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范文

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

一、在英语教学中强调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却“quiteataloss(不知所措)”。论文百事通他们所说的英语使得老外感到很困惑、尴尬,甚至恼火。为什么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巧妙而适当地表达自己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美国用来打招呼的一个常见来源是问:“嗨,你好吗?”这个问题表示友好地受对方,并不要示具体回答什么,往往一说而过,如果真跟人家讲自己感觉怎么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尴尬。在韩国,人们经常问的话是“Odi-ga-seyo?”意思是“你去哪儿?”这就类似于英语中“你好吗?”和中文中的“你吃了吗?”只需回答“去那边”。然后继续办你的事。

二、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这些文化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等多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所要讲授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就包括这些方面,并且教师应更多地注重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和文化。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如一位女儿对其父亲说:“Dad,brokeupwithTomlastmonth。”父亲说:“Mydaughter,heisnotyourkindofboy,youwillfindyourMr。Right,andI’llwalkyoudowntheaislesomeday。”walkdowntheaisle是什么意思呢?这就与西方的婚礼习俗有关,西洋教堂的婚礼仪式中,父亲要挽着女儿的手走过红地毯,再把女儿交给新郎,这样的过程就叫“walkdowntheaislewalkyoudowntheaisle”这句话通常是父亲对女儿说的,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给嫁出去。再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have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sorry,Iquittedsmoking15yearsago,soIhaveno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It’sa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have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除了中西方语言的显著差异外,不同的英语国家之间的英语也是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经过两百年的分离,以及与多国移民的交互影响,美语自会发展出许多不同于英语的用法。并且由于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所以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词语的用法,俚语和习语的用法上的这些差异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

一些词汇具有最基本和明显的字面意义,然而许多的英语词汇除了本身的含义,还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词汇与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等。特别是一些颜色词、动物词、植物花草名、数字、姓名和地名具有联想意义。在英语中一些句子和词汇不能逐字翻译。它们的真正含义与其文化及背景紧密相关。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再如,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asoldas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aspooraschurchmouse”由于教堂的清贫廉洁,所以人们通常用这个习语来形容一个人很穷,其他还有“Go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tohell(下地狱去)”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一些实用写作文体的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依照范文对英语应用文的文体式样、表现手法、写作思路,行文规范,进行分析,总结,讲解必要的技巧外,我觉得基于英美文化背景角度,

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式写,为什么用这样的思路和语气等,适当地与中文文体进行比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学习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I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can/coulddo……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再比如,写作中英文和中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比方中文句子说:“他经常不打招呼就用我的东西,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这两个句子是用逗号连接的,把它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写成了“Shealwaysborrowsmythingswithoutaskingme。Itisveryimpolite。”用句号连接两个英文句子或也可以把后半部分改为定语从句。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修养,培养其文化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达到其目地。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多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给予着重介绍,让学生加以了解。新晨

2.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除了利用课堂和教材外,教师还可用的更为多样的有效的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多收集有关英语文化的素材,故事、图片、照片、实物等,其至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国家图片、实物,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其次,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来获得文化知识,就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歌曲常常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声,与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而且可以用更有效的手段如英文原声电影、电视节目、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一个更为真切的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民情习俗,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在节日里如何庆祝,甚至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等,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有所了解。

总之,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如何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语言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