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倡医学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医学逐步发展成为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大多医疗服务缺乏人文关怀意识,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逐年提高,严重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因此增强医务人员的关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必须要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的提升开始,医学教育对此应责无旁贷。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和人文服务知晓度甚低,医学生多数只重视医学知识的获取,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及重视度明显不够,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加之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以及医学生专业课繁重等多方面的原因,医学院校内的通识人文教育范围窄,教学形式单一,这同样也是医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一大原因。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关怀能力,需要讲授必要的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内涵。目前,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医学院校虽然课程总量大,但存在专业课多,“通识教育”少,选修课的比例也偏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明确,也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体系,这些都直接导致医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兴趣缺乏,学习效果不理想,人文素养能力低下。
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实施途径
(1)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关系医学生人文素养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基础性人文素养,即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以文学、历史、社会、艺术等课程为传播载体,旨在将医学生培养为文化品位高雅、道德情操高尚、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从而领悟医学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特殊性人文素养,借助医学史、医学哲学等学科,用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方法论和知识论,强化医学生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珍爱生命、一心赴救等职业意识。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也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教育国际化,学科交叉化的总体趋势,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最终职业发展、综合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较大的阻碍。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对其课程设置和内容加以改变和补充,基础英语、通识英语、专业英语三驾马车应并驾齐驱,而其中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作为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发展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结合专业特色,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英语核心课程,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其教学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国际视野下了解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精髓,贯通不同领域的知识,突破学科壁垒,发现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思辨统一,真正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知性统一,人格高尚。
(2)为促进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首先应构建以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即以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拓展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设计,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经验,突出本校特征,开设符合专业特色又相对独立的课程。目前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医学与外语相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如:西方医学史、医学与文学、医学与艺术、医学与影视等。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且通过英语此种媒介来传递,增加了学生兴趣,有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为确立合适的课程体系,鉴于英语语言的特殊性,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以保证教学效率和效果。第三为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应提高“通识类英语课程”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让学生根据专业兴趣、爱好和科学修养进行选修,同时加强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完善英语学习网页和自主学习中心资源库,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完美结合,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相关评价、自主学习、交流反馈系统,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通识类英语教学相关资源,以此丰富第二课堂,增加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氛围,使之成为课堂教学、课堂实践的有效延伸。最后是要解决通识教育师资问题,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加大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开设通识类英语课程,对于愿意承担和开设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教师,依托省、校相关项目,学院应专门拿出专项资金组建项目组,建设一支既能胜任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同时兼具医学人文交叉学科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作者:鲍丹李君君单位: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