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及人文精神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站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进行人文精神构建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能够很好的发挥文学理论学批评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促进价值和作用,它能够从道德伦理角度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价值和精神进行评价和判断。随着文学伦理学演化和发展,不断丰富着人文精神内涵,促进着人文精神发展,从不同角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在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文精神;作用
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角度来看,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文学伦理学的提出彻底打破了西方批评话语在我国长时间的霸权地位,进一步拉近了我国文学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文学理论学批评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促进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别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关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浅析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我国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人与人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最具看点的是描述人与人之前的关系,文学作品是人创作的同时也是描述人的,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要体现作品的丰满度,必定要汇集各种形态的人物,文学作品只要洞悉人的本质问题,通过揭示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将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那么在研究人与人之前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以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雷雨》为研究对象。《红楼梦》中涉及人物非常广泛,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为核心,以宝黛的悲惨爱情为线索,将大观园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得活灵活现,在《红楼梦》有两条明显的伦理线,其一是宝黛爱情,其二是大家族逐渐走向消亡,作者在这两条伦理线上又牵出更多伦理结。在处理不同人物关系的过程中,作者注重采用不同的手法,例如在描述黛玉与其他人之前的关系时采用直接语言表达,在描述王熙凤与其他之间的关系时是采用侧面衬托的方式,同时在梳理人物关系的过程中又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要求渗透到文学作品中,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相比较于《红楼梦》,《雷雨》中涉及到的人物就比较少,但是人物关系却更加复杂和紧张,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表达也更加明显,曹禺先生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那种大家族伦理血缘之间的矛盾和冲击剖析的非常深刻,展示的是一幕人生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作品中将父子、夫妻、朋友、情侣、兄弟之前的关系刻画得非常极致,似乎随时随地都能够爆发出更大的矛盾和争吵,专制伪善的封建家长,热情单纯的热血少年,被情爱打击失心疯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却同时犯下更大罪孽的少爷,背负着身世、家族的秘密,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全面爆发出来,但是又害怕爆发出来之后将所有的关系全部打乱,将所有的希望全部打碎。在矛盾与现实不断激化的过程中,读者跟随着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变化也在不断思考这剧中人物伦理关系,并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人文精神构建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一切的总和,在文学作品中不仅要反映个体与社会关系,同时也会分析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也影响着人与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关系,在本文研究中,笔者选择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人与社会关系进行探讨。在《水浒传》中,作者通过描写不同人物性格反映北宋年间社会现实,在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宋江、林冲、武松等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分别代表着不同类型人物,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那么仇视整个社会,也曾满怀热情的投身于社会建设中,但却换来社会的抛弃,与其说遭到社会的抛弃还不如说是遭到执政者的抛弃,因为在那个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中,执政者就是社会的代表,就是主宰人民命运的关键。在阅读和学习这部文学作品时,我们以伦理批评的角度对这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伦理关系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执政者不能站在人民的角度发展国家实力,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从宋江等人起义失败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性格对人生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构建中要不断吸取和总结过去丰富的经验,将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现出来的社会与人关系正确处理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不断促进文明社会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人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自然条件支撑,人类不可能有现代这种程度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分离的过程中,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要注重保护自然,确保孕育我们生命的自然不受到破坏。那么在人类不断利用、改造自然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很多学者都对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老人与海》是具有各自特点的几部作品。《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人类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微弱,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以及毅力不会因此而消退,反而不断激发人类奋斗的激情和决心。在人类与自然对抗过程中,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神”上,期望可以借助神力战胜自然,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古代人们在没有高科技情况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即便是在现在,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纷纷应用到自然开发中,却给人类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即便我们拥有高科技又能怎样,依然无法阻止地震对人类家园的破坏,依然无法阻止海啸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我们在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反思人类自己的行为,从批判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老人与海》是国外比较著名的一部作品,它对于人文精神构建的影响在于文学作品中将人类的力量描述的非常微弱,但是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认识到既要尊重自然的力量,依靠自然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同时还要不断与大自然不和谐力量进行抗衡,不被自然灾难所击垮。而这对于我们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来说具有借鉴的意义,我们要懂得从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索取资源,同时也要注重回馈,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的关键。
四、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内在关系分析,在文学作品中是通过人物性格变化、思想意识等方面描述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不同性格影响会产生兴奋、快乐、悲伤、忧郁、愤怒等不同情绪,而有的人可以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变化,而有些人容易受到自身情绪控制,这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我关系过程中采取不同方式导致的结果。本文将以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为研究对象。《边城》讲述的是农家女孩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赞美和歌颂,但是在这段爱情故事发展过程中,傩送大哥的出现、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女主家庭变故,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成熟起来,每个人都在不断完善自我,每个人都能够从生活小事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从而成长为善良、乐观、老实、重义轻利的好青年。尤其是男主傩送的成长变化是最为明显的,他在初识翠翠的时候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在面对哥哥同样喜欢翠翠的事实面前选择压抑内心真实的想法,成全自己的哥哥,这种大义和善良是需要自我争斗才能逐渐养成,同时也促使傩送不断蜕变和美化。在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应该发扬个人乐于奉献的精神,要乐于牺牲个人利益换来集体利益,进而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结语
在对文学理论学批评与人文精神构建的研究中,我们从人、社会、自然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伦理道德角度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伦理关系进行探讨,希望对和谐社会文明建设有所帮助,促进人文精神构建对人类生活品质提升的作用和价值,集中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振武,朱晓亚.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生与垦拓[J].当代外国文学,2013,02:98-105.
[2]龙云.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9,01:7-15.
[3]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构建[J].外国文学研究,2014,04:14-18.
[4]黄晖,张连桥.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国际学术话语的新建构——“第五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5,06:165-169.
[5]郝丹丹.邝丽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7:113-115
作者:杜润洲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