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书法艺术的跨界论及艺术间的融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耕文明时期,由于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人类社会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的局限,如道路交通不便与书信往来不畅通,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相互间交流呈现很“小众”的特征。因居住地域的限制、师承关系的局限,形成一些个性化的艺术流派,是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特征之一。对创作工具、材料与技术手段的不懈追求,各种艺术样式相对独立发展是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的交通工具与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进,电报、电话等新的通信方式的出现,使得人类群体与个体间的交流步入快车道。东西方各艺术形式间的交流频繁,艺术的发展开始摆脱相对封闭与孤立的状态而呈现出融合之势。这一时期各艺术样式个性化的艺术流派总体来看形成很快,呈百花齐放之势,但各自发展缓慢且影响短暂。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信息化时代到来,互联网将地球变成了人类的一个大村庄,高度发达的物流与信息流使得人类群体与个体间充分而及时的交流成为现实。艺术创作原有的工具、材料和技术手段不再成为壁垒,艺术领域新观念的及时提出与更新,成为当今艺术领域最显著的特征;观念已经完成对于技术的绝对超越,各艺术样式之间跨界与融合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在当代,人类各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经受着信息时代大变革的洗礼。
一、从《行草三部曲》看书法艺术与舞蹈的融合
在当代谈论艺术“跨界”的文章中,往往对“跨界”有一个很表面的看法,那就是把两个不同类型的艺术放在一起便是。例如谈到一个明星“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就定义这是“跨界”,或者说一个音乐家为自己的乐曲配上图画就说这是“跨界”,对此笔者是万万不能苟同的。首先,说一个明星会演戏,也会唱歌,那么只能把这个看作是他事业的一个转型,他并没有在戏剧和音乐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并由这个结合点生发出新的“有意味的形式”,因为原来的二者之间还是相对独立的状态。其次,音乐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配上图画,观众实则是在一个时间段同时欣赏两件作品,即使强说是一件作品,那也是很牵强的一种拼贴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跨界?或者是跨界艺术呢?
第一,“跨界”这个词是个舶来词,是指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既然是合作,就不能把两个元素独立地放在一起,没有交流碰撞,而是应该让原本毫不相关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透融会,从而产生新的亮点。这时有人会问,那么“中国风”音乐算不算跨界呢?笔者认为不算,因为中国风音乐是把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加入现代的曲风中。因为传统音乐是音乐,流行音乐也是音乐,它们只是一个学科里的相互借鉴,不能作为跨界来谈。笔者认为跨界的首要特点是艺术间的互相渗透。台湾现代舞团“云门”是台湾本土一个非常著名的舞团。它由于取材传统,再加上融合现代的表现手法,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云门舞蹈团2001年在台湾推出了首台《行草三部曲》中的《行草》,2003年推出了《行草贰》(2012年舞团创始人林怀民将《行草贰》重新命名为《松烟》),2005年推出了《狂草》。《行草三部曲》的推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其创意源于书法中的行书和草书作品。王羲之、怀素、张旭等书法大家的作品通过舞蹈者的形体语言结合音乐在舞蹈中均有体现。舞台布景截取了草书经典作品中局部草书字形造型,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模仿草书行云流水的动态和经典的造型特征,舞蹈与书法艺术在舞台上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新的视觉图式,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诠释与艺术创造。在《行书三部曲》中,舞者的服装与舞台的布局以及灯光、音乐的选择都堪称经典。
舞者身穿黑色的丝衣,通过身体的扭转和手势的细微变化,化身书法中的线条,配合音乐中的节奏变化,演绎书法用笔的流动,时而铿锵有力的跺脚和吆喝声配以鼓点的停顿,再现了书法中顿挫的节奏感。值得一提的是,在《行草三部曲》中,配乐中的短暂休止与停顿、节奏的高昂与舒缓、服装与身体的颜色搭配等,都特意表达出了书法中用来表现节奏与意境的“留白”和“虚实”。在这几点上,舞蹈艺术和书法艺术达到了交融的境地。第二,跨界需要一些条件,这些条件是两门艺术的调和,而不是人为的附加。例如中国的文人画中,诗、书、画、印原是四门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在这里,诗、书、印都是为画而服务的。文人画只能认定是绘画的一种风格,其他的元素只是来增添它的文人气韵的。好比一个人穿衣服,不管衣服怎样变化,人永远还是人,衣服只能是起装饰作用的,所以简单风格化的艺术作品不能看作是跨界。其实,不仅两个艺术形式之间可以调和,一个艺术门类里也可以调和两种艺术,也可以看作跨界。
1.书法是一门典型的跨界艺术沈尹默先生曾说书法艺术“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从这句话来看,书法兼具绘画和音乐的某些特质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在中国,书画本是同源,汉字最初就来源于对图像的高度概括,所以说书法艺术是在脱离了绘画写生而抽象化之后形成的一门新的艺术形式。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里讲到,文字不仅象形,而且形声。所以文字不仅是图形的符号,也是声音的符号。可以说书法艺术在很早以前就可以看作是一门“跨界”的艺术。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嘉,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可见狂草的形成跟音乐和舞蹈的交融影响是分不开的。到如今,音乐和舞蹈的灵感又师从书法并非天马行空,而是艺术之间的共性互相影响所决定的。跨界并不是偶然得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种艺术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少,艺术会逐渐走向融合,这给艺术的跨界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艺术的趋同前人已详细论述,本文恕不赘述。2.跨界艺术的特征英国艺术家鲁克•杰瑞姆(LukeJerram)的雕塑作品《埃俄罗斯》,其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风神埃俄罗斯。当风吹过雕塑时,雕塑能
发出美妙的音乐。音乐由310根不锈钢管和弦共鸣产生。《埃俄罗斯》雕塑整体呈圆环形,外表面是那些长短不一的不锈钢管,弦就附着在这些管子上,管口有薄薄的金属结构覆盖,有类于装置艺术作品。在周围气流震动下,这些管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形成音乐。这件作品很好地融合了音乐和雕塑两种艺术形式。“雕塑、建筑、绘画都属于造型艺术,而音乐是具有结构性、心灵性和非再现性的时间艺术。它们之间可以通过艺术所具有的共同性来表达各自所需要的美感,也能通过具体的结构原理和属性关系找到相互一致或互补的存在意义;同时在宏观的人类文化历史进程中,雕塑等造型艺术与音乐的发展在相同的时期形成了同步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所以艺术间的跨界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一是艺术间相互借鉴和融合,其二是大时代背景下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全球化的趋势。
3.“跨界”不是偶然,是和人类历史长久共存的书法和绘画是从原始的图案符号中分离出来的。书法进而又细分成篆、隶、楷、行、草,绘画又细分为工笔和写意、人物、山水和花鸟。如果说艺术的“分”是艺术形式的独特性,艺术的“合”则是因为其内在的统一性。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艺术之间越来越多的共性能通过艺术间的合作表达出来。例如之前提到的《行草三部曲》里面有舞蹈之美,也有书法之美。那么艺术间的共性是什么呢?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从作者从容随意的笔调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兰亭雅集的优雅闲适的心境,如同《蓝色多瑙河》乐曲一般的流畅温软。再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字里行间显露出作者悲凉的心境,又如《命运交响曲》一般悲壮磅礴。不管是文学、音乐、绘画还是书法,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各种艺术内在的元素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来表达人类情感。但是作为单一的艺术样式,必须找到和其他艺术的契合点,否则在形式上它们还是两种孤立的样式,不能当作统一体来看待。不同的艺术随人类的思想进步和创作工具的变化而不断分离,在某一时刻又不断重组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可见,艺术“跨界”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只是那些跨界的艺术还没有形成一个新的艺术样式。可以说艺术跨界是与人类历史长久共存的。
二、书法的跨界尝试
1984年,在北京举行了现代派书法首展。这次展览的书法作品是在东西艺术观念碰撞下的产物,很多作品都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笔墨表现语言和视觉图式,以求与传统的书法创作拉开距离,书法的绘画性被大大加强,注重画面构成,追求瞬间对于观赏者的视觉冲击力,这些是其显著特征。例如苏元章创作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件作品中,更多的是参照了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甚至笔墨的浓淡变化、字形的大小造型变化等,都和山水画的自然山水、烟云远近相类似。又例如马承祥创作的《步行》,比起书法来说更像是一幅绘画。这次展出的作品其创作手法大多受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受米罗、康定斯基和波洛克等画家的影响。作品强调点、线、面在画面上的构成之美,而异于以前书法艺术创作自上至下、自右至左的固定模式,为书法艺术创作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书法不再是千人一面的创作形式,而是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趋同的路线。与中国现代派书法相比,日本墨象派、少字数书法派等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阶段,例如日本墨象派代表性书法家手岛右卿的代表作《崩坏》,是作者看见原子弹爆炸后建筑物倒塌崩毁的惨烈场景,受到极大的震撼之后所作。作者通过“崩坏”二字造型结构的倾侧不稳,表现出造型的奇险,通过线条的燥裂表现出秩序性的破坏,以表达艺术家瞬间的个人感受,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据说该作品在巴西圣保罗美术馆展出时,不认识汉字的观众看见作品后,曾询问作者这幅作品是否是表现物体崩毁的景象,在得到手岛右卿的回答后,大家大为惊讶。这件作品让作者的感受和观众的感受达到一致,形象含义与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所以这件作品对于书法的现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国内很多借鉴日本现代派书法创作的作品,实际上也是对我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当展的一种探索。不管是现代派书法、学院派书法,还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汉字作为书法创作造型表现的对象。如果一件书法作品使用抽象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不能称为书法,只能叫作纸上水墨。不论是跨界艺术也好,书法的跨界也好,如果离开原则来谈问题,那还不如不谈。离开了耳朵就不能谈音乐,离开了眼睛就不能谈绘画。不管怎么创新和发展,有些东西是不能逾越的,否则就会被遗忘在历史深处。“1874年,莫奈等一批法国青年画家,举办了一个名为‘艺术家、油画家、雕刻家、版画家的无名展览’。作品展出在并不起眼的展厅之外。这些当时被人们嘲笑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并没有因为展出的简陋而失去色彩。相反,对艺术界却有很大影响,从此产生了印象派。”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创作工具的改变和人类的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艺术的发展往往是超前的,不一定要依附时代的整体审美趋向,跨界艺术更是如此。但我们看待新事物更需理解和包容。
作者:刘雨升 刘清扬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