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讨范文

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讨

摘要: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但关于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却不容乐观,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大部分的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好,但是还有些学生并不重视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具有一定消极影响。因此,需政府和各大高校重视这个问题,结合高校文学教育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推动和实现全国高校全面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校;文学;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或基本技能,还应具备基本素质———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开设文学相关的课程,在提高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学习文学中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仅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关键,也是进入社会之后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质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关键的任务之一,全国各大高校应该不断革新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把高校文学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探究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现状

人文精神是一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形成的认识,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其一,当代市场经济价值观的错误导向,使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向了功利性,错误的导向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方面也就造成了部分缺失;其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人文精神教育的比例只占课程比例极小的一部分,导致大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要性并不重视。另外由于学校的不够重视,导致教师上课没有热情,内容陈旧,形式陈旧,脱离实际生活,因此导致大学生教育不均衡,受到人文素质教育比较少,这久导致一些学生在人文精神上的缺失;其三,高校校园缺乏人文气息,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经常组织和参加一些文化活读一本书,忽视了中华民族遗留下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四,由于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心理素质不高,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无法积极面对和解决,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因此,在高校文学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至关重要。

二、如何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1.重视人文精神培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当代大学生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是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需要基于时代的需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前景的教育计划方案。正确的市场价值观和教育观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脱离生活和学习的功利性,真正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能力学习。另外高校以及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学教育,转变原有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握这个时代的精神,实现大学真正的教育意义,让大学生不仅在大学里能够学到自己专业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合理安排文学教育课程,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在高校教育中,除了汉语言专业需要学量关于文学的专业知识外,其他专业在文学教育方面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只是作为公共必修课学习,课程量较少,忽略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学习和培养,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和改革,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全面素质教育。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合理,科学的安排文学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开设一些文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高校文学教师同样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丰富多彩文学世界展现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经典名著,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校园尽情展示优秀的自己,积极开展和参与一些有助于人文精神培养的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阅读比赛等。另外在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还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面对压力和困难,能够积极面对并解决,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人文精神不仅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的本质体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不仅有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还可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采取相关措施,重视文学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把所学知识贯穿和运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大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邝雪英 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