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韩国教育热的社会文化密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问题提出
教育热从本质上讲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一种成就动机,不过由于表现的强度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受到的关注度不同。韩国社会的教育热,因为学生家长的强烈的动机表现,成为一种显著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认识韩国文化和韩国教育文化的一种重要标识。作为教育热驱动的一种外在表现,韩国家长们的各种支援子女教育的行为已经改变了韩国社会和韩国教育的历史。[1]不过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教育热现象,例如“课外补习热”、“学历热”、“早期留学热”,人们所持的态度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学者称韩国的教育热是“过度的教育热”、“歪曲的教育热”、“病态的教育热”,也有学者称教育热本身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一种成就动机,是价值中立的,[2]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情绪资本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还有学者认为韩国的教育热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3]有学者认为,人们对教育热的含义和意义的认识之所以出现多种解读,是因为如下几种原因:1)人们对教育热的认识视角不同;2)学者们分析的教育热有时代和阶层的差别,因此研究结论差异较大;3)对于韩国人教育热的心理起源,人们也分别从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脉络里寻找,所以研究结果和分歧较大。[4]教育热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和多种历史因素相关联。由此,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系统的文化与社会因素分析方法,从建构与解码的角度出发,帮助我们认识韩国社会的教育热。
二、分析方法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皆因地理环境、历史、政治体系和习俗的不同,拥有各自的文化体系。根据泰勒(Tylor)的定义,文化是社会成员习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各种能力和习惯的综合复杂体。泰勒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习得的,而不是天生遗传的。[5]社会成员在成长过程中,根据社会中已有的文化规则和习俗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认识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做出判断。这个文化系统帮助指导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问题的视角。[6]但是文化的概念是广义的,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解读,没有一种特定的社会参照是不可能的。这种参照能够帮助我们从特定的社会视角分析解读一个社会的文化,同时从参照物的角度建构与其他文化要素的关系。所以假设我们从某种文化建构与解码的角度出发,首先建构一种“教育热生存环境”及其存在的社会结构,进而用这种构建的方法来整体理解社会中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样有助于理解文化的整体结构和社会存在的完整性。在建构的同时,从教育热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出发,分析整体文化结构与特殊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反映这种特定文化的细节和关联背景。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建构的文化密码从不同角度联系作为参照物的教育热现象,使得我们能够比较系统细致地理解教育热现象及其存在的社会情境。根据斯德可夫的描述,文化密码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领域,包括系统的价值导向,各种内化的社会规范,是特定民族或者群体的基本文化特征。[7]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文化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模式的特征。所以,比起宽泛的文化解读,文化密码是一种更精确的文化解释工具。利用文化密码的解析方式,同时能够帮助我们从个体文化习得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动态地理解个人或群体行为与信念的“情境合理性”,因为特殊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行为以及他们的世界观是特殊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社会是一个系统,而不是简单的个体的集合体,社会系统内部的各个机构和人与人之间总是以某种方式联系着。作为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文化密码的解码方式更适合我们认识韩国教育热这种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热群体———学生家长们的教育价值观、支援行为以及这些文化行为产生的社会的文化背景。
三、教育热的社会文化解码
(一)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热
韩国的家长们非常重视教育,并且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出非常高的期待水准。[8]学者吴玉焕认为,这种对教育的热衷是因为大部分人相信教育就等于成功。[9]因此区别于理想主义教育者的教育哲学,教育热的主体———学生家长们的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的,是现实主义的,教育只是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已。基于这种价值观,韩国学者李锺珏总结出了韩国家长教育热的基本价值观:1)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子女走向更高的社会阶层,追求经济和生活的成功,而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纯粹的理想教育;2)接受教育是为了得到社会声望或受到尊重,教育是达到目的的手段;3)名校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同时名校能够给孩子带来有含金量的文凭和有实用价值的校友关系。[10]与此种实用性的教育价值观相对称而表现出的是家长主导下学生的学习文化。韩国的中小学生们每天结束学校的课程一般都会直接去各种课外补习班继续学习或补习。塞斯(Seth,M.J.)描述了韩国学生的学习生活:“补习机构到处都可以看见,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学到深夜,包括周末和假期。”[11]家长们认为学的越多,时间越长就越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而且还有课外补习班留的作业。日复一日,他们不仅承受巨大的身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压力也非常大。[12]学生的学习文化与家长的期望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性与工具性指向,教育成为家长们动机达成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而考取大学成了学习的惟一目的。社会中所表现出的教育价值观与家长们的教育动机是趋于一致的,同时在教育制度的塑造下,教育热的表达方式在韩国社会里出现了总体目的趋向一致的现象。
(二)家庭文化与教育热
韩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的家庭,特别是家庭内部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都表现出了儒家文化的传统特征。大部分家庭都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同时家长把子女看作是自我存在的延续,子女教育的成功是家庭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家长的体面与自豪。而与西方的理性、独立、自主的家庭关系比较起来,韩国的家庭关系可概括为非理性、不成熟和依赖的家庭互生关系。[13]正是这样一种社会的心理和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定位,家长们不惜牺牲自己,把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希求通过教育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而子女则是把勤奋学习看作是尽孝道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这样一种家庭文化与教育热联系起来,就形成了韩国社会比较特殊的家庭经济与文化结构。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许多韩国女性婚后放弃了工作,承担起了教育和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成为家庭主妇。[14]韩国母亲对孩子教育的付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父亲则承担起挣钱养家的责任,为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提供经济支持。教育热与家庭文化的结合产生了许多学者提到的家庭中心主义,以教育为导向的家庭文化以及社会中的家庭利己主义。家庭作为一个单位,为孩子的教育协作与分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致力于子女教育的成功成为多数家庭生活的核心。
(三)社会关系、社会分层与教育热
从社会大环境角度理解,韩国社会是典型的学历社会,社会对个人能力与品德的承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学历主义的盛行使得一个人的受教育背景对其前途发展、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乃至婚姻都有重大影响。[15]也就是说,在韩国这样一个学历社会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所毕业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社会阶层。符号的、象征性的学历与毕业院校的名字比知识和能力显得更重要,所以家长们一方面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出很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对名校也是情有独钟。考取名校不仅意味着能够增加子女成功考取一流大学和得到体面工作的概率,同时能够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因为在韩国社会中,校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16]毕业于同一所学校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单位内能够形成强大的人际网络和裙带关系,对个人的发展带来利益和重要影响。跻身社会上层也是家长们支援子女教育的一个重要动机。如果要跻身社会上层,受教育的背景则显得非常重要。据调查,在韩国的上层社会中,88.4%的政客、91.4%的官员、86.3%的律师、99.5%的大学教授都拥有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历。[17]因此,良好的教育背景对子女的阶层移动有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样的共同经验和社会文化,使得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并全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发展。前文从与教育热相关联的家长教育价值观、家庭文化以及韩国社会背景三个角度解读了韩国社会教育热的现象。这些文化密码的纵向建构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较为全面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教育热这种韩国的社会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关联因素。家长作为教育热的主体,通过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习得经验和信念,从而衍生出关于子女成功幸福的定义和帮助子女达成目的的手段,教育就成为了达成目的的最好办法。不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制度背景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文化规范的不同,家长们对成功与幸福的定义是有差异的,使得他们的教育动机不同,并且动机的表达方式也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热的行为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的社会里表现不同的原因。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经验,那些最有效的帮助子女取得学业成功的手段就会被大多数人共同采用,这就成了教育热现象。正是由于家长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相应的国家考试制度以及韩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们才看到了“过热”的韩国教育热现象。
四、教育热的文化解读与研究发展方向
对于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解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系统思维的方式。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些分散凌乱的社会现象表面上并不是有规律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建构的方式正是试图通过某种假设的社会结构,有效地理解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使人们可以在一定的秩序与结构内理解文化现象,构建它的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本文通过建构个人—家庭—社会三级结构的社会单元,构建出韩国社会教育热存在的社会环境,通过已有的研究材料逐级分析,勾画出了教育热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的同时,对于文化密码的解码是同时发生的。研究对家长的教育热如何与个人、组织(家庭、学校、社会)发生互动、个人如何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习得经验、环境如何规范个人和群体行为与信念进行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建构与解码只是一种文化理解的方法,具有情境性,但是它同时具有假设性和主观性。它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情境下,以某种先设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结构,将这种结构内部的文化密码建构起来,找出它们与某种文化参照物的相互联系点。建构与解码的同时发生,可以帮助我们一点一点解拨出关联社会图景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此来理解特定文化情境中人或群体行为和信念的背后动因。
不过,单单从文化建构与解码的角度理解文化还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方法不具有建设性。更多的类似制度因素的分析和更细致的现状调查对理解学生家长的观念与支援行为则显得更为必要。虽然教育热的基本含义不变,但是教育热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它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许多我们以前不曾注意的“早期留学”和“移民教育”现象也渐渐兴起,这些是值得我们重新考察的教育热的新现象。同时对于如何建构健康的文化环境,制定相对完善的教育政策,保证家长们教育热的表现方式更为人性化和利于孩子发展也是今后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