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益性文化对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李蕾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重庆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步由日常的物质保障需求渐扩延伸至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而衍生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文化”。它是一种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繁荣群众文化,则成为广大群文工作者们责无旁贷的重任与使命。
一、群众文化服务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突显,如何解决满足人民群众这一迫切需求被逐步提上日程,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已成为改善民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更进一步把群众文化服务纳入了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
(一)群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涵盖了政府文化工作的众多方面,包括群众文化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博物馆服务系统、广播电视村村通服务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化服务系统等。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源地之一,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世界各地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在我国,群众文化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文化价值的服务系统,从而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遵循公益性原则是群众文化未来发展主方向
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本原的集中表现,是群众文化的第一要素,是群众文化的动力与前提,也同样决定了群众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群众文化的客观需求是广泛的、多样的、不断发展的,而当这种需求处于自在状态时,会产生盲目性和从众性。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如何对群众文化需求进行正确、积极、进步的诱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群文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公益性,是群众文化的基本属性。在我国,群众文化是一种群众的社会文化公益事业,它是政府为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而设立的,无偿服务或低廉收费是它的主要提供方式。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是走事业化发展道路,还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或是走产业与事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讨论,群众文化曾出现过“有偿服务”的服务模式。如今,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前提下,群众文化必须迅速转变“有偿服务”的发展模式,走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道路,在“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四位一体中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基于此,遵循公益性原则,推行“免费服务”的发展模式将是群众文化未来发展的主方向。
公益性文化品牌是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城乡文化品位,提高公众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公益性文化品牌的创建与完善,对加快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优化人文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已陆续创建一批知名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成为展示先进文化的平台,代表地方形象的名片,推动群众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重庆市江北区打造的“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旨,以文化广场为载体,组织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展演和比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品牌意识引导江北区广场文化“蝶变”
品牌意识,引导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商业领域里,推出著名的商业品牌,将直接作用于物质财富的量变;同样,在文化领域里,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将作用人们思想情感潜移默化的质变。在重庆市江北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完全引导了江北区广场文化的“蝶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江北区区委、区政府顺应民心,在观音桥步行街开辟了文化广场,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搭建起一个平台,二十多年来,广场上的文化活动,日益成为市民最活跃的娱乐休闲方式。多姿多彩的先进文化传播和商业文化、体育文化、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彰显了独特的都市文化。
随着对品牌意识的认识不断加深,江北区委、区政府积极打造独具江北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广场文化活动的素质和品位,确保广场活动长盛不衰,以满足人民群众求新求变的文化需求。自2009年6月,“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正式命名以来,已持续开展170场,“风雨无阻,不见不散”,上万人次登台演出,观众达200万人次,引起国家文化部及中央电视台的深切关注。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中,该活动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奖”。
(一)坚持群众参与和良性互动相结合
自2009年6月,江北区对“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活动进行正式命名,这一“政府埋单,人民受益,文化馆实施”的民心工程开始启动,“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成为了市民群众的活动阵地。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坚持表演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群众性,并注重表演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互动,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如近几年举办的江北区首届“我爱我家”家庭才艺大赛、两届江北区“阳光宝贝”少儿才艺大赛、2012年江北区广场舞蹈大赛等主题赛事,群众参与表演或观看者,上千上万人次,场场爆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展示出和谐社会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坚持健康向上和弘扬主旋律相结合
“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活动以宣传先进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歌颂祖国进步、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展示平台。活动遵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情感向上的格调,有利于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娱乐休闲的品位等,倡导观音桥文化广场的内容和形式,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热烈氛围,突出亮点,彰显特色,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好评,真正成为了江北区最贴近群众、最深入社会、最生动直接的展示江北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平台。
(三)坚持人才培育和创造精品相结合
“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活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也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和专业人才。版画《岁月》、舞蹈《望夫石》《三峡儿女情》《猴趣》等多件作品,喜获国家级“群星奖”和省市级大奖;一些参与观音桥广场文化活动的文艺骨干,走进了专业文艺团体;一些在广场演出中深受观众喜爱的以江北文化、重庆特色打造的原创舞蹈节目《舞动江北》《绚丽江北》等,还走上了上海世博会重庆展厅的舞台;一些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颇有知名度的艺术家,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登台表演,有的挥毫书画,“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再度成为知名艺术家们与人民群众共娱共乐的平台。
三、“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融合
创新是发展之本。对于一个彰显特色的文化品牌来说,“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的发展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融合,以创新的理论拓宽思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一)以机制创新增强广场文化的凝聚力
“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群众性参与活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急需完善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广场文化活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宣传、文化、公安等部门按照江北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统筹、组织、协调。区委常委、分管副区长和宣传部长亲自参与组织策划,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协调和沟通,按职责共同开展工作,形成统一力量,确保了广场文化活动的长盛不衰。
(二)以形式创新扩大广场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活动形式,是文化活动内容的载体,是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直接作用于群众的审美认知。二十多年来,江北区文化馆一直力求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对于“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这一文化品牌,通过开展歌咏比赛、舞蹈大赛、故事演讲、美术书法摄影展、戏剧专场、科普环保图片、民间文艺游行、专题文艺晚会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方面多层次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三)以内容创新提高广场文化的创造力
广场文化活动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人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只有在活动内容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广场文化产生影响力、亲和力、兼容性及参与性,才能发挥出群众文化服务的社会功能。在广场文化活动内容的创新上,江北区文化馆的群文工作者们意识到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同社会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文艺展演、娱乐休闲、艺术传授和参与游戏等方面。“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的活动主题,充分考虑季节转换及传统节假日的特点,每年策划几个大主题,每月策划几个小主题,推陈出新,赋予新意,做到月月主题多样,周周节目精彩。
四、以公益性文化品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在公益性文化品牌的创建、维护和完善过程中,除了选取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立足点外,还应坚持鲜明性、创新性、先进性等三个原则。
(一)以特色鲜明的公益性文化品牌彰显地域文化
做大做响公益性文化品牌,应不断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并进行推广,使之具有鲜明的特色特点,独树一帜。“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注重江北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贴近江北群众的生活,描摹江北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江北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喜人成绩,打造一张彰显独特魅力的江北文化名片。
(二)以与时俱进的公益性文化品牌展现时代文化
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公益性文化品牌也要与之相应,不断创新。“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从多元化发展的文化需求中做好定位,把握时势,贴近群众,做好江北文化的资源整合,推动江北文化不断创新。
(三)以思想先进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推进社会文化
公益性文化品牌,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先进方向。作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品牌,它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弘扬主旋律,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与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综上,公益性文化品牌,为彰显本土区域文化特色,展示新时代文化建设成就,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自育;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对我国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