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际关系对医学类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分析人际关系对医学类独立学院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自制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现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75份,经SPSS17.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被测者的校外朋友数量、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对象、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频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抑郁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测者的抑郁情绪与对同学的信赖度、与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度、同寝舍友的关系满意度以及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显示出极强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师生沟通交流频率和校外朋友数量对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度对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抑郁情绪;人际关系
抑郁情绪是人们遇到生活挫折、精神压力时自然产生的一种情绪,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其已成为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而且仍有进一步严重的趋势[1]。大学生群体虽然处于生理、心理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但仍不成熟,同时也面临着诸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譬如高昂学费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2];社会对所获文凭的认可度不高;就业压力更加巨大等等。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抑郁情绪的产生与个人人际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本研究将通过对构成人际关系的各个因素的逐条的单因素分析(大学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量、和一般同学间的关系、同寝室舍友相处的融洽程度、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校外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对象、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频率),来研究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卫生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次调查于2014年3月随机选择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现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的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386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及连续重复选项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75份,问卷有效率93.75%。在所有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人数为183人,占调查总数的48.8%,女生人数192人,占调查总数的51.2%。
1.2工具及方法调查问卷共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自制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调查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人际关系调查表从7个因素分别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以此作为进行单因素分析的依据。抑郁自评量表是信效度经过验证的国际通用量表含有20个题目,分四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1965)。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按照中国常模,分界值为53分,即低于53分的为无抑郁情绪,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结果
在375名调查对象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高于53分的共有138人,占总比例的36.8%,其中男生75人,女生63人。按照自制人际关系调查表的7项选项对其抑郁情绪的产生进行单因素分析。
2.1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融入全新集体的生活,以往研究表明[4],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引起人们内心情绪的波动,这时在身边的同学的作用便显得尤为突出。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在校园中拥有值得信赖的同学数量分为三组,分别为:在校园中拥有没有值得信赖的同学;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1~2人;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3人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中没有值得信赖的同学的受访组中,6名受访者全部检测出了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100.0%;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1~2人的受访组中,90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50.0%;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3人以上的受访组中,4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22.2%。经卡方值检验,χ2=41.059,P<0.001,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大学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度大学生活中,同学间的关系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校园人际关系之一[5],也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6]。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与同学间的关系融洽度分为三组,分别为:与同学间相处关系融洽;与同学间相处关系一般;与同学间相处关系恶劣。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同学间相处关系融洽的受访组中,33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21.6%;在与同学间相处关系一般的受访组中,10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6.6%;在与同学间相处关系恶劣的受访组中,3名受访者全部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100.0%。经卡方值检验,χ2=29.412,P值<0.001,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与同学间的关系融洽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对同寝室室友的关系满意度同寝关系是较之同学更为密切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良好的同寝关系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成长。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与同寝室友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分为三组,分别为: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的;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觉一般的;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不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的受访组中,18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14.6%;在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一般的受访组中,90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1.7%;在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不满的受访组中,30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83.3%。经卡方值检验,χ2=61.701,P<0.001,按α=0.05的水准,可以认为同寝室室友的人际关系满意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任何人都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对自身社交能力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社交能力,以往研究表明[6],存在自卑心理、怯懦心理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分为三组,分别为:至今仍对自身的社交能力不自信;曾经对自身的社交能力不自信,现在已经克服;自始至终对自身的社交能力都很自信。调查结果显示,在至今仍对自身的社交能力不自信的受访组中,63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75.0%;在曾经对自身社交能力有过不自信情况的受访组中,75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7.9%;在始终对自身社交能力很自信的受访组中,没有检测出有人存在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检出率为0.0%。经卡方值检验,χ2=106.955,P<0.001,按α=0.05的水准,可以认为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校外朋友数量作为在校大学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校内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而作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的校外人际(校内朋友按人际关系划分归入同学关系组)关系,同样不能被忽视[7]。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校外朋友的不同数量分为四组,分别为:校外朋友数为5个及以下的;校外朋友数为6~10个的;校外朋友数为11~20个的;校外朋友数为21个及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外朋友数为5个及以下的受访组中,3名受访者均检测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00.0%;在校外朋友为6~10个的受访组中,4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7.8%;在校外朋友为11~20个的受访组中,66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4.4%;在校外朋友为21个及以上的受访组中,27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9.1%。经卡方值检验,χ2=5.850,P值=0.119,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校外朋友数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2.6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频率辅导员扮演着在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社会角色,应起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作用[8]。本次调查按照受访者与辅导员沟通交流的频率分为三组,分别为:经常与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每周2次及以上);与辅导员老师交流频率一般(约每2周一次);很少与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每月1次或频率更低)。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常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的受访组中,24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50.0%;在辅导员老师交流频率一般的受访组中,36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1.0%;在很少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的受访组中,78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7.0%。经卡方值检验,χ2=5.436,P=0.066,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与辅导员老师的沟通交流频率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6。2.7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对象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否妥善的对此进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9]。本次调查按照受访者在遇到困难时所选择的求助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向辅导员老师求助的;向同学求助的;向朋友求助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向辅导员求助的受访组中,21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6.7%;在向同学求助的受访组中,105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5.0%;在向朋友求助的受访组中,1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0.0%;经卡方值检验,χ2=2.434,P=0.296,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遇到困难时选择的求助对象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7。
3讨论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方面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方面[10]。考虑到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之中,故而本次调查忽略了亲属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及同事关系等方面的考量,仅对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及师生关系进行调研。从本次调查结果总体上看,属于同学关系的因子项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属于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的因子项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的影响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以往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11],下面我们将对以上三种关系进行逐一分析:
3.1同学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0名受访者表示与同学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占总受访人数的32.0%,而对同寝室间室友关系表示满意的人数仅为105人,占总受访人数的28.0%,突出反映了90后大学生处理同学间关系的能力较差的情况,分析其中原因,大学生群体大多自我意识强烈,考虑自我较多,考虑他人较少,容易因生活小事彼此间产生矛盾[12],如果不能妥善的进行处理,很容易导致产生抑郁情绪[13]。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375名受访者中,有282名受访对象表示对自己处理与同学间的社交关系有过不自信或至今仍无自信,占全部受访者比例的75.2%。也在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的事实,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个隐患[14],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的受访者人数为48人,占总受访人数的12.8%,当遇到困难时选择辅导员老师作为首选求助对象的受访者人数为45人,占总受访人数的12.0%。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组检出中,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频率频繁的受访组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0%,在三组分组中检出率最高;当遇到困难时选择辅导员老师作为首选求助对象的受访组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6.7%,同样在三组分组中检出率最高。随经卡方检验证明,此两项因素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调查数据反映出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即大学生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率不高,而辅导员老师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产生也未产生足够重要的心理干预作用。以往研究成果表明,这一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5]。
3.3朋友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校外朋友数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当遇到困难时选择朋友作为首选求助对象的受访者人数为30人,占总受访人数的8.0%。经过卡方检验,此因子同样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中原因,大学生主要人际关系依然是校园内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校外朋友关系在日常人际关系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使得该因素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16]。
4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现今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6.8%,在主要人际关系中,同学关系因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产生有较为重大的影响作用,而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产生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在今后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应进行有重点的侧重。
作者:赵彬 刘华 张博 朱琳 杨美荣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校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