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范文

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

摘要:

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庸俗化的传播倾向、审丑化的传播内容、缺乏责任等多方面。重构人文精神需要采取对策有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媒介自律、受众积极的意义再创造等。

关键词:

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重构

1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

1.1娱乐化、庸俗化的传播倾向。如某娱乐频道曾推出一档气象播报节目,由美女身着艳装,边秀美腿边配合扭臀舞的“色情报天气”;一些“真人秀”节目掺杂残忍、卑鄙为看点的环节;很多访谈节目常常重点关注隐私问题,让嘉宾当场尴尬,为了获得短信收入故意出低水平的问题等。现在内地的不少传媒为了争取更高的收视率或发行量,不惜以色情、庸俗的内容来吸引观众。大众传播若缺乏“精神的明辨力”,就不可能真正地做到以审美态度去审视和选择。对大众传播而言,常常局限于对审丑这一形式借用,几乎没有对审丑背后所蕴涵的人性进行深刻批判。且当前有些娱乐、选秀节目一味迎合大众以满足人性中隐秘的体验刺激和欲望,使审丑化传播的“负效应”不断放大,背离了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原则。[1]

1.2其“人文”内涵主要是指人类社会运行法则。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人的关注与关怀,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引领受众享受美好情感,实现社会正义、勇气与悲悯。以《东秦百姓》推出了两个典型人物为例,一个是勇救落水少年光荣献身的临渭区官底镇赵家村赵南组农民赵文化;一个是为给村上买自来水管而以身殉职的韩城市东英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作为党报,有责任发现典型、宣传典型,但“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岂不知每一次采访对两位英雄的家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回忆和折磨。引用某总编辑的话,“没有同情和怜悯,以冷酷的态度制作新闻,不但伤害当事人和受众的感情,也有悖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3缺乏责任。作为文化载体,媒体的责任在于通过信息的传播,影响人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识别,以网络流行语为例,13岁的北京小学生张殊凡用一句“很黄很暴力”来形容当前的网络环境,“很黄很暴力”一夜之间成了网络流行语,并被公式化,甚至新华社在一篇关于北京奥运会总结性报道中也套用把“很漂亮很环保”,这一切都是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我的看法是,有时候也忍不住去跟风,应该就此打住,不能走得太远。

2大众传播失范的多方面原因

2.1资本经营者对大众传媒商业化价值的过度开发虚假、侵犯隐私,甚至渲染色情、暴力信息正成为一些大众传媒提高到达率的杀手锏。非理性的信息消费欲望在进入公共的政治领域后,让更多的受众无法对新闻作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资本经营者参与新闻活动,这是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发生转变的一个表征。大众传媒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霸权代码的生产者,其背后隐藏的商业关系、公共关系与权力关系极其复杂。

2.2当前的媒体审判大体有三个特征分别是先入为主、煽情主义、用语不当。这都是非理智化的反映,而优秀的、高质量的新闻是客观、冷静的产物新闻用事实说话记者在报道案件的过程中,只能是依据调查的事实发表评论,而不是轻率地为事实下结论,激情虽然更能打动读者,但带来的往往是误导。2.3受众信息享受主义的蔓延。受众对大众传播的依赖未必尽是为了满足信息消费,他们需要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中同类人的存在方式、个性与价值观念。在这里,大众传播的内容(物质性)对于受众而言已经逊色,而受众在信息传受过程中对大众传播的形式(社会性)给予强烈关注。

3重构基于人文精神的大众传播

3.1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大众传媒“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是在传授双方关系层面上,强调以受众为中心,把人民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落脚处;在传播效果层面上,将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大众媒体传播效果的根本价值尺度,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教化功能。第89届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性新闻金奖“流血伊拉克”的照片,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它们从小处着眼,如棺材中的一个18个月大的小男孩、伊拉克儿童在检查站上恐慌的眼神、美军士兵背后的一个护身符等,从人的主体角度出发,捕捉与伊拉克、美国民众生活都息息相关的瞬间,这样的作品完好是从侧面体现出战争中人生活的凄惨性。

3.2媒介自律。作为媒体机构的自律、作为媒体人的自律、作为媒体产业的自律,三者的自律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功能。[2]在这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媒体自律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独特的价值,值得媒体在传播和谐理念的同时,也下大功夫做好媒体自律这一个重要的方面。

3.3受众积极的意义再创造。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解析了公众对传媒霸权的解码能动性。在他看来,受众完全有可能发挥他解码主动性功能,促使文化产品转化为他所愿意接受的形态。[3]受众如果有意识识别信息并控制自己,完全可以将不良信息解读成符合传播生态需要的信息。

当前传媒商品化趋势日趋明显,但媒介产品不仅在经济层面流通,更是在文化层面流通,正是这点构成了与其他一般物质消费品的区别。大众传播意义的产生过程是受众解读大众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意义的生产不是由大众传播单独完成,必须有受众的参与,由受众与大众传播者共同建构。受众利用大众传播提供的资源在消费中生产出一定的意义。可见,受众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能仅从传播者自身来寻找解决人文精神缺失的办法,还要从受众方面进行考虑,努力探求受众如何解读信息,以及怎样才能使受众正确解读信息,培养受众健康向上的信息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伊川易传》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四库全书》

[2]李维斯(美),纳斯(美)著,卢大川等译.媒体等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1.

[3]丹尼尔•杰•切特罗姆(美).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06.

作者:王宁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