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其机制作出解释,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8为研究工具,对28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人际关系在性别、文理科有差别,而心理健康在性别有区别,相关分析发现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程度之间存在相关联系,回归结果证实可以通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来预测心理健康。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大学生

1研究依据

1.1研究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虚弱和疾病,还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发现深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心理健康[1]。当下大学生正面临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多方面的不适,为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有必要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

1.2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复杂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我们和其他人以不同的人际关系联系着。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具体是指在校期间与其有关的所有关系,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下对人际关系的探索仍是当前海内外研究重点,而国内重点研究人际关系对心理的作用。大学生阶段会伴随着环境、人际的变化使人容易陷入人际关系困扰,我们都知道这种变化会让一个“自然人”演变成一个“社会人”。人们潜意识认为大学生的精神健康症状与学校环境、班级群体、宿舍室友关系满意度具有某种关联,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躯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还有益于提升学习;相反地,不好的人际关系则会导致焦虑、孤独、压抑等心理困扰,甚至产生自杀想法。以往的调查数据显示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面临较多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文献梳理发现以往大量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等都有影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有关,人际交往障碍会导致心理压力产生并影响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是预测心理健康的关键标志,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以上均表明人际关系会直接作用于心理,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缓解孤独感,还能使其收获安全感,帮助其获得归属感、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健康的心理亦有利于个体构建好的人际关系网。一个健康的心理亦能缓解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困扰,更关键的是它还能有效促进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更容易与他人融洽相处,认为个体经过心理辅导训练后,人际关系与训练前相比会有显著改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此次研究探讨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其关系机制来探究如何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改善,故而有必要进行此次研究,希望此次调查研究能对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做进一步解释和证实。

1.3研究假设研究主要了解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系与精神状态的情况,探讨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立足现有研究,本研究假设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此外,根据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现实情况的观察和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假设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和心理状态健康程度之间存在相关联系,假设可以通过人际关系来预测心理健康。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在安徽省某高校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92份,有效问卷283份,发放问卷后再次收集的占总数量的97.33%,能用于数据处理的占96.91%。测试对象共283人,包括男生138人,女生145人;文科122人,理科161人;大一有95人、大二有119人、大三有69人;任职71人,无任职212人。

2.2研究工具

2.2.1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采用申武丹(2007)[2]编制,共有33个条目,其中现实人际关系26条目,包括同学人际、生活人际和师生人际维度,虚拟人际关系等7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得分越低表示关系越好,此次调查中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5。

2.2.2一般健康问卷GHQ-28问卷采用由陈翠、张红静等人(2010)[3]对Goldberg(1979)[4]原始问卷修订后形成的GHQ-28问卷,共28个条目,包括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功能障碍和严重抑郁4个维度。问卷采用Likert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健康,此次调查中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0。

2.3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此次研究采用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因社会赞许性而造成的共同方法偏差。且对调查数据进行检验,依据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的各项指标,未发现此次研究中有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结果与讨论

3.1差异比较结果对研究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发现:师生人际关系在性别上有明显差异,这一结论与王敏等人(2018)[5]的研究结论基本符合。文理科不同的同学在现实人际关系和虚拟人际关系上存在不同,这一结论虽与申武丹(2007)[2]的结论相一致。但虚拟人际关系在有无担任学生干部上有显著不同,其原因可能与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生活在虚幻的网络中有关;躯体症状在性别上有明显区别,这一结论与王敏等人(2018)[5]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不同科别的同学在躯体症状上存在差异,差异不显著。有无担任学生干部在社会功能障碍维度上存在不同,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3.2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各维度相关程度的探究,发现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其中,师生人际关系与躯体症状的相关系数为0.126,与社会功能的相关系数为0.117;虚拟人际关系与社会功能障碍的相关系数为0.265;而两个变量的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处于边缘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证实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整体而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具体而言,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和社会功能障碍维度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师生人际关系维度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心理健康中的社会功能障碍与人际关系中的虚拟人际关系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3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关系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量表与心理健康量表调查结果具有相关的前提上,我们尝试进一步探索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因果关系,以人际关系为因变量,心理健康为预测变量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统计学回归结果显示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行预测,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心理健康,这证实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总结除了生活经验还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即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来推测其心理是否健康,若个体长时间处于比较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导致一定的心理不适。所以当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某种人际关系困扰时,我们要及时寻求方法对其进行调节。如果不能及时调节,势必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是师生人际关系、同学人际关系,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在我们应多注意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维护,这有利于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

4结论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均存在差异,其他人口学上的差异不显著;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呈正相关关系,人际关系能有效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刘美玲,孙萍,孙思敏,张建华,秦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4):566-568.

[2]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3]陈翠.大学生愤怒情绪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王敏,苗灵童,赵慧莉.寄宿制中学生师生关系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7):1078-1080.

作者:谢芳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