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中英语课堂人文精神的渗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育作为人学,本应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但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却有意无意地将人文精神的涵养冷落了。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荒芜的旷野里重新踩出一条蹊径,充分发掘教材因素:以文载道、以道化人,对比体验、感知差异,品味优美、发现价值。同时优化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媒体助力,涵养审美意趣;任务驱动,提升探究意愿;情境创设,酿就人伦情怀。让人文精神泽润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材因素;教学方法
一、引言:人学———永恒的教育高标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所谓“人学”即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高品位的教育应该把“人学”当作教育的终极追求。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完善人的精神结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教育家的判断与新课程的指向高度吻合。
二、现状分析:冷落———习见习闻的荒芜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开启功能,更担负着学生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任务。事实上,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英语语言的背后有浩瀚的历史、悠久的文学、多姿的文化。高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利用英语文化润泽学生的精神世界,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份取之不尽的人文资源,其可以发挥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在这个倡导开放的年代,人们都有瞭望世界的原始渴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更具备其他学科在人文精神涵养上难以匹敌的独特优势。然而,这一独特的优势在现今的高中英语课堂上却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人文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一些高中英语教师满足于纯英语知识的教学,将一个个知识点讲解得又细又深,唯恐出现点滴遗漏,而将人文精神的涵养弃之一旁,不闻不问,这种习见习闻的荒芜情景不能不让人为之痛惜、遗憾。
三、缘因寻策:蹊径———总在思考者脚下
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冷落人文精神涵养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呢?
1.教材的开掘——润物无声首先,以文载道,以道化人。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话题广泛,涵盖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生活、环境保护、人生规划、世界风俗,等等。首先,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深入钻研英语教材,充分挖掘材料背后隐含的人文情愫,并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营造学习情境,拓展知识渠道,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牛津高中英语M6U4“Changingtheworld———mycommitment”是一篇关于联合国志愿者组织中的无国界医生群体到非洲支援贫困地区的文章。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阅读文本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便能够明确意识到帮助他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欣赏助人为乐的美德,生发帮助他人的意识和愿望,自然而然地将单纯的文本学习上升到情感共鸣的高度。其次,对比体验,感知差异。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学习与对比,体验中西文化的差异,感触不同的文化背景,是涵养人文精神的又一途径。不同的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在对本国文化深刻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讲授牛津高中英语M4U2“Sportingevent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外体育赛事,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自然渗透,既完成了点面结合的教学任务,又防止了人文精神的空泛化,做到了语言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可谓“一箭双雕”。再次,品味优美,发现价值。人文精神的涵养还体现在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品味和欣赏语言的优美,感悟文字的力量,感受语言的多元价值,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起来有异于母语,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语言环境的不同。为此,学生可以通过对语言地道、内容丰富的英语原著的大量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面貌等,以培养人文素养。例如,笔者为所带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增补材料———《了不起的盖茨比》,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捕捉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的伪善与自私,体会美国梦的孕育与破灭,并在师生探讨的过程中与学生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2.教法的优化———拨云见晴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重知识、轻人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难受,教师教得也累,最后导致英语教育失去应有的本真,变得十分功利。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于漪老师曾说过:“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珍惜每个生命的价值,不要让孩子提前支付。”所以,在英语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顺势而为,改变观念,善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学生的潜能,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首先,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探究型的主题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参与讨论并动手实践,在一以贯之的主题教育中获得精神成长,让课堂越过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恢复到教育之精神陶冶的本质。以牛津高中英语M8U3“Unusualpictures”一文为例,这篇文章是向学生介绍用非同寻常的材料制作不一样的图画。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自主分配任务,要求各组成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组通力合作完成一幅美术作品。这样的尝试,跳出了以往单纯教授文本的圈子,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由于尊重学生个体,并以学生群体的兴趣为前提,所以课堂教学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笔者所在班级的11个小组最后都展示出精彩纷呈、创意无限的作品,有碎鸡蛋壳着色拼成的动画人物,有大米、黑豆制作的小动物形象,有由树叶、花朵剪裁的连衣裙……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还以流利的英语口语介绍了画作的制作过程、原料的使用等,并感谢各位小组成员的努力。学生们的作品和介绍,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充分印证了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即“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其次,媒体助力,涵养审美意趣。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展现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美,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牛津高中英语M8U1“RobertBurnsandhispoetry”一文介绍了罗伯特•彭斯的诗歌。笔者在带领学生朗诵诗歌的过程中,抓住intune、inJune、amI、gangdry、thesun、shallrun、awhile、thousandmile等词,让学生感受英文诗歌的韵律美。同时,笔者还利用多媒体播放诗朗诵及由诗改编的音乐,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品味语言之美,体味诗人对所爱之人流露出来的柔情似水又坚贞不渝的爱。将枯燥乏味的文本解读变为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可以让学生针对“爱”与“永恒”的主题与作者进行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进一步浇灌心中的人文精神之花。再次,任务驱动,提升探究意愿。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的教学任务紧扣教材内容,并应用于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把语言教学活化为语言交际,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例如,牛津高中英语M5U2“Theenvironment”一文以辩论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不同的群体对环境的看法。教学完本文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节假日对居住地所在的城镇进行环境现状调查,详细阐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环境问题背后隐含的原因,并就这一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英文报告的形式交上来。针对这一任务,学生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参阅一些国外文献案例,结合本国本地实际情况撰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提高了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而且更深入地了解了环境问题并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关注度,从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最后,情境创设,酿就人伦情怀。人是具有生命意识和生活情感的个体,我们只要细心品读,就会发现英语教材中有那么多精彩美文,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它们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非常契合。教师如果能够借助英语教材中这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情感真挚的素材,抓住情感这条主线,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深入体验、品味,就能使学生获得心灵的共鸣,拓宽人文视野,促使学生领悟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的诀窍。在牛津高中英语M11U3“Myfather,myhero”一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父亲,其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为一家人的生计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父亲虽然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一个英雄。这个父亲的形象是千万父亲形象的缩影,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形象,以“父亲节”的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分享自己心目中父亲的形象。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体味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于境遇之中捕捉作者的心思,于情感之中内化自我的感悟,从而触动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激发他们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四、结语
英语是一门唯美的艺术,英语课堂是唯美艺术展现的媒介。高中英语教师要让思维灵动的学生找寻并洞悉其中的美妙,尽情汲取其中的人文精神,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总之,英语教师在教学英语语言的同时,更应该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泽润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林丽香.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欧阳丽华.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J].英语教师,2016(02).
[3]金建良.高中英语人文课堂的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03).
作者:周宏伟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