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作用下的企业文化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形成于美国。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狄尔(TerrenceDeal)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Allan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诞生。企业文化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学说,是科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的作用,在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引领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企业文化传入我国,并且陆续在我国传播媒介上出现各种介绍、研究企业文化的文章,“企业文化”这时才逐渐引起我国的理论研究界与企业人士的关注,并不断升温,从此,我国出现了企业文化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生长点。这与当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企业逐步从垄断走向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我国企业在逐渐探索的企业文化这一理念的过程中,真正实践成功的案例还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与国外企业几十年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相比较,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还处在探索阶段,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研究,并努力通过不断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企业带来了预期效益,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任何企业文化如果不能与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就很难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纵观近20余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存在着偏重于对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借鉴,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挖掘和提炼的问题。很多企业只是照搬照抄西方的企业文化,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味照搬照套,而脱离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致使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3.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归根结底仍然是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观念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中国,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和欧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在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备受推崇,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前总理李光耀曾表示:新加坡是靠继承和发扬儒学文化、孔子思想,才达到今天的富强。中国传统《孙子兵法》等一系列战争思想,也在韩国企业受到热烈追捧,他们把市场竞争当作军事战争,以军事思想来指导企业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韩国企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思想,在日本企业中广为信奉,成为日本企业发展的精神源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的企业要建设企业文化,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传统文化的智慧,创造由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4.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企业文化
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汲取传统文化文化精华,将优秀传统企业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文化相融合,促进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我们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础,以“礼”和“乐”为核心,以“和”为目标,全方位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一是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基石。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很多先贤也都注重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中,就讲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荀子﹒王制》中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就十分盛行。这些文化,被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后,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比如在日本,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运用孟子“民为贵”的思想,通过建立“盈利分红”、“终身雇佣制”等制度,员工的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得到极大增强。“以人为本”,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要以人为核心,尊重发挥人才的作用,积极为人才培养的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样,企业才更具有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才更具有持续性,更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大繁荣。二是要以“礼”和“乐”为核心,打造企业文化灵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是其代表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十分重视“礼”和“乐”的重要作用,他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多有不满,一生致力于回复西周时期的礼乐时代。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值得孔子如此推崇。据史料记载,在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道,引起民怨沸腾。周武然举旗伐纣,一举灭商,建立周朝。然而当时万物萧条,百废待兴。面对如此社会局面,为了安定天下,周公通过制定典章制度,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用“乐”来提升人们的修养,改变自己的行为,有效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华夏民族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明白了“礼”和“乐”的来历,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传统文化对当前我们建设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把“礼”视为制度建设,把“乐”当作文化建设,并将二者相互融合,把“礼”与“乐”的基本原理转化为“严管”与“厚爱”的操作方式,一方面不断加强加强企业自身制度建设,规范员工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关心员工的成长和成才,为员工发展创造条件,让员工在企业工作中不断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怀,逐步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整个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将会不断增强。三是要以“和”为目标,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和”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传统与企业文化的内核和联结点,构建和谐企业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和”又是其核心。早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就有了“和”的概念,后来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印章了这一点。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的概念更加普遍,当时很多先贤都经常用“和”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最出名的莫过于孔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及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中也曾提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说明在当时儒家圣贤已对“和”的理念十分推崇。其实,我们古人所说的“和”并不是是非不分,毫无原则的苟同,他们还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认为“和”其实是由不同内容、不同要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对我们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而言,领悟传统文化的“和”实质,就是要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和谐企业,不断实现员工、部门、软硬、远近、内外、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的和谐统一体,最终达到员工身心和谐、员工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取向和谐的目标。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
5.小结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要通过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现代企业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缝对接,使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中,构建有中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进步,努力把中国企业培育成为由中国特色、有世界眼光的现代化优秀企业,并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张钰祥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