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多元化视阙下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包括西洋唱法的民族化以及戏曲演唱等多种形式,其艺术审美取向一直紧跟时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迥异,其演唱技巧和风格也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而又多姿多彩的声乐艺术。我国民族声乐芝术的审美取向,即是国人欣赏需求的体现,同时,也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民族声乐审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反思我国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为我国声乐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目前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形态
(一)素材风格的多元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而音乐艺术恰恰是时代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多元化时代,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所谓中国风的声乐作品,是时展大主题的体现,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声乐歌曲的素材主要包括传统民族文化、主流文化,着眼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和社会生活的大事件。如《走进新时代》、《亚洲风》等歌曲,在内容上更好的诠释了时代的精神,同时也更易于传唱,结构和旋律也更加通俗化和大众化。此外,由于我国民族众多,演唱风格各异,像彝族、苗族等,都采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唱,由此而形成了原生态的多元化的声乐类型。
(二)声乐演唱风格的多元化我国在20世纪初期开始引入了西方音乐,历经演唱风格和技巧的“土洋之争”之后,开始形成了“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民族唱法强调的是声色,注重表现和描绘作品的意境,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形式,它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以宋祖英和为代表的歌唱家,巧妙融合了民族声乐的传统风格和西洋美声唱法技术,最终确立了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美声唱法音色流畅通透,吐字清晰,极富感染力,因此征服了广大观众。而用美声唱法对通俗歌曲和民族歌曲进行演绎,能够更好的与广大听众的审美需求相适应,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优秀的美声歌唱家的精美演唱,美声唱法逐渐在中国声乐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大众声乐舞台上。
(一)以情动人的特征声乐作品美的精髓所在,就是情感。这种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融合了声情、曲情和词情。词情是借助于歌词对词作者感情的传达,歌词凝练简洁,感染力极强。曲情是通过曲调传达情感的,这个过程是利用音乐元素,如复调、曲势、旋律等来进行的。歌情是借助歌声对感情的传达,歌手通过对作品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与自身嗓音特点相结合,用独特的方式,对词曲所蕴含的内容进行传达。歌手王菲的嗓音透彻、干净而又空灵,一直以“天籁之音”而著称。
(二)以语言感染人的特征民族声乐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就是歌词语言的准确、凝练和清晰。民族声乐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节奏、曲调和词章,歌词的清晰便于听众对歌曲的理解。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基础是语言美。不管是音阶还是韵律,都可将歌词的节奏轻松改变。节奏越是整齐鲜明,越容易快速传唱,并且容易记忆,许多绝佳的歌词都来源于元曲和风雅颂等。
(三)以“润腔”为美的特征目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逐渐向“润腔”这种美化唱腔的技法演变。它是以情感为中心,依据歌词的主题,运用一些润色曲调,如赠音和滑音等,使词与曲交融为一体,充分展示韵味美。润腔所追求的风格美,是字正腔圆的意境和丰富的音色。判断民族声乐艺术是否拥有审美价值,是看润腔是否成功。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字正腔圆,既要吐字准确、清晰,发音又要圆润,否则就会缺乏表现力。如在演唱《白毛女》时,将嘴唇和舌尖上的重音有意识地加重,感情的诠释极为到位,不仅字唱的清晰结实,而且通过对字音的修饰,在语言语调上跌宕起伏,对喜儿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再现。
三、多元化视阙下声乐艺术审美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分析,我国民族声乐在审美上取向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声乐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严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我们身处一个多元文化交融和碰撞的时代,而外来文化对民族声乐审美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今,一些民族地区的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流行音乐,并且喜欢接触各种外来音乐。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一些大型的民俗活动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同时,一些宗教仪式的载体也开始逐渐减少,由此使民族声乐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二)人们对于民族声乐的认识逐渐模糊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民族声乐唱法上,一些民族声乐演唱者越来越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多演唱者缺乏创新意识,总是人云亦云,对声乐艺术缺乏审美判断和个性追求,不能准确把握民族唱法中特有的风韵。一些演唱者不能正确理解民族唱法的内涵,认为既然时代在变,就可舍弃老祖宗留下东西。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趋势
(一)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都在不断的提升,单一的民族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民族音乐的艺术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音乐要进一步吸收现代音乐文化、西方音乐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坚持洋为中用,通过彼此融合,实现民族音乐的发展。如CCT青歌赛、中国民族声乐敦煌赛等,对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由高雅转变为通俗化当代审美文化通俗化、娱乐化的倾向,使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向世俗化的审美趋势转化。传统民族声乐艺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艺术形象,无法走进普通大众的世界,只能被少数社会精英所欣赏。而民族声乐艺术既不需要下里巴人,也不需要阳春白雪,而是将时代新鲜元素、大众化元素注入其中,走平民化的道路,与大众趣味相迎合,才能实现国人同乐。
(三)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对民族声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民族声乐艺术能更好的彰显时代特征。在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还应摆脱传统的只有戏剧和戏曲的单调的形式,歌曲应该更富感染力,体现时代的特色。
为了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应不断探索新路径,努力做到多样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经过漫长的实践与摸索,在当今多元化视阙下,通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通过于国外优秀唱法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其审美取向是符合时展趋势的。通过反思目前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找到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孙广涛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