是车站、港口、机场等交通构筑物的建造,以及不同类型的交通景观的建造,也都不能危害人、危害社会、危害自然。无论是交通运输营运服务的驾驶人员、售票人员、安检人员的行为,还是交通运输营运的管理人员、督查人员的行为,也都不能危害人、危害社会、危害自然。如果交通方式、交通构筑物、交通景观、交通服务人员对人、社会、自然造成危害,那么,交通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失去了根基,交通审美文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保障交通的安全、环保、便捷、协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维护生态、节能高效、优质服务,不断改进交通运营方式、交通构筑物建造、交通景观设置、交通服务质量,全方面、全过程、全员化提升交通的品质和品位,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对人、社会、自然的危害性,不仅是彰显交通审美文化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促进交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交通审美文化的第二大重要表征是精神愉悦性。所谓精神愉悦性,主要是指人在欣赏事物形态的过程中精神上产生的有益性,核心是能够唤起人的审美享受即美感。人之所以能够产生审美享受的精神愉悦,就在于人具有而一般动物不具有的精神意识。马克思就深刻指出,人与一般动物的极大区别,不仅在于人具有精神愉悦的愿望,而且能够能动实现精神愉悦的愿望,也就是说“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无论是何种事物形态,都应当能够或多或少地引起人在精神上有益的愉悦满足,才可能成为给人审美享受的美的事物。正如著名艺术家克拉姆斯柯依所指出:“在月亮这个圆盘中有什么好东西呢?但是在月光笼罩下自然界若隐若现———俨然是完整的和谐,它那么雄浑、那么崇高,使得象蚂蚁一样可怜的我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时候我能够变得更美好,更善良,更健康”[8]。人们对于自然事物形态的欣赏是如此,对于社会事物形态的欣赏、人的形态的欣赏也依然如此。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指出:“审美和艺术活动在根本上乃是主体为了宣泄和转移自己的生命本能而选择的被社会所允许的替代方式而已……从而确保了主体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9]
总而言之,作为审美对象的事物形态,在被人欣赏中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性,是彰显美的意蕴特征的重要有利条件。交通审美文化作为人类审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运营方式、交通构筑物建造、交通景观设置、交通服务管理等方面所展现的美,同样会以审美文化形态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性,唤起人的审美享受。以公路交通为例,无论是从美国66号公路(堪称世界经典的公路旅游线路,融入美国公路开拓史、美国西部自然人文资源、美国现代流行艺术和速食文化等景观展示、体验元素,被美国人亲切唤作“母亲之路”、“体验西部风情梦想之路”、“流行文化兴盛之路”)来看,还是从我国四川康雅公路(G318线四川康定至雅江段,堪称充满历史文化的道路)来看,都是以其汇聚了丰厚的路域历史文化,充分展现了交通审美文化的意蕴特征,从而引起了旅游者在精神上的愉悦性,唤起了旅游者的审美享受,极大彰显了交通审美文化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交通审美文化的第三大重要表征是具体形象性。从美学思想家们关于审美对象本质的探索可以发现,无论是柏拉图、黑格尔关于“美是无始无终的理念表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0]的观点,还是休谟关于“美存在于鉴赏者心里,每一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的观点,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关于“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对称均衡性的表征”的观点,还是柏克、蔡仪关于“美是审美对象的多样统一的特征”、“美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典型表现”的观点,都蕴含着审美对象具有其具体形象性的认识。因为无论何种事物(包括文化形态、文化产品、文化载体),一旦进入人的审美视域,首先吸引人注意力的是审美对象的形象。没有形象,就没有审美。交通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对象的属性,同样必须展示交通审美对象的形象。从交通方式的审美文化特征来看,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还是乡村交通、城镇交通、国际交通方式,都可以看出各种交通方式所蕴含的审美文化通过可感知的鲜明形象展示而具体表现出来。从交通构筑物中植入审美文化元素来看,无论是桥梁、隧道、索道、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交通构筑物,还是车站、港口、机场等交通构筑物,都可以发现各种交通构筑物所植入的艺术审美文化、民俗审美文化、宗教审美文化、科技审美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元素,通过其各种交通构筑物的鲜明形象展示而具体表现出来。从交通审美文化是在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美的有机结合中体现的文化追求来看,无论是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组织等所思考的交通发展前景,还是交通设施、交通标识、交通台亭、交通廊道等所构建的交通景观,都可以发现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美有机结合于交通建设发展之中的文化追求,通过人的加工创造景物和自然生态景物和谐交融的鲜明形象展示而具体表现出来。从交通审美文化是在交通营运管理服务中彰显交通行业人员审美文化素养的直观表现来看,无论是交通运输营运服务的驾驶人员、售票人员、安检人员,还是交通运输营运的管理人员、督查人员,都可以发现交通行业人员在行为、语言、态度、仪表等所彰显审美文化素养的直观表现,通过交通行业人员良好的言谈举止、友善的情感表达、端庄的气质风度等鲜明形象展示而具体表现出来。总之,交通审美文化不是纯粹的抽象,其丰厚意蕴是通过具有可感性的具体形象而得以生动显现的。
三、交通审美文化的系统结构
交通审美文化是具有多层文化要素整合性的系统结构。任何事物的系统存在,都是以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整合而生成的系统结构。复杂事物的系统结构,无疑因为其组成要素的多样性而呈现复杂化的结构状态;简单事物的系统结构,也并不因为其简单而只是单一要素就能形成系统结构的,同样也有相关要素融入其中。因此,无论是复杂事物的系统结构状态,还是简单事物的系统结构状态,只要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皆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整合。深刻把握事物系统结构的多方面、多层次要素的整合性,就是要力争从总体上认知事物的整体结构,进而深刻把握事物的存在方式。著名科学哲学家弗里德曼就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视角,深入分析了“世界图象的简单化和统一化”的系统结构状态,提出了应当增加“对世界的总体理解”的重要观点[11]。著名科学文化思想家埃里克森则认为“不同图景互相依赖地存在着,但这个互相依赖是因情况而异的,不是绝对的”[12]。弗里德曼和埃里克森的重要观点对我们深刻把握交通审美文化多层要素整合性的系统结构具有重要启发。在交通审美文化的系统结构中,不仅有古代交通方式所积淀的深厚历史审美文化要素,而且有现代交通方式所展现的时尚审美文化要素;不仅有交通构筑物所体现的艺术审美文化、民俗审美文化、宗教审美文化、科技审美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要素,而且有交通景观所展现的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美有机结合的审美文化要素;不仅有交通运输服务人员所展现的行业风采审美文化要素,而且有交通营运管理所体现的和谐有序管理审美文化要素。由此可见,交通审美文化系统结构既充分彰显了“物质审美文化要素”与“精神审美文化要素”的有机整合,又充分彰显了“历史审美文化要素”与“时尚审美文化要素”的有机整合;既充分彰显了“社会生产审美文化要素”与“自然生态审美文化要素”的有机整合,又充分彰显了“认知审美文化要素”与“行为审美文化要素”的有机整合。总之,交通审美文化的系统结构不仅体现了审美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性,而且体现了不同审美文化要素的有机整合性,是多元多层审美文化要素在系统建构中形成的具有交通特色的审美文化结构形态。
交通审美文化是具有内生性与开放性的系统结构。任何事物的系统存在,既具有自身内部的生成根基,也具有外部因素的重要影响。自身内部的生成根基决定了系统的存在具有其内生性,外部因素的重要影响决定了系统的存在具有其开放性。任何系统都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不同的只是开放的程度大小有所差别罢了,根本不存在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绝的、绝对孤立的系统。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有所谓的“孤立系统”、“封闭系统”或“隔离系统”,说的都是同外界环境无热、功和质量交换的系统。其实,这只不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着一定的目的,暂时撇开对象同环境的关系而设想或设置的一种“假想系统”。著名科学家I•普利高津在其耗散结构理论中就深刻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社会人口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等),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在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上或功能上稳定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为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同其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科学证明。交通审美文化系统的存在,同样是在其内生性与开放性的关联互动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交通审美文化内生性主要是指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所植根于民族和地域的建构机制,交通审美文化开放性主要是指某种审美文化形态与其他审美文化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如以交通方式的审美文化系统结构来看,无论是其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的审美文化形态,还是其乡村交通、城镇交通、国际交通方式的审美文化形态,都可以看出它既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本地域的审美文化土壤,具有其特定因素的内生性机制,又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地域的审美文化元素,具有其深广的开放性影响。从中国古代的五尺道、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下西洋海上之路等,到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都可以发现交通方式的审美文化系统结构具有其内生性与开放性的特征,不仅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特质的极大彰显,而且充分体现了对其他民族审美文化元素的积极吸收。
交通审美文化是具有可塑性与协调性的系统结构。现代系统论已充分证明,无论是何种事物的系统结构,都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著名系统论思想家L•贝塔朗菲深刻指出,系统结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有机统一,表明了系统结构存在其可塑性与协调性的可能。系统结构的可塑性主要是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系统进行的更新改造,系统结构的协调性主要是指充分保障系统有序运行的组织建设。系统结构的可塑性体现了系统的可调控性,系统结构的协调性体现了系统的持续发展性。因此,在深刻把握系统结构可塑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系统结构的协调性,是有效充实和完善系统组织、充分发挥系统最佳功效的必要措施。交通审美文化同样是具有可塑性与协调性的系统结构。交通审美文化的可塑性就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交通运营方式、交通构筑物建造、交通景观设置、交通服务手段等所呈现的审美文化状态进行更新改造,从而积极提升交通审美文化的品质和品位。如以交通绿道的打造来看,道路景观文化研究专家谢怀建教授就深刻指出:“绿道的生态性打造,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绿道的人文生态保护,有益于人的精神与心理健康;绿道的生态文化空间走廊景观,有益于生态文化的传播,使生态文明时代的道路具有生态文化的意蕴。这样,既避免了道路景观的千篇一律,又降解了道路在给人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13]交通审美文化的协调性就是充分保障交通系统有序运行的多层面的审美文化组织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审美文化、精神文明审美文化、生态文明审美文化以及交通行业文明审美文化等的协调组织建设。通过交通审美文化的协调组织建设,既有利于积极增强交通审美文化的引导性和感召力,又有利于着力增强交通审美文化的前瞻性和驱动力,从而有效促进交通审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深刻把握交通审美文化系统结构可塑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交通审美文化系统结构的协调性,不仅是全面充实和完善交通审美文化系统建构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充分发挥交通审美文化系统最佳功效的有力举措。
从交通审美文化的丰厚意蕴、重要表征、系统结构可以看出,交通审美文化既具有一般审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独特审美文化的个性。因此,积极创造交通审美文化、大力展示交通审美文化,不仅需要“用艺术设计的语言和方式表现文化魅力和时代气息”,充分“呈现公共性、审美性与系统性”[14],而且需要全面考虑对公共区域的交通构筑物、交通标识、交通景观等进行规划设计建造,把交通安全理念融入审美文化建构之中,进而达到“坚固、实用、美观”的效果[15]。同时,还要增强生态文明的理念,无论是公路、铁路交通方式,还是在水运、航空交通方式,都要把维护良好生态环境融入审美文化建构之中,进而达到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的有机结合。总之,发掘、塑造、彰显交通审美文化,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深刻把握交通与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才能积极促进交通审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审美文化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马丁等.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M].龚文庠,李利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6-280.
[3][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M].蒋孔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32.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5]谷中原.交通社会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6]陆一帆.新美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96.
[7]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
[8][苏]斯托络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8.[9]朱立元.美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9.
[1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77.[11]王巍.科学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7.
[12][英]埃里克森.科学、文化与社会:21世纪如何理解科学[M].孟凡刚,王志芳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239.
[13]谢怀建.中国道路景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41.
[14]张启彬.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及其公共空间艺术设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3):108-110.
[15]胡冀现.试论“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新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7,(3):94.
作者:庞跃辉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