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伦理教育的人文素养研究范文

生态伦理教育的人文素养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伦理教育的人文素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伦理教育的人文素养研究

1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

为了对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作深入考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4所高职院校600多位学生进行生态伦理状况的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些常识类的生态知识、国内外的一些生态问题、同学们对周围生态问题的态度和自己周围人生态伦理水平等。问题突出现实性、生活化,尽量贴近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关于“您所在学校是否有生态伦理相关的教育”的问题上,获取的反馈情况如表1。在关于“生态伦理知识获取途径”的问题上,获取的反馈情况如表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态伦理教育力度还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系统的生态伦理教育理论课。这说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也相对缺乏。问卷的反馈表明,高职学生有一定的生态伦理知识。对于常识类问 题,如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回答,正确率达94.9%,对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88.63%的学生选择认可。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知识比较贫乏,如81%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世界环境日,有8.7%的学生认为杀害野生动物与自己无关。不过在回答是否关注环保事业,80%的同学都认为需要关注。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但也有20.2%的学生在选择别人随手扔垃圾的时候自己也会扔,反映出其生态伦理认知停留在表面。这些调查说明,高职学生在生态伦理认知上总体比较欠缺,还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但是学生表现出对生态伦理认知的强烈关注,这正是我们学校应该加以培养、教育的方向。

2高职院校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通知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③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已经跟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相当,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就业为导向,从而出现重视技术、技能的学习,忽视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不良倾向。尤其是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如何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等存在明显的教育不足。因此发生过一些公共事件,例如清华学生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高职大学生目前的生态伦理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提出如下思考:

2.1增强生态伦理观的整体认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这里一方面强调工作技能,要求在工作中能圆满完成本职任务;另一方面,强调综合素质,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必备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会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生态伦理教育不够,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受到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受大环境的影响之外,教师自身对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是做基本知识的讲解,没有系统讲授,以致于学生只是表面上的一个浅层了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种现状,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逐渐增强对生态伦理观的整体认识,特别要明确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逐渐树立起生态整体的理念并贯穿到自己的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去防止环境污染。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上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去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开展绿色教育,创建绿色校园,间接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们的发展。正如前面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的高职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还没有达到让大家比较满意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教学还不到位,这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要求是不符的。而将该教育内容纳入到思政课程体系当中,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生态伦理教育相结合,这样就可使高职院校的生态伦理教育真正走上轨道,确保高职院校的生态伦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国家正在强调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相应的,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同样会占领这一阵地,向当代大学生传输生态伦理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2.2培育校园生态文化,践行和谐生态伦理观校园生活是课堂的延伸,而社会生活是校园生活的延伸,因此校园生活实际上就是一个检验生态伦理教育成果的理想阵地。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将生态伦理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管理融为一体,例如将节约粮食、爱护草坪、垃圾分类等明确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大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培育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将来具备这样高素质的学生走向社会,他们的言行、态度将影响到周围的人,不断改善全社会的生态伦理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践行生态伦理观,就是要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要培育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高职院校要逐步培养学生生态实践能力,不断传播生态伦理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者:田巧玲 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