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女性主义福利思想对完善福利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解决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国于2013—2016年相继实施了“单独二胎”与“全面二胎”的生育政策,旨在增加生育率,但是二胎政策似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生育热潮。究其背后,二胎政策给女性带来的职业、家庭经济与生活压力、生育权保障方面的挑战是导致女性生育意愿的下降是重要的原因。女性主义福利思想倡导维护女性的权利,改善妇女处境,对于理解与女性有关的福利议题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福利思想角度出发去探讨在我国二胎背景下完善女性福利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二胎政策;女性主义福利思想;生育保障制度
一、二胎政策背景与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为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大力鼓励生育,人口急剧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庞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社会压力也随之显现。为缓解人口给社会带来的发展压力,我国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城乡家庭中涌现出大量的独生子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等。为此中央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鼓励独生子女家庭生育二孩,但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生育高潮,风笑天曾对五大城市“双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进行研究后发现,超过60%的“双独夫妇”依旧只愿生育一个孩子。在“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现实条件下,政府于2015年底又启动了“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但似乎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出生的人口数为1786万,而2017年下降了63万人,新出生人口数仅为1723万,而根据国家卫计委针对2017—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的预测(见表1),我国2017年出生的人口数显著低于预测人口数。综上可知,在“全面二孩”政策实行的两年时间内,人口出生数远远低于预期效果。生育政策遇冷的背后也折射出二胎政策对女性带来的挑战,在当前的社会政策环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提升与女性相关的福利以解决二胎政策对女性的挑战,对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极具重要意义。
二、二胎政策对女性的挑战
究其背后,二胎政策给女性带来的挑战是导致二胎政策遇冷的重要原因,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一)加剧女性就业劣势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是针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仍未有明确定义,这便导致了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变成了合乎情理的事情。二胎政策的实行将对妇女劳动参与的影响凸显,用人单位更青睐于男性应聘者。另一方面,育龄女性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她们在职业中的作用表现突出。由于生育二胎而导致的休假可能会丧失事业上升机会,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所以,二胎给女性工作带来的种种“隐形劣势”会使很多女性放弃生育二胎的机会。
(二)家庭经济与劳务压力在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当今二胎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使得很多家庭结构从“四二一”向“四二二”转型,加剧女性在养老和育儿方面的双重经济压力。另外,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影响下,女性在家庭中往往包揽大量家务,二胎出生以后会使女性的家务劳动负担加重,难以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压力,致使女性面临更大的家务压力。
(三)女性生育权保障问题在中国“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下,部分家庭渴求生育男孩以传宗接代,女性则往往被当做“生育工具”,生育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凤笑天(2016)在对12个城市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调查后发现,希望有个儿子常常是首胎为女孩的育龄夫妇决定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些生育行为并不是出自女性本身自愿的,全面二胎的实行使偏远落后地区的女性生育权更容易受到侵犯,生育权得不到保障就容易产生女性对生育的抵触心理,进而降低生育意愿。
三、女性主义福利思想
针对二胎政策对女性带来的挑战,主张维护女性权益的女性主义福利思想可以为完善我国女性福利提供很好的借鉴。
(一)女性主义福利思想渊源女性主义在当代泛指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社会思潮及女权主义运动。从历史发展的脉络看,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某种社会运动或政治运动紧密相连,女性主义也不例外,其运动和思潮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争取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解决女性就业问题。20世纪60年代晚期,波多娃的《第二性》拉开了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序幕,关注领域从政治权利扩大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后现代女性主义逐渐形成,但这次运动由于忽视妇女的解放实践,实际影响有限。女性主义运动站在女性立场,力求为女性争取到更多的权益和平等机会,推动了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对女性群体的关注。
(二)女性主义福利思想的主要流派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liberalfeminism)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拥有悠久的理论内涵,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女性主义保持着紧密联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旨在消除广大女性在就业、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认为女性缺乏公平竞争与受教育平等的机会是导致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该学派的理论者尤其强调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问题,认为女性的家务劳动应该成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这一思想为福利国家实施女性权益保障政策提供了思想基础,影响深远。2.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feminism)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资本主义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是在经济关系还是家庭关系中,女性始终是处于一种附属地位,没有独立的经济权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更加深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依从地位的属性,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革,因此,应该明确家务劳动的性质,妇女作为个人应该接受社会保障津贴以及特殊的性别保护。3.激进主义女性主义(radicalfeminism)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待女性的社会地位,认为妇女是被男性反对和压迫的群体,压迫的根源来自于男性的生理本性,是父权制的结果。因此,女性必须自我组织,通过女性服务女性的方式,对性压迫进行反抗。此外,还要在社会福利机构中开展针对女性群体的特殊服务,如建立女性避难所等。
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社会政策与福利必须有效回应女性的需求,在我国全面二胎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主义福利思想对完善女性福利、维护女性权益,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一)肯定女性的家务劳动价值生育与家务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面二胎开放以后,女性面临的家务劳动更加繁重,育儿的重担还会使一部分女性放弃原先的工作而全职投入到家务劳动中。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家务劳动似乎被当做女性的天职任务,妇女要任劳任怨的无偿为家庭服务,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导致了女性的劣势家庭地位。为此,借鉴女性主义的福利思想,社会应该肯定女性家务劳动价值,将女性的家务劳动与市场范畴内的工作作同等价值的看待,国家应该主动承担起责任,不应把家庭照顾只当做私人领域的事情。同时完善家庭妇女的养老保障政策,政府主动扮演“雇主”的角色,使得妇女在老年时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保障女性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隐性的性别歧视往往也会使得想生育二胎的女性望而却步。生育并非只是女性的个人责任,国家、社会、用人单位都应该为社会发展、生命的延续承担一定责任。基于女性主义的福利思想,首先国家应该从法律层面明确“性别歧视”的界定,加大对性别歧视用人单位的查处力度,为女性自愿生育营造友善的市场与社会环境政策。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职工生育补贴,保障企业在生产效益与职工生育之间保持利益平衡。1993年,挪威要求男性陪产假的时间匹配女性产假的长度,以抵消雇主对录用男性职工的偏好,这一政策使挪威女性就业率在欧洲名列前茅。一些欧洲国家陪产假制度的成功,不仅给男性提供了更多的育儿时间,还创造了一种父母平等概念的文化赞许性。我国也可以借鉴挪威的做法,在生育保障制度中加入男性陪产假的条例,既可以使男性在妻子生产期间给予更多陪护,也可以平衡男女生育的社会负担,为男女均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工作与家庭平衡的有序道路。
(三)完善儿童看护福利瑞典、芬兰等国家在促进妇女积极就业的同时也为儿童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女性主义福利思想也主张关注儿童的福利。在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产假结束至孩子入园的期间内,很多育儿家庭普遍面临儿童看护问题,为此政府可以对于双职工家庭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提供一定家庭看护津贴,并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托育服务,加强市场监管,把部分幼儿的看护任务让渡给市场去做。同时政府还应提升幼儿园服务的社会性与公益性,以应对二胎政策带来的入园压力,平衡好女性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减轻妇女的生育负担。新加坡鼓励三代人生活的政策主张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祖父母承担一部分照顾孩子的责任,不仅增加了成年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还对孩子的成长环境颇有益处,为此,我国可以通过购房优惠政策来促进三代人的居住。
(四)健全生育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健全生育保障制度,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切实保护好女性的生育权,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当地政府规定的生育福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产假)一致并落实到位,严格查处损害妇女生育保障权益的行为。同时扩大生育保障制度的覆盖人群,努力实现育龄妇女生育保障制度全覆盖,并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哺乳室,保障哺乳时间等,为妇幼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2010(05):58-66+188.
[2]肖可.二胎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07):281.
[3]胡琦,周端明.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104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J].管理学刊,2016(04):31-37.
[4]风笑天,李芬.生不生二孩?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生育抉择及影响因素[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94-101.
[5]范斌.福利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钱宁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谭永.论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婚姻观[J].理论月刊,2011(05):102-104.
[8]章立明.西方女性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评述[J].学术论坛,2016(02):106-111.
作者:陈艺华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