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文化与职校文学的整合分析范文

企业文化与职校文学的整合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文化与职校文学的整合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与职校文学的整合分析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中指出的无论是2011届高职毕业生低就业群体、离职问题,还是2007届毕业生雇主数、培训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能适应企业的文化所致,即高职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对称。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加强企业文化与职校园文化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看。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毕业生?根据一份《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调查报告》,其中企业对毕业生品质的要求如下。2010年7月,浙江外国语学院做了一次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52.5%企业认为“职业素质”首当其冲。2011年暑期,华南理工大学学子也做了一次大学就业的调查。调研发现,学生、学校对就业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现象。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更注重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根据以上的调查可以得出,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对于毕业生关注更多的是其素质品质,说到底就是毕业生的素质品质是否与其企业文化相吻合。如果毕业生的素质品质与其企业文化相吻、相适应那是企业最受欢迎的,这说明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学生教育培养之中、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之中对高职生就业是多么的重要。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职生就业现状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角度都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矛盾的点金石,是高职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内在要求。那么,从高职生就业角度出发,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对高职生就业的价值具体有哪些呢?第一、激发高职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就业做好知识储备。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松懈、纪律涣散,认为教师的说教、课本的知识对它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有对高职生调查显示:当问到对“知识无用论”这句话的赞同度时,总共有398人作答,182人非常赞同,所占比例为45.7%,39人非常不赞成,所占比例仅为9.8%。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状况,主要还是在于学生未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他们还没有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就是效益,就是财富。现代企业的发展其实就是智力不断物化的过程,知识正在成为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源泉。知识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开发诸方面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已成为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如果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元素,或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体会职业人生存的不易,奋斗的艰难。使他们认识到拥有一定的“职业知识”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成人成才的前提,是奉献家人和贡献社会的保障。当高职生体会到这些时,必然会改他们对知识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计划的对高职生施之影响,这对提高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说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激发高职生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珍惜学习机会,调动高职生对知识渴望的内在动机,为他们就业做好知识准备。第二、培养高职生良好品质,塑造美丽心灵,为就业奠定素质基础。

综合素质是企业用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从上面的各调查结果看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企业核心文化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受到企业青睐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将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对学生潜移默化,这对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对其就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任何企业一个都是有许多的人、部门、生产流水线等组成,只有各个子系统协调运转才会产生最大效益,所以,现在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其核心是协同合作,全体成员要有向心力、凝聚力,进而保证企业的高效率运转。而高职校园的很多学生由于收到家庭和社会各因素的影响恰恰缺少团队意识,所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企业文化核心内容之一。企业员工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企业的主人,要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不能只想索取。而应该有奉献精神、责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无疑能有助于高职生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加强。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企业的员工们往往为了一个产品的研制而长期加班加点,吃住在企业,废寝忘食,这是一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品质的体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实干精神、吃苦精神。现在高职校园里,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吃过苦,也没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诚信品质。当今的企业说到底都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有的本身就是服务性的企业,有的虽然看起来是生产性的企业,但是生产的产品最终还是服务于客户,所以说服务意识是企业任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是基本素质。服务的过程其实人与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有诚实守信。所以企业文化进高职校园对高职生服务意识和诚信品质的培养作用明显。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企业里表现更为明显,企业与企业之间要竞争,企业与其他部门单位要竞争,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充满竞争,企业只有在竞争才能发展,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当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时,学生对竞争这一点肯定感触很深,竞争意识也在他们大脑中扎根。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生命不竭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生需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了解企业特别是那些重视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企业,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素质。高职校园文化应该积极与企业文化实现无缝对接,让高职生逐渐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为提高高职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基础。

第三,提升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高职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适应企业,除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外,掌握一定的技能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它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呢?仅靠学校的课程教学,实训实验的操作肯定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提升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走进企业,走进生产线,实地动手操作,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职生的职业能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也的确是这样做的,纷纷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来提高学生的技能。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实现了校企零距离的对接,达到了校企文化互融互动,找到了新世纪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携手,共育人才”最佳途径。“走出去”就是学生直接进入企业,与企业员工一起走进工作岗位,实地操作。“请进来”就是高职院校把企业引进学校,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进校园等于进工厂,进教室等于进车间。“进出”结合使高职生掌握必需的基本操作技术,获得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最终达到“用得上,上手快”的效果。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高职生增加了接触企业生产现场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念、文化特点、行业和职业特性,能使高职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方案,从而利于高职学生又快又好的择业。高职生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又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必然有助于他们顺利的走向社会,融入企业,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质量。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要让企业文化进校园!”简单语言说出了真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突出了高职生“职业性格”和“职业品质”的培养,使人才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高职生向职业人的转化,有利于毕业生尽早适应企业都需要,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高职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作者:陈周付赵艳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