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全球化问题范文

文化全球化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全球化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化全球化问题

[摘要]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兴起。不同国家的综合国力不同,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存在差异,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形势和目标也各有千秋。文化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民族国家坚持国家主权、民族文化主权,强调民族文化要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更新和融合,提升文化的世界性的同时要确保其民族性,文化全球化进程要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规律相协调。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全球化一词,首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法国,十年后成为全球通用之词。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再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一般意义上理解,国内外理论界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里斯本小组在1995年出版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中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多种多样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这些联系当中形成今日的世界体系,它描述的是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以及所进行的活动,对于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够产生重大意义的后果的过程;以德国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于而根弗里德里希斯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是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此外,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个跨学科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各地域、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类运动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全球化的内涵,基本可以形成如下认识:其一,全球化是个有整体意义的概念,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方面,采取系统、全面、动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察;其二,就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而论,全球化的最终状态与归宿尚难定义,或者说,全球化是个发展过程;其三,从空间方面看,全球化问题涉及到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其四,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在诸多领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遵守共同规则和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贸易、资本与技术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使得文化全球化趋势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认识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同样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

从字面上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子命题,是全球化的内容。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全球化是个历史过程,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二,文化全球化是生产力超越国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果;其三,文化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产物;其四,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文明进步的趋势。总体而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平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二、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的辨证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跳跃性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政治格局变迁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关键作用在于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一般意义上说,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成为一极的基本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更加激烈地展开,不同类型国家以及同一类型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则促进了极与极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使得各个极之间进行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在实质上反映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融合形势。反映在文化方面,则是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之间的辨证统一。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文化全球化尽管不可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不可能化解各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诸多不平衡问题,但是,文化全球化毕竟引发了全球文化结构的系统整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差距的日益扩大,客观上导致了民族文化主权的相对弱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与它的传统不可分割,民族传统及其文化又密切相关。文化传统是民族传承文明与发展壮大的根基。它产生于民族长期的历代繁衍,成长于民族不断的实践,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心理状态。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它的本质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成为全球适用的文化,并且使其他所有文化服从于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文化多元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实质所决定的世界文化演进的常态。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民族的独立存在。民族文化主权与文化全球化进程产生冲突的根源与实质在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主权,把西方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最终使自己的国家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之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同样面临着民族文化主权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冲突问题。由于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且长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侵略格外投入。我国将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本民族文化保持最高和独立的权利和权威的主权,受到一定削弱和威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繁荣民族文化就成为我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关于繁荣民族文化的对策建议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民族文化主权的重要影响,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统筹规划不够,相应的文化市场机制也不完善,直接造成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较低的被动局面出现。西方文化产品对我国的倾销,在相当程度上威胁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立和长期自主发展。总之,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民族文化长期受到西方优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为此,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方面,我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与安排。我国文化建设在战略上有必要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种人类文明、各民族、群体,乃至个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自觉推动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和整合。民族文化的弘扬,关键在于承载该文化的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平行的趋势,即文化融合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这两种趋势,必须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去理解不能将其割裂和对立起来。我国文化建设进程中同样需要明确这种意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吸取各民族先进文化,使自己融入时代潮流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要建立统一的文化,必须保护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积极地学习先进文化。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既有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面,也有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基于此,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创新,要在和其他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在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要采取理性、辨证和务实的态度,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下,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其次,文化是资源,更是产业。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同样能够转化为重要的经济效益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加强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强文化产业硬件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就成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思路而言,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发挥高新技术文化再造功能以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三个方面的统一。

最后,繁荣民族文化的总体战略要求我国必须有长期的系统战略和策略。在西方文化影响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从文化相对性与普世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文化本身的内容与特征,采取系统化的措施,全面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在于:对外来文化的渗透要有忧患意识,对本民族文化要充满自信。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上的同一性已经成为而且可能长期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维系国家间协调与合作的基本纽带。基于这一规律,我国繁荣民族文化要与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实现全球民族文化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其庆:《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梦奎主编:《中国2010:目标、政策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周柏林:《美国新霸权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李琮主编:《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6]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