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范文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过于重视学生知识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却重视不足。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的培养目标也随之改变,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在中小学教育体系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严重违背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因此,重视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和隐性课程三个方面探究了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我国教育界对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问题已经讨论多年,培养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进步。虽然任何学科都有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但是各个学科的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科教学是开展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基本路径。

1.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挖掘人文精神课程是各个学科的基本组织形式。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国家教育所要求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特点。[1]因此,需要优化课程内容,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严格的人文和科学界限,让人文精神贯穿于各个学科课程之中。那么,人文精神在课程中究竟该如何呈现呢?笔者认为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各个课程体系都应该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对人文知识应予以同等重视;其次,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采取合适方式进一步拓展完善,进而转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最后,创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尝试打造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建立便于充分结合学校发展情况、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

2.转变教学方式,强化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水平和素质。如果教师具备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人文精神素养,同时还有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单方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严重抹杀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出现厌学等现象。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逐渐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开始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具有探究意愿才是当前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主体地位一旦缺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大幅下降,压抑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学生和教师可以组成“学习共同体”,形成平等对话,尝试使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最后,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展人文精神培养,通过生动直观形象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好奇心。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培养目标,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高质量的学习实践活动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具体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应重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前,有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活动质量却有待商榷。基于此,笔者认为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保证活动质量。

1.读书活动读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人文知识进而提高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学习需要依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学习实践活动的精神熏陶。美国中小学校长对学生课外作业要求不高,但是却要求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读书、写读书笔记。很多美国教育机构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必读20本书,这些书目基本保持不变,既有文学作品也有哲学著作和政治性读物,此外这些书目还要作为考试内容。当前我国对中小学生的读书要求并不高,甚至有些学校没有预留让学生读书的时间,所有安排都用来为学生升学服务。这种缺少人文知识培养的活动导致学生成为考试机器,难以受到人文精神熏陶,导致明辨是非、抵抗虚无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开设高质量的读书活动,大力支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通过读书汇报会、演讲或辩论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社会实践活动潘懋元学者就曾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了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知识转化为素质。”读书活动是为了促进中小学人文知识的学习,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促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进而继承、内化人文精神内涵。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因此,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服务社区和敬老院、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情感升华,进而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具备人文精神意识后只有上升为情感才真正实现了人文精神的内化。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一旦脱离便成了“纸上谈兵”。

三、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熏陶

隐性课程就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如价值、态度、规范、情感、交际技能等,它是相对学校课程体系即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得到熏陶。

1.通过校园文化,重视环境陶冶“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由此可见,对中小学生而言人文精神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熏陶往往具有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进而营造出来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种比较高级层面的约束学生行为的方法,对学生的培养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创设符合时代需求的校园文化,既要保障校园文化的丰富性还要实现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体系,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做好校风建设。作为学校方面要树立良好校风,做好文明建设工作,塑造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感受人文精神。此外,还要做好班风、学风和教风的工作,营造一体化的人文精神氛围;其次,做好校园环境建设。学校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图书室、人文景观等等。环境中蕴涵着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一草一木中都包含着人类对于生活的热爱。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能让学生对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活都能更加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环境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校园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总之,环境能够塑造人,好的环境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2.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受传统教育影响,过于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培养,导致教师成为教书匠、学生成为学习机器。这种教育观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培养意识。转变教师观念、提升培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锻炼,明晰人文精神对中小学生而言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此外,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模仿教师言语和行为。教师如果自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言传身教对中小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潜在的,也是作用比较明显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凸显他们的“人格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和发展特点。除了要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和隐性课程促进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评价制度或体系来监督培养效果。学校应该健全评价机制,把人文精神纳入评价体系之内,不仅仅只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评价体系的制定可以纳入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辅助教师完善评价制度;其次,评价体系的制定要体现评价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改变传统以学习成绩为重心的评价制度,将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最后,评价体系的制定要重过程、轻结果。

人文精神的培养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完全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实现的。学校要重视人文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多途径多策略充分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学校教育离不开学科建设和校园环境的建设,学校教育同样离不开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更离不开所肩负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和形成自我的正确的、积极的情感、人生价值观的使命所在。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基础教育阶段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者:郭家骏 杨乐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