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对于任何一个区域,只有当年度入选世界遗产的数量趋于稳定时,对其分布特征的研究才具有比较长期的意义。为此,需将非洲各国历年入选的世界遗产加以统计。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曾经将全球分为非洲、阿拉伯国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5个部分,分别对其世界遗产数量进行过统计①,但由于“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属于非洲,以这种口径统计的非洲世界遗产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将属于非洲国家的世界遗产析出,并按各项遗产的入选年份加以整理,得到自1978年以来非洲入选世界遗产数量的变化(图1)。图1显示,非洲入选世界遗产的数量除1978-1984年为一短期增长高峰期外,其他年度每年新增不超过5项。1985-2012年的28年间年均入选不足3项,1993、1995、1998和2010年甚至为0。非洲国家数量较多(有59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申报世界遗产的平均实力有限,因此非洲世界遗产的增量未来将处于低值稳定状态。
二、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特征
按类型、所在国家和地区对析出的非洲世界遗产整理②得到,截止2012年,非洲共有世界遗产126项;其中文化遗产83项,自然遗产3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5项,遍及39个国家(表1)。为便于分析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根据《世界遗产名录》中单项遗产的标定位置,将非洲全部世界遗产在非洲底图上集中标示(图2)。
1总体分布特征
总体来看,非洲世界遗产在大陆沿海和海岛地区、中等河流流域与非洲东部的分布相对集中。
(1)在沿海地带呈间断性集中分布,海岛地区密度较高
非洲世界遗产平均密度为4.15项/106km2(根据陆地面积计算③,以下提到密度时省略单位)。塞内加尔—冈比亚的大西洋沿岸地区空间密度最高,达38.10;贝宁、多哥、加纳、科特迪瓦4国成片区域次之,为8.93。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和南非4国分别形成孤立密集区,密度依次为50、19.61、7和6.56。海岛4国塞舌尔、毛里求斯、佛得角和马达加斯加地区平均密度为13.33。沿海地带世界遗产中,以作为殖民据点和贸易站的岛屿和要塞、城堡、竞技场、契约移民实验地、基督教遗址、伊斯兰教圣地、欧洲殖民者留下的旧城历史中心、阿拉伯人聚居区,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和伊斯兰文化相叠加的古城最多,说明来自西南亚、欧洲和南亚的势力对非洲世界文化遗产起源的影响巨大。除地理环境变迁中形成的鲸鱼谷、陨石坑以及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岩石礁、雨林及湿地类自然遗产外,宫殿、墓地、岩画,古人类文化、考古和古国遗址,以及适应半游牧生活和干燥环境的传统居住空间都是沿海地区古老文明的缩影。
(2)中等河流流经国家连片成高密度区
沿河流流域相对集中是世界各地遗产分布的共同特征(袁少雄等,2012)。计算非洲主要河流连续经过国家的遗产数和陆地面积发现,其中中等河流流域遗产密度高(表2),而尼罗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和刚果河四大河流连片区密度均低于全洲平均值。这些中等河流均为外流河,其入海口也往往是沿海遗产分布稠密的地区,其入海口分布地点的空间差异则是非洲世界遗产在沿海地带不连续分布的重要原因。四大河流域由于沿途国家众多,那些地处内陆、面积大而遗产少的国家,导致整个流域的遗产密度被拉低。
(3)在东非大裂谷及东非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分布密集
位于东非大裂谷沿线的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5国,除坦桑尼亚地处沿海,拥有贸易港口遗址和城镇类文化遗产外,更重要的是这里拥有非洲数量最多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遗产。同时,这里作为非洲古人类和文明发祥地之一,考古遗址、古城镇,以及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当地信仰有关的文化遗产众多。该区遗产平均密度为9.03,远高于全洲均值。
2文化和自然遗产分布的空间差异
非洲世界遗产中的绝大多数为单一属性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密集区多为人类文明发祥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先进的地区。与全洲世界文化遗产的平均密度(2.74)相比,埃及、利比亚、突尼斯3国连片成一高密度区(6.14),西非西南部贝宁、多哥、加纳和科特迪瓦4国连片区也较密集(5.95),尤以塞内加尔—冈比亚地区密度为高(28.57);摩洛哥(19.61)则为大陆沿海孤立性的高密度点,海岛国家佛得角和毛里求斯因国土面积狭小,文化遗产平均密度高达500。中等河流中,仅沃尔特河流域布基纳法索、贝宁、加纳、多哥和科特迪瓦5国连片为高密度区(5.94)。东非大裂谷及以东地区的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5国连片区也是文化遗产集中地,密度为5.35。由于数量上远少于文化遗产,非洲自然遗产(全洲平均密度为1.25)密集区的分布与文化遗产呈现特点不尽一致。尽管也在沿海地带呈断续集中,但大部分自然遗产集中区的范围远小于文化遗产集中区。突尼斯(6.25)、科特迪瓦(7.76)、南非(2.46)、塞内加尔(10)、几内亚(1.92),以及岛国塞舌尔和马达加斯加地区(6.95)都属于较孤立的密集区。大裂谷及东非高原的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4国仍为自然遗产连片集中区(2.12),但范围较文化遗产高密度区缩小。由沙漠、草原、疏林、雨林、湿地等景观构成的喀麦隆与内地国家中非和民主刚果相连,为一特殊的纯自然遗产密集区,3国平均密度为2.23,其中完全在内地的中非和民主刚果连片区为2.14。尼日尔则是由单一内陆国家构成的孤立高自然密度区(1.57)。极端的自然环境与封闭导致的人口稀少、社会经济滞后,使这里原始的自然面貌得以保持。
3地区尺度分布特征
按照现行地理教科书较为通行的划分标准,可将非洲分为5部分加以统计,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在北部非洲分别为35、2、1项,共38项;西部非洲分别为19、8、1项,共28项;中部非洲分别为0、9、1项,共10项;东部非洲分别为15、11、1项,共27项;南部非洲分别为14、8、1项,共23项。除中部非洲无文化遗产外,各地区文化遗产所占比例均大于50%,其中北部非洲最高,达92.11%;相反,北部非洲自然遗产所占比例最低,仅为5.26%,而中部非洲最高,达90%(图3)。与全洲平均密度(4.15)相比,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均为世界遗产稠密分布区,尤其东部非洲密度高达7.27;而南部和中部非洲低于均值,其中中部非洲密度仅为1.87。与全洲世界文化遗产的平均密度(2.74)相比,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同样为文化遗产稠密区,其中北部和东部非洲均在4.00以上;南部和中部非洲仍为文化遗产稀疏区,中部非洲最低为0。与全洲世界自然遗产的平均密度(1.25)相比,除北部非洲极度稀疏之外,其他地区自然遗产均较稠密,其中东部非洲密度最高,达全洲均值的2倍以上(图4)。中部非洲环境封闭、人口稀少、社会落后,使其自然遗产密度较大、占总数比例较高;文化遗产比例和密度最高的北部非洲则受当地古人类文明和区域外部势力的共同影响,人口数量多、经济发展较好;2类因素均有体现的东部非洲则在各地区中总遗产密度最高。
4国家尺度分布特征
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中,世界遗产数量7~9项的有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突尼斯、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坦桑尼亚;4~6项的有塞内加尔、肯尼亚、利比亚、民主刚果、马里、津巴布韦。南苏丹、西撒哈拉、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利比里亚、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卢旺达、布隆迪、安哥拉、斯威士兰、莱索托和科摩罗等国尚无世界遗产。这些国家要么极小,要么极穷,要么长期局势动荡,有的甚至尚未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
(1)各国不同种类世界遗产比例悬殊
非洲39个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中,除加蓬均为双重遗产外,利比亚、摩洛哥、苏丹、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多哥、博茨瓦纳、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14国均为文化遗产,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塞舌尔、赞比亚、乍得和刚果9国均为自然遗产。拥有2种以上世界遗产的15国各类遗产的比例依然悬殊。其中,文化遗产比例均大于75%的阿尔及利亚、埃及、突尼斯、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其自然遗产的比例低于全洲均值(30.16%),阿尔及利亚和马里甚至为0;而文化遗产比例低于全洲均值(65.87%)的毛里塔尼亚、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与文化遗产比例最低的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33.33%),其自然遗产的比例均大于40%,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最高,达66.67%(图5)④。各国各类遗产比例相差悬殊,遗产数量较多(4~9项)的国家中,阿尔及利亚和马里除拥有1项双重遗产外,埃塞俄比亚、埃及和突尼斯除拥有1项自然遗产外,其余全属文化遗产;以热带雨林与草原、陆地水体、山岳和岩石礁为主要特征的自然遗产比例大的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塞内加尔等国),也因存在古老人类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而没有成为纯自然遗产国。此外,面积狭小的国家不仅世界遗产数量少,而且种类单调。
(2)各国遗产密度差异大
非洲拥有世界遗产的39个国家中,有20国的遗产密度大于全洲平均值(4.15),其中埃及、贝宁、加纳、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和南非均未超过10;科特迪瓦、摩洛哥、多哥、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和津巴布韦介于10~20之间;塞内加尔、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毛里求斯和塞舌尔6国分别高达30、50、150、250、1000和4347.81。低于全洲均值的19个国家中,布基纳法索、马里、加蓬不到4;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喀麦隆、民主刚果和中非介于2~3之间;苏丹、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几内亚、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介于1~2之间;刚果、乍得和赞比亚小于1(表3)。如表3所示,文化遗产密度低于全洲均值(2.74)的19国中,除刚果、乍得、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塞舌尔、赞比亚和加蓬10国为0外,苏丹、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均不及1.5;高于全洲均值的20国中仅科特迪瓦、利比亚、布基纳法索、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南非少数国家未及5,埃及、贝宁、加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介于5~10之间,摩洛哥、塞内加尔近20,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和毛里求斯分别高达43.75、150、250、1000。自然遗产密度低于全洲均值(1.25)的国家中,除阿尔及利亚、马里、利比亚、摩洛哥、苏丹、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多哥、博茨瓦纳、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加蓬17国为0外,刚果、乍得、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和赞比亚均小于1;高于全洲均值的16国中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南非和津巴布韦9国小于5,突尼斯、科特迪瓦、塞内加尔、肯尼亚、乌干达和马拉维介于5~10之间,塞舌尔为极高值4347.81。以每百万km2面积衡量,国土狭小的国家只要拥有世界遗产其密度便会极高;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文化遗产密度高者与总遗产具有一致性,但自然遗产并非如此。这是由于一般而言,大国的文化遗产数量均远多于自然遗产,遗产总密度高主要是由文化遗产贡献。
三、结论
总体上,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的形成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和地缘位置3个方面(尹国蔚,2011b)。由于非洲各国已入选的世界遗产均不超过10项,本文未分析单个国家内部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而从全洲、地区和国家3个层次,以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主,揭示非洲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
(1)从全洲看,大陆沿海和海岛地区、中等河流流域与非洲东部局部地区世界遗产分布相对集中。就地区而言,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比较稠密,其中东部非洲密度最高。国家尺度上,科特迪瓦、摩洛哥、多哥、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国(世界遗产密度大于10),以及塞内加尔、突尼斯、冈比亚、佛得角、毛里求斯和塞舌尔等国(世界遗产密度不低于30)绝大多数在此范围内。
(2)由于双重遗产数量极少,世界遗产分布特征主要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分布叠加的结果;而文化遗产数量远多于自然遗产,因此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与遗产的整体分布特征一致性更强。东部、北部和西部非洲文化遗产同样密集,尤其在北部和东部非洲;除马拉维、津巴布韦和毛里求斯外,埃及、摩洛哥、突尼斯、贝宁、加纳、塞内加尔、多哥、冈比亚、佛得角、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文化遗产密度大于5的国家均在此范围内。尽管自然遗产总数不到文化遗产的一半,其分布国家也相对较少,但尼日尔和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连片区为世界自然遗产集中分布区;除北部非洲之外,其他各部世界自然遗产密度均高于全洲均值,特别是东部非洲达全洲均值的2倍以上;除突尼斯之外,世界自然遗产密度较高的主要国家均不在北部非洲。
(3)非洲不同地区和国家各类遗产的结构与密度相匹配。各地区世界文化遗产占总数的比例,除中部非洲外,均高于50%,北部非洲最高;而自然遗产北部非洲比例最低,中部非洲最高。文化遗产比例占75%以上的国家北部非洲有利比亚、摩洛哥、苏丹、阿尔及利亚、埃及和突尼斯,西部非洲有贝宁、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多哥和马里,南部非洲有博茨瓦纳、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东部非洲有埃塞俄比亚,无一在中部非洲。而自然遗产比例大于60%的科特迪瓦、尼日尔、几内亚、喀麦隆、中非、民主刚果、塞舌尔、乌干达、赞比亚、马达加斯加、乍得和刚果,无一在北部非洲。(本文作者:尹国蔚单位: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人口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