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是人学的审美文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审美情感寓于创作过程中
创作者的审美情感越强烈,越独特,那么对社会生活现象的选择能力就越强,从中感受到的东西也就越有个性。由此可见这创作素材的筛选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情感表现的过程。社会生活就好比是一部作品,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总会产生情绪或情感的反映,然后进行构思,去塑造形象,对自己所创人物价值的充分肯定的,从而一部作品诞生。文学作品其实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文学艺术融进人的生命意识和人的价值中,而这种生命意识和人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热情赞美,对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如读《战争与和平》,你对女主人公娜达莎这个形象的感受和喜爱,其实也就是对人所能达到的完美程度的一种赞赏。再如读《登泰山看日出》中的看日出时的感受和体验到的喜悦,实质上也是对人自身受到激发的生命力的肯定与赞赏。在文学的创作的中,创作者不仅以审美的情感去选择和吸收社会生活中的材料,而且还得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加工和改造,在自己所创的人物形象或情境中体现自己的审美情感。若不是那样的话,所创作的作品也就失去了灵魂,变得枯燥、干瘪,就没有那么亲切和感人了。那究竟如何体现这审美的情感呢?这自然少不了一个“真”字。这个“真”它不是生活的真实,也有异于科学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既表现于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和感悟,也表现于对客观世界主观性和诗艺性的反映。
高尔基也曾说过一个比喻:“作者创造的艺术真实,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蜜蜂从一切花儿上都采来一点儿东西,可是它所采来的是最需要的东西。”如鲁迅作品《祝福》中所塑造的祥林嫂这个悲惨命运的形象,所发生的一切不幸的事或许不在她一个人身上,但作者以她为原型聚集在她身上,通过的她一个人不幸,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伦理纲领对当时女性的摧残与毒害;再如那些神话中的神仙、鬼怪形象,童话中的动植物赋予人性格的形象,虽然这些情境都是虚拟的、想象的,但是都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实况。还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追求幸福的爱情,有着一段死而复生的离奇情节,虽知道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情真、情深,感动了读者,直接忽略了其他的,以假当真。由此可见这个“真”字,其实质就是创作主体在创作的过程中的对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倾注了审美的情感,肯定了自己所创人物的美。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以及虚拟的情境的过程中也就是传达一定审美情感的过程。福楼拜谈到自己所写的《包法利夫人》时说:“今天我就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情人和姘头,......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雨的情语,就是使他们的填满情波的眼睛眯着的那道阳光。”巴金也曾对自己创作的情景进行这样描述:“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这些情况足以说明了创作者正是在这些审美情感的驱使下进行创作并将其融入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去的,所以说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体现,文学作品抒发了人的内心审美情感,使作品具有人的特性,因而文学是人学。
二、文学接受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交流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这其中就反映了文学的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大家想想一部创作完的作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果不经过文学接受这个环节,只不过是一些文字符号的组合而已,也不可能形成审美对象并实现作品的价值。那么什么是文学接受?所谓的文学接受就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只是对进入具体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由此可见文学接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审美交流,主要包括四方面: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交流,读者与其他读者的交流,以及读者与作品的所写的自然、社会、全体人类的交流。下面可以从文学接受的主客体来进行分析。首先来说文学接受的主体———读者。文学作品的读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作品以及作品中所发出的一切信息,而是以一种对话者、审美者、再创造者甚至批评者的身份出现。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个自由的主体,读者可以自由、主动、积极的去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要的文学作品去阅读和欣赏,他(她)可以阅读某作品,也可以不读作品,没有人可以去强制、命令必须去读,不读不行。苏联美学家卡冈说过:“读者是能动的、意志自由的、能够独立地选择所知觉的作品,具有解释作品内在的决定性。”由此可见文学接受过程中是存在审美交流的现象,并且是自愿平等的。除此之外,读者对文学的接受,读者自身的个性、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也很重要,这直接影响文学接受中审美交流的活动。例如李商隐的诗《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如身世自悠悠。”这首诗中的“身世悠悠”的遭遇,可以说是弥漫在无边无际的空间之中的。“绕天”是高,“悠悠”是远,扩大了愁的空间。若读者没有一定的审美水平,能感受到这种空间中高远意境吗?文学接受的客体———文学作品。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读某部作品时,我们往往被作品中的优美的语言或细腻的描写所吸引,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唯美的情境所感染,被作品中蕴含的哲理所折服,总之我们融入了作品的世界中,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性格融为一体,为主人公或喜或悲、或发怒或振奋,整个人充满了力量。在阅读作品的世界里,只要愿意,你可以成为深秋老树上最后的一片树叶和严冬北方的一场大雪;只要你愿意,即使你很幸福,你也会陷进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感情纠结中,感受到他们爱情的悲剧性;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穿着牛仔裤和屈原、李白、杜甫对话;这大概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愉悦可以使读者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各种的感受,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或抚慰,变得更强大。就像巴尔扎克所言:作家必须给人希望,在世界残酷的时候来安慰人。人们对生活都是怀着美好的愿望,但由于现实条件的种种限制,这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不一定得到满足。那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高,内心的失望、痛苦就越强烈,心里的不平衡也就越难恢复。若一直这样下去,生命就会失去活力,精神就会失去平衡,甚至都无法正常生活。而要治疗这种内心的不平衡,就得依靠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所创作的自己美好的理想生活,而且文学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也体现了文学审美主流:真、善、美得力量。那么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就会把自己当作是作品中那个经历苦难的人,就像读者在创作中“借别人诉说自己”一样,这样读者在看作品时就能把郁积在内心的痛苦、不满统统发泄出来了,进一步提高了对自我的认识,有种莫须有轻松愉悦感,内心的不平衡也就慢慢平复了,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例如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他那坚忍不拔的、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尤其给那些正在面临挫折和失败的人树立了榜样,让他们重拾信心,勇敢坚强的向前奋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读者与作品中人物形象进行了审美交流,并获得了审美愉悦,正是因为这种审美愉悦,才充分发挥了这部长篇小说的价值。正如黑格尔所说的:“群众有权利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作品中重新发现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现的对象其共鸣。”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接受是读者和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一起,进行审美的交流,能使读者从文学作品描写中,体验到审美的享受,进而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读者的审美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进行再创造,促进文化的繁荣。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除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中人物形象进行交流,还体现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审美交流,由于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不一样,看了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彼此间可以进行畅谈,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由此发现,文学接受的审美交流中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文学接受的客体—作品,是否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就要看它能不能满足读者审美的需求。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文化生活,所以说文学是人学。
作者:王爽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