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审美异同对美术作品评估的作用范文

审美异同对美术作品评估的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审美异同对美术作品评估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审美异同对美术作品评估的作用

查询中西方美术史,翻看历来的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可以发现从古中西方的审美文化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以孔子与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宗教美学、理性美学与经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它知足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实践内容,即要求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而研究得出美学范畴一般都没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义性与模糊性。诸如“意象”、“气韵”、“风骨”之类,中国文论中最常用的概念都缺乏严格的界定。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具有非理性和非科学性。与美学范畴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美学论证手段也不是判断、推理,而是直觉、感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美学命题一般都不是依靠论证而是在形容和比喻等描述的基础上让人们去猜测、把握、理解和感悟。由于中国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论证手段,使得中国古代美学缺少像西方那样严整的美学体系和美学专著,许多美学观点均散见于诗论、乐论、画论,以及随笔、杂感、评点之类即兴式的艺术评论中。之所以说中国古代美学是经验的、实用的,是因为它丰富、具体、形象、生动,其论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因而常常会从个别的审美经验入手,去发现艺术实践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独特规律。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它主要立足于对美的本质的抽象分析上。

西方古代美学并不以实用为最高目的,而是首先看能否言之成理,符合逻辑。其美学范畴虽然没有中国那么丰富,但却比较严格,诸如“美本质”、“崇高”、“悲剧”、“滑稽”等都有严格的范畴界定,这一切都说明西方古代美学范畴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在论证方法上,西方古代的美学家们也表现出对于形式逻辑的充分尊重。推崇逻辑思维,长于精确的分析,而且有比较系统的哲理性的美学专著。之所以说西方古代美学是理论的、思辨的,是因为它抽象、深奥、宏阔、严密,其论者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而常常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命题和结构。

一般说来,人类的审美方式是同步的,但具体的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哲学理念以及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等都可能使其审美方式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性质。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就很不同于西方传统审美方式。如果从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这些特殊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历史个性和独特风格。首先,中西方的审美方式差异表现为对整体性与个体性的把握。中国人看待任何事物都强调整体性、全面性。整体思维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即视天道与人道、天与人、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可以达到本质上的统一与协调。用现代哲学语言讲,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等。这种统一是辩证的统一,是相关的统一,是整体的统一。西方人在思维上则注重局部和个体,注重分析和实证,偏重于对世界某一部分或部门的专门而精确的研究和考察。分析性、多元性、发散性是其基本特征。黄金分割、多样统一、天人相分等文化上的形式观念就是这种思维的具体表现。

其次,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偏于表现,以言志缘情为基础,使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审美的愉悦性而削弱了它的写实内容,或写意,或抒情,有充足条件趋向艺术意境理论即表现理论的形成。西方古代审美心理偏重于再现,以摹拟写实为基础,使西方传统美学注重审美的真实性,而增强了它的写实性,也失却不少审美情趣,或模仿,或再现,有充足条件趋向艺术典型理论即再现理论的形成。

中西文化中,西方艺术以“美”作为西方美学的最高审美范畴和西方艺术的终极审美形态,它注重形象的逼真性与空间布置上的匀称、平衡与和谐,其形式是建立在部分与整体之间充满差异和对立的统一之上的。亚里士多德宣布“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丹尼尔•贝尔曾指出:“西方意识里一直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理智与意志、理智与本能间的冲突,这些都是人的驱动力。不管其特征是什么,理性判断一直被训、为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而且这种理性至上的秩序统治了西方文化将近两千年。”

而中国艺术则把“韵”视为最高美学范畴。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中有过这样的论述:“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艺亡其美。”中国艺术不追求漂亮,不追求形式的美丽,而是追求内在的生命力的韵味和律动,自然以“韵”为旨归。从西方油画和中国画就能看到其对审美的不同追求。此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例,此画被誉为空前之作,为达芬奇最具盛名之作。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以及严格的体面关系而获其盛名。在此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美学对形象逼真性与空间布置上的严谨。构图时,达芬奇将画面展现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从这幅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达芬奇那对空间透视法的强大运用能力,以及对人物神态、个体的极强塑造性。而欣赏郭熙《早春图》时,当你被其雄健秀润之气撼动之余,又会被许多渐次闪出的细部所吸引,先是中部左侧往远处一层层推过去的平川,而后是隐匿于翠障之间的楼阁,右一大山头被云雾掩遮一半,当中有一条通向山头的“路”,忽又发现左右下角水边水中有人物活动,终又看见左下部巨岩后有露出半身的人在行路。

这种忽明忽暗、忽远忽近,既大气磅礴,又精细幽微,引领我们的视线形成了一个节奏化的行动,而仿佛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可以说,在“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山水画家与大自然是融合而为一的,中国山水画家在流动之中把握空间万象,而不限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视觉方式体现出流动性的特点,在共时性的画面空间展现中暗含了历时性的观察和感受。所以,当我们欣赏中西美术作品时就会有着不同的评判,不同的感悟。虽然中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但这都代表着“美”,从不同人生态度,不同文化领域所感悟的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文化的交融,中西审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立足于全局来看局部,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关系来审视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而不应该抱着一种同别人一争短长的心态来看问题。虽然中西审美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追求美的宗旨是不变的。我们应该通过分析中西方不同审美情趣来丰富我们的艺术精神世界,丰富我们的艺术作品。

作者:刘泱泱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