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青年女性腰椎骨密度与体脂分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女性骨密度峰值阶段腰椎骨密度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探讨青年女性瘦身与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一组25~35岁的女性志愿者,采集每位志愿者的一般信息(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hipratio,WHR)。依据BMI将其分为两组,瘦型(BMI<21.4)和胖型(BMI≥21.4)。利用Midwayspro定量CT(QCT)分析系统,测量脐水平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fatarea,VFA)、腹壁脂肪面积(subcutaneousfatarea,SFA)、腰椎2~4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计算腹脂比(VF/SF)及腰椎平均BMD(vBMD)。两组间体脂参数、vBMD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vBMD与体脂参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纳入共计95名志愿者,其中瘦型43名,胖型52名。两组间VFA、S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3;两组间腰臀比、VF/SF、vBMD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青年女性腰椎vBMD与VF/SF呈显著性相关(r=0.381,P=0.034)。结论女性腰椎峰值骨密度与BMI、腰围、臀围、VFA、SFA不具有相关性,与腹脂比(VF/SF)显著相关。青年女性科学瘦身不会降低机体骨密度储备。
关键词:青年女性;瘦身;骨质疏松;骨密度;定量
CT峰值骨密度(peakbonemass,PBM)是人的一生中骨质生长期获得的最大矿物质含量,在25岁至35岁左右达到高峰。研究表明[1-2],PBM反映了人体骨矿物质含量的最大储备,其数值可以预测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人群的PBM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策略之一。部分研究[3]指出,低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是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亦有研究[4-5]指出女性高脂肪含量及高瘦组织指数对腰椎骨密度具有正面影响。本研究纳入一组25~35岁的青年女性,研究其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BMI、体脂分布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当前青年女性积极瘦身是否会降低机体的骨密度储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一般信息
研究对象为青年女性志愿者,纳入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女性,年龄25~35岁。排除标准:近3年有骨折史;父母髋关节有骨折史;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服用史;患有I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营养不良、甲亢等疾病;有酗酒等不良习惯。采集每位志愿者的一般信息(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BMI和腰臀比(waist-hipratio,WHR),依据BMI将其分为两组,瘦型(BMI<21.4)和胖型(BMI≥21.4)。纳入共计95名志愿者,其中瘦型43名,胖型52名,两组年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腰椎骨密度及腹部脂肪面积的测定
采用Midwayspro定量CT(QCT)分析系统进行测定。CT设备为Philips公司64层螺旋CT机,采用Midways5样本固体体模进行校对,固定床高110mm,固定扫描条件120KV/150mA,FOV=500,重建层厚1mm,层距1mm;扫描范围为胸12~腰5椎体水平。扫描数据导入MidwaysproQCT分析软件,分别测量腰2、腰3、腰4椎体的骨密度(BMD2、BMD3、BMD4),并计算腰椎平均骨密度(vBMD);测量脐水平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fatarea,VFA)和腹壁脂肪面积(subcutaneousfatarea,SFA),并计算出二者比值(VF/SF)。
1.3统计与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纳入本研究受试者的vBMD与西安周边地区女性PBM的比较采用u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vBMD与体脂参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均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95名志愿者的腰椎vBMD范围为122.04~232.61mg/cm3,平均(160.97±25.10)mg/cm3,与李朝文等[6]报道的陕西咸阳地区女性腰椎PBM(165.30±22.49)mg/cm3比较无明显差异(P=0.379)。两组在VFA、SFA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3、0.003;两组WHR、VF/SF及腰椎骨密度比较无显著差异(表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青年女性腰椎vBMD与VF/SF呈显著性相关(r=0.381,P=0.034),见表2。
3讨论
女性腰椎骨密度在25~35岁左右达到峰值,其反映了人一生中骨质生长期获得的最大矿物质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不断丢失,骨密度亦逐渐减低。影响PBM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原因、内分泌失调、营养失调、儿童慢性疾病等[7-8]。本研究纳入处于该年龄阶段的青年女性志愿者,检测到其腰椎平均骨密度为(160.97±25.10)mg/cm3,与文献报道的陕西咸阳地区女性腰椎PBM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该组女性的腰椎vBMD代表了其PBM,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生长期获得的最大骨密度储备。对于青年女性而言,如何科学瘦身和提高PBM储备似乎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肥胖和骨质疏松之间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部分学者[9-10]推测可能在不同体脂比例条件下,体脂与骨量形成呈现不同的关联。笔者的研究似乎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两组形体指标完全不同的青年女性,其腰椎vBMD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腰椎vBMD只与腹部脂肪分布比例(VF/SF)相关,与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及内脏脂肪面积不具有相关性,表明形体特征并不是青年女性腰椎骨密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身体状况及生活习惯的差异,这一结果并不难于理解。多数研究[11-12]指出,绝经后妇女保持足够的体重对于减少骨质流失的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一方面,老年人运动量普遍减少,低体重或BMI会更多的受到营养水平及疾病状况的影响,继而不同程度的影响骨骼中钙质的沉积;另一方面,体重增加有利于骨骼应力的增加,有利于维持骨密度以及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青年女性而言,瘦身应更加注重形体塑造,而不是单一的减少体重,瘦身的方式主要为饮食控制和运动,在减少体内脂肪聚集的同时,通过运动促进体内的脂肪转化,增加肌肉含量。运动能够使机体及骨骼的负荷增加,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瘦素等细胞因子,调节成骨细胞的代谢,促进钙质的沉积[2,13]。腹内脂肪是一个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素,其含量的增高往往与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相关[14]。本研究显示,青年女性的腰椎vBMD与VFS、SFA的绝对量不具有相关性,腹部脂肪分布(VF/SF)才是vBMD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于青年女性而言,是一个有利的结果。瘦身可以减少腹部脂肪含量,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方式对体脂的减少,特别是腹部脂肪的减少效果不同,高强度的间歇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体脂含量,对减少腹部内脏脂肪含量亦有明显的效果。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具有更好的瘦身效果,但是对减少腹部内脏脂肪含量作用有限[15]。Friedlander等[16]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中等强度的重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的联合方案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有益于脊柱、髋部的BMD。以此为依据,只要选择合理的瘦身方式,塑造体型和预防骨质疏松将不再冲突。总之,通过此次研究可以让青年女性能够更加乐观的面对瘦身和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没有考虑饮食结构、职业、体力劳动强度以及瘦体质成分等因素对人体BMD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会进行相关纵向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以上观点。
作者:刘正华 张玉婷 常荣 朱名 姜永宏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