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豫北生育文化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豫北平原地处华北平原的中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行政区划包括新乡市、焦作市、鹤壁市、安阳市、济源市和濮阳市。豫北平原是全国玉米和冬小麦的主产区,历史上称之为河内地区,自古就是富饶繁华之地,粮食生产旱涝保收,人口稠密村庄规模大且密集度高,平原农耕文化的特色鲜明。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口的聚集居住方式孕育了独特的生育文化。文化的外延很大,按照人类学家的观点,文化就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结构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生育文化是所有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直备受学者和社会的关注。从建国初期鼓励生育的政策到现在纳入宪法作为国策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的生育成为国家战略,“只生一个”的人口经济学理论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但操作性在不同的地域不尽相同,困难很多。计划生育政策从80年代施行以来,豫北地区曾经在1988~1993年严格执行,而后由于基本上停留在宣传和教育方面。我所调查的徐庄村30年间人口增长一倍,村庄规模增长1.5倍,群众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与国家政策不断发生冲突,文化的心理和结构值得分析研究。
一、生育文化的价值需求
1.生育文化的人生观。徐庄村是一个单姓村,村子里徐姓人家占了96%,其余姓氏不是迁徙过来的就是入赘的,村子的中央建立有徐氏祠堂,8年前祠堂重新修葺,并进行了家谱的修订。家谱修订时村干部调查了其他的支脉,完整的记录了徐氏子孙的繁衍生息。村民普遍认为繁衍子嗣开枝散叶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儿子的家庭称之为“绝户头”,被认为是作孽受到的惩罚,家族和自己没有积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莫过于此。“孩子将来还可以延续自己的人生之梦,自己没有创造的价值寄托于子孙。”一个人即使家产万贯,富贵缠身,没有子嗣的遗憾和不安会始终萦绕着他。人生不如他的人坚信满堂的儿孙将来超越他不是难事。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前三十年看父养子,后三十年看子养父”。人生晚年的荣耀只能拜托子孙。
2.女儿不是传后人。“姑娘是一门客”是村民的普遍认同。女儿再优秀将来也是别人家的人,女儿在一定程度上地位是不如儿媳妇的,儿媳妇是家庭的少主人,是可以进徐氏祠堂的。当地传统的婚礼上,儿女拜别父母踏进婚车之前全家都会忍不住流泪的,某种意义上嫁姑娘不是一件喜事,因为家里是“去人”不是“添人”。村民盖房子建院落都是村委会按照儿子的数量批准的,家里有儿子村委会就得给予一块宅基地,将来房产院落是不会传给女儿的,承包责任田女儿出嫁后村委会就会收回,儿媳妇过门村委会必须分地给这个家庭。相应女儿的抚养义务没有硬性的要求。整个村子虽说都是一个大的宗族,但是将近3000人的大村已经衍生出了许多大的家族,每一个家族都有一个祖坟,每年春节大年初一都要上坟。女儿将来不会入祖坟的,儿媳妇是自家人,自不待言。
3.“有男有女”,儿女双全。这个村庄现在大的家族有好几个,10多个大家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0%,60年代出生的直系家庭中兄弟姊妹5~6个的很平常,当初计划经济的生产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很大的,重生轻养在生活水平低下的时期是无奈的选择。如今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不能附加少生的条件。现在80年代出生的一代家庭中独生子身份的比例只有1%不到,一般都是2~3个。“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只能建立在当地“有男有女”的基础上,没有儿子的家庭绝对不会认为男女一样。村民优生优育的“文化边际性”是一个传宗接代的男孩。
二、生育文化的现实性需求
1.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需求。60年代出生即将做公婆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兄弟姊妹成行成队是寻常现象。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虽说在当地没有完成“只生一个”的任务,但子女的数量明显减少。习惯热闹的心理不愿意自己的晚年孤独凄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应该被剥夺。比起他们的年代现在孩子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只生一个”他们内心是无法接受的。调查的50户村民中37户觉得只生一个孩子将来有事没有至亲的帮助岂不是太惨了。晚年看到孩子一个人打拼心里总是“忧得慌”,如果孩子不能在身边尽孝,老两口的晚年岂不是太凄凉。现在当地儿子结婚之后都是和父母同住,组建父系的扩大式家庭。这种居住模式公婆对儿媳的要求不仅是要生儿子还要生女儿,追求儿女双全。婚后从夫居住组建的这种家庭多生、重视生子的传统会很浓厚。
2.人生价值的追求。人活一世总要参加劳动,创造价值,村民的最高追求就是“人旺财旺”。在村子里调查的时候总是听村民讲谁家就是人旺,儿子就是多,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或者谁家财旺就是不旺人,家里人灾病不断,麻烦得很。没有儿子的家庭肯定不是人旺,在人们看来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不知道将来谁的命好,谁的福气大呢,所以在无法或者不想预想未来的时候首先将人生价值定位在“人旺”。万事开头难,先要增添人丁。一个人的生存价值不在于享乐在于奉献。现在村子的主人是60前后出生的人,他们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多数人在饥荒的时候都去抢过粮食,要过饭,饥肠辘辘负重劳动的生活也经历过。现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很满意,田地的耕种可以保证口粮,就近打工补贴家用绰绰有余,生活相比以前很“奢侈”。创造的所有价值都是为“人”服务,没有子嗣再多的钱为谁服务,生活的动力都没有了,起早贪黑的辛劳没有了精神寄托。
3.家族势力的显现与日常生活。宗族是与地方社会相结合,以族产为基础的继嗣团体,共祖系谱关系不是宗族的必要条件,公共祠堂才是宗族关系的纽带。家族构成了农村社会的权利文化网络。徐庄村拥有公共的祠堂,但是作为宗族社会基础的族产和生产互助功能均以消失,现在的家族已经是分化出来的小集团,血缘和亲属关系成为现在家族整合的纽带。家族现在的功能只是计划经济解体,村民脱离生产队以后为了寻求归属感,实现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村庄现在的政治、经济几乎都离不开家族的力量,全村大部分人都归属10多个大的家族,家族势力在这里表现的十分明显,尤其是政治方面。从村委会干部9年前民选以来,候选人必须经过大家族的认可才有当选的机会,当选的村干部也只有依靠大家族的协助才能妥善处理村委的工作,村民自治与家族管理无异。村民的人际关系网和交际圈还没有完全突破熟人社会的家族圈。近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村庄以势压人的现象逐渐增多,从最开始的每年2~3件,到现在的平均每年9件,大部分的纠纷都与盖房子有关。这个村子地处新乡市和焦作市中间的城际公路北边,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极力追求居住条件,房子的设计布局以及装潢越来越现代化。建房过程中邻里矛盾经常发生甚至演化为斗殴,处理结果只能是势单力薄、独门小户的人家忍辱屈服。每逢于此,众人只能感叹“人多就是好”。村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增加了村民对“人”的需求。
三、思考与分析
1.这个村庄的位置紧挨着县城的西边,距离最近的城市新乡市也只有40分钟的车程,但是这里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抚育孩子的成本骤然增加,不可同日而语。生两个儿子对相距不远的新乡市民来说无异于噩耗,这里就不一样了,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村民更愿意多要孩子,2~3个孩子不算多。主要原因就是历尽艰辛的父母觉得现在生活好了,孩子少了,抚养成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多一个孩子只是多修建一座房子,结婚娶媳妇,多出10万元的开销,并不算太多。这里田地的耕种基本机械化,责任田每人9分地,播种和收获都很省事,剩下的时间就近打工,如果女的身体素质好也会打工。这里是一个建筑大县,打工的机会很多,女的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按照一年出工6个月算收入就有1万多元,男的一年平均3万。多一个儿子就是多干两年而已,多一个女儿成本更低。
2.村民多生一个孩子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于城市,就是没有把教育的成本纳入进来。其中的缘由是对孩子教育的大量投入预期效果驾驭不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困难,加重了父母的忧虑;此外这里的村民只要勤劳没有学历生活水平照样可以位列农村的中上等水平,他们宁愿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建新房改善居住环境。
3.村民谋求政治、经济地位的途径许多时候只能依靠法律之外的方式,扩展家族势力,缔造家族的人际关系网无疑是收益最有保障的选择。在保证孩子基本成长质量的同时,数量增加1~2个,“增值效益”(人多就是好)是明显的。社会发育程度的提高让他们觉得将来孩子差不到哪里去,如果孩子争气有“成色”(出息),当初的选择就很英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村民自治的不完善,村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诉求就只能选择最保守的路径。
4.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医疗保险中还没有意外伤害的保险,村民认为这些不足以托付晚年,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个村子没有进养老院的,许多子女也不愿父母进养老院。老人进养老院觉得丢人,让人觉得是没有人赡养的缘故;子女觉得父母进养老院是自己的行为不孝。社会养老的发展在这里任重道远。四、结语这个村庄位于县城的西环路之内,新农村的建设马上就会覆盖这里,田地、宅基地很快就会失去,也许祖坟还可以保留下来。可以预见的将来这里会是县城的住宅区,他们会成为当初十分羡慕的“非农业人口”,这里的村落文化包括生育文化势必要发生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