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交平台人际关系的舆论生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强关系——弱社交”虽然“强关系”比“弱关系”具有更稳定的社会交往,但并非所有“强关系”都具有“强社交”。微信虽然是典型的“强关系”平台,但由于其平台的开放性,使任何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建立某个关系圈,这个关系圈里可能有建立者自己的社会强关系,但被拖入圈子中的成员之间并非都是强关系。例如,A、B是强关系,B、C也是强关系,但A和C可能是强关系,也可能是弱关系。如果是后者的话,由于A出于维系与B“强关系”的考虑,会默认B让C加入到A和B已经建立的“强关系”圈中,这样就会因一些弱关系的加入而“稀释”了原来的强关系成分,随之而来的是交流话题相对谨慎、交流频率有所下降。即使所建立的圈子里的成员都是“强关系”,一些敏感话题也会由于成员之间过于熟悉的原因(如父母与子女在同一个微信朋友圈),出现“强关系——弱社交”现象。
(二)“弱关系——强社交”人的社会交往虽然有强弱之分,但交往范围却与关系强弱成反比。与相对有限的“强关系”不同,社会成员的交往更多发生在“弱关系”群里。在社交平台上,“弱关系”之间虽然联系并不紧密,甚至彼此没有见过面,但由于没有了现实社会成员关系建立在教育程度、社会背景等所谓相似原则的束缚,加之虚拟身份下心里戒备的放松,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强了个体特定情境下的互动程度。在一些因某种共同爱好、共同需求建立的圈子群里,不少群成员为引起他人注意,提升自己在群中的“虚拟地位”,不仅会主动自拍信息、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内容,而且会模仿其他优质用户内容,同时借助与他人主页的链接进行转帖和被转帖,以增加关注度、提升知名度,甚至会将线上社交延伸到线下社交,使原来线上“弱关系”转化为线上线下的“强社交”。
(三)“弱关系——弱社交”虽然六度空间理论表明社会成员可以建立广泛的“弱关系”,但对那些社交时间有限、社交能力不足的社会成员而言,在现实社会中建立较为广泛的“弱关系”并非易事,虚拟社交平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借助社交软件提供的技术支持,随时结识新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例如,借助人人网的好友扩展;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QQ的人脉圈、漂流瓶、附近的群、音乐圈、明星圈、百度贴吧、豆瓣群、相亲APP、歪歪语音、各类网游、手游……建立拓展自己的“弱关系”群。尽管这些“弱关系”之间并不了解对方的社会背景,也没有现实社会关系的真实联系,但并不影响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的虚拟交往。只要能满足彼此之间的好奇心、共同爱好,甚至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的特定需求,就会通过传递信息,进行某个方面的交流。当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交流频率较低,有的在一次接触后也可能再也不联系。
由于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3]因此,媒介形态的变化,对于人际关系的维系、扩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为人们社会关系的媒介之一,社交平台在为人们提供不同人际互动方式的同时,也使舆论生成和扩散具有了“社交化”的特征。
(一)舆论来源主要呈半匿名化方式匿名性是网络人际交往中最突出的特点,它将现实与虚拟隔开,拉平人与人的差异,创造了自由平等的交往情境。虽然社交平台实名信息、匿名信息和半匿名化信息并存。但多数来源属于半匿名化。半匿名化既不同于实名性,也迥异于匿名性,它大抵处于匿名性和实名性之间。舆论传播可能具有明确的来源指向,比如关系圈内用户自我编发的内容以及明确来源地的舆论转发。但也可能只知道转发者是谁而不知道生产者是谁,更不知道其原始来源。这种有转发者而不知生产者的半匿名化舆论,一方面确保了人们社会交往中信息的自由流动;但一方面,由于无法确认信息的真伪,很容易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伪科学盛行,甚至成为一些特定利益组织和集团的话语加油站。
(二)舆论认同与关系圈强弱程度成正比无论是微信、人人网等基于熟人朋友圈的“强关系”平台,还是陌陌、街旁等基于位置服务的“弱关系”平台,用户之间的交往主要以“圈子化”为基础。“强关系”成员由于彼此熟悉、社会背景近似,且多带有相互关注的特性。因此,为使自编、转发信息质量与自己社会身份相适应,对舆论内容的编制、选择、转发的标准会相对较高,也更容易使某个话题获得本圈成员的认同,舆论从这个“强关系”圈扩散到另外“强关系”圈的可能性也更大。而“陌陌”、“街旁”、“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用户都是基于共同兴趣聚集起来的,甚至仅仅是因为一定地理位置而形成的,这类关系圈黏性度不强,彼此关系并不紧密,信任度相对较低,加之成员背景复杂、彼此保持一定的防范心理。因此,自我编制内容较少、转发信息较多,由信息内容引发的话题讨论难以形成,舆论认同度较低,但也会从这个“弱关系”圈扩散到另一个“强关系”圈,并在那个“强关系”圈引发热议且获得更高认同。
(三)舆论生成主要在私密化状态下进行所谓“私密化”的特征,是指普通账号发送的信息,好友可以看到,非好友则完全看不到。例如,用户A与用户B互为好友,用户A与用户C互为好友,但由于B与C不互为好友。因此,B对A对评论或C对A的评论,只有A可以都看到,而C看不到B对A的评论,B也看不到C对A的评论。这样可以确保话题在经过确认且相对封闭的群体内讨论,用户隐私得到严密保护。由于多数社交平台可以通过“发现”、“搜索”等方式添加“弱关系”用户,只要经过相互确认,也能形成非“强关系”但可信任的社交朋友。但无论是何种情况,舆论生成主要在私密化状态下进行,即使已在不同圈子里扩散,但非关系圈成员仍并不知晓。
(四)舆论扩散在强强关系结构中更加快捷社交平台社交圈主要基于社会成员身份、兴趣爱好、特定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彼此之间既有“一对一”封闭式的直线传递,也有基于不同强弱关系圈的一对多的半封闭式互动传播。在“强关系——强社交”结构里,由于成员之间彼此熟悉、背景类似,在这种“高信任感”下,即使是采用一对多的传播,交流互动的频率也同样很高,加之多数情况下,“强关系”成员转发的多是貌似严肃、深刻的舆论,更容易获得圈中用户的热议、认同,加快了圈内观点的整合,缩短了舆论向其他“强关系”圈和“弱关系”圈扩散的时间。
(五)公共账号对社交舆论生成扩散影响日增在以“30秒文化”著称的社交平台上,随时随地的个人所见、所闻、所感都非长篇大论,“加关注”的“跟随者”也往往是“一键转发”,从而使这种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的社交行为带有明显的“傻瓜化”方式。由于大量碎片信息鱼龙混杂,加之一些推手借助诸如人人网、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公共社交平台将一些新闻事件夸张、放大、扭曲,甚至附加煽动性言辞,导致类似信息在不同圈子的转发,使舆论扩散呈现出私密与开放结合、内部扩散与外部裂变同步,对人们的社交认知影响日增。近年来,一些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等违法和不良信息。2015年1月,国家网信办依法关闭的133个这类微信公众账号就是一例。
三、结论
社交平台使用门槛低、成本小,集语音、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多种交流方式于一身,其强大的互动性使用户能够依据社会强弱关系组成不同的社交圈。而舆论来源的半匿名化、舆论生成的私密化等社交结构特征,也为舆论的生成、扩散提供了极好的土壤。在四类人际社交关系结构中,“强关系——强社交”圈有沟通交流频繁、信息扩散快捷、圈内用户活跃等特点,而其中的活跃用户常常在圈内抛出各类话题或转发各类信息,并常常由线上信息交流发展为线下互动活动,舆论生成扩散更加快捷;而在“弱关系——强社交”圈里,虽然圈中成员联系并不紧密,但由于网络社交虚拟身份的现实存在,常常也会为提升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主动推动各类话题讨论,加速舆论的扩散“;弱关系——弱社交”圈虽然活跃度不高,舆论生成相对困难,扩散速度相对较慢,但由于信息鱼龙混杂,大量虚假信息泛滥,加之公共社交平台上一些意见领袖滥用话语权,制造是非、混淆视听,对人们社会认知影响很大,给社交平台舆论的正面引导带来很大困难。显然,作为新的技术手段,社交平台为政府等职能部门管理和引导舆论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而有针对性的做好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澄清、舆论引导工作,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
作者:吴一夫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