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儒家文化角度中和谐社会范文

儒家文化角度中和谐社会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儒家文化角度中和谐社会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儒家文化角度中和谐社会

每个层面、环节之间处于协调有序的状态中,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思想古已有之且源远流长,综观中国五千年的社会进化史,割据混战占了相当长的时期,而和平统一状态则相对较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油然而生,而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思想在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中也是多有述及,其中关于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对于今天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当有所借鉴。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分化、大动荡、大冲突的时期,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的向往成了每一个人的梦想。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提出了自己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1、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

对人的关怀是儒家与其它学派相区别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儒家是最为重视君臣父子、尊卑高下的,而孟子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在这里孟子虽然是出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篇》)的政治上的策略性考虑,还是突出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

儒家对人的悲悯情怀还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这与许多宗教提倡苦行与禁欲,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主张压抑人的天性以实现某种精神理想或目标的教义是非常不同的,儒家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连头发都不忍心折损,由此可见儒家对生命的尊重珍视的程度。

其实,对丧礼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儒家的重生理念,“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荀子.礼论》),将逝者当作生人一样供奉,在儒家眼中,“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死与生一样重要,生死都能圆满,做人的道理才算完善了,对丧礼的这种谨慎的处理态度正是儒家重生的集中体现。

2、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理念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夏周时期,就有了诸如春禁伐木,夏禁捕鱼以及根据气候节令来规定打猎、伐木、烧荒的时间等等,到了儒家这里更进一步强调了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应与整个自然界圆融无间、共生共荣,天地万物只有做到“和”才能欣欣向荣的观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战国时期人少地广,资源丰富,用不着担心匮乏的问题,然而儒家还是从保护环境、顺应天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超前了其时代几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了今日人类极端关注的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可见儒家在此问题上认识之深刻。

儒家的和谐观念与其仁爱观是分不开的,儒家认为万物和人皆由天地而生,人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和万物一体,也要泽被万物,要保护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万物并立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只有推己及人以及世间万物,才能万物竞长、生生不息,才能真正达到“和”的境界。

3、人世的和谐

儒家不仅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注重人世的和谐,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主张通过对事物的度的把握来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以减少和避免对立冲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三者之中,“人和”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达到“无往而不利”的境界,但是儒家并非一味推重“和”,而是强调“和而不同”,要“和”首先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努力求“和”,万事万物正是因为“不同”才能相反相成,相辅相济,才能生生不已,充满活力,如果只有“同”,就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世界也就成了一片死寂,只有承认矛盾的存在,并且积极的解决矛盾,社会才能发展,“和”才有实现的可能。

社会能否和谐,要看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种关系能否和谐,而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初始单位,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家庭美满幸福,社会才会安定进步。正因如此,儒家才把“齐家”放在了“治国”“平天下”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