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调查范文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调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调查

[摘要]

通过对文山州坝保壮族彝族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和分析该村的村民文化需求和文化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民族特点,提出适合该地文化需求与发展建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文山;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调查

1坝保村概况

坝保村,土地面积18.18km2,海拔1350.00m,年平均气温18.00℃。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6户,有乡村人口376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6.8hm2,人均耕地0.084hm2,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620.67hm2,其中经济林果地6.67hm2,人均经济林果地53.36m2,主要种植李子、桃子、梨等经济林果;其它面积37.13hm2。2009年以来,当地实施新农村建设,国家给予每户补助1.5万元,兑为彩瓦和红砖,村民的危房基本得到全面翻新。村委会16个自然村的道路在2013年底实现全面硬化,现有一个村小组的道路尚在规划中,有望在2016年实现通村道路全面改造。

1.1水电实现全村通全村有857户通自来水,有9户饮用井水,有86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80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0户。

1.2公共文化设施条件村委会在2010年翻新,新建了办公楼。村委会建有篮球场,每到大年初二、初三会举行村小组之间的篮球比赛。设有30m2的农村文化活动室,以及35m2的图书阅览室,有藏书1500余册,内容包括故事会、名人传、种植知识、养殖技术、半月谈等图书。

1.3教学教育环境条件该村设有一所小学,政府于2012年对其进行全面改造。现在有一栋3层的教学楼,共9间大教室,每间教室配有电脑、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另外,建有新的实验楼、学生食堂,国家对每位学生有餐饮补助,食堂配有5名工作人员,学生可免费吃到可口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合理,保证了每位学生的营养水平。学校有0.133hm2闲置耕地,学生开设有劳动课,可以在课余时间种植蔬菜。坝保村小学已经从一所老旧的边疆农村学校,转变为一所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学。

1.4村子里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现在设有一个15人的村文艺队,队员均为壮族,村委会配有29英寸彩电、音响、歌舞教学光碟等设施。每年的苗族“花山节”,壮族的“三月三”会组织村文艺小组到马关县文化广场进行比赛,曾在2013年马关县文化广场举行的壮族“三月三”文艺汇演中获得“三等奖”。在春节期间,会有村小组之间的文艺演出或者一些体育竞赛。村委会不定期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开展文化培训等活动。

2坝保村农村文化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5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壮族30人,苗族10人,汉族10人。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坝保村文化需求现状归纳如下:

2.1村民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在50个受访者中,有38人信仰为自然崇拜(动物、图腾、灵物、鬼神、土地等)。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要考虑黄道吉日和传统的仪式。当地的红白喜事,首要考虑的是订一个好日子。建房、墓地的选择,要考虑风水走向。当地没有佛堂,所以大家对佛教的信仰仅限于挂上佛祖的画像保平安。但是每个自然村都有一片树林,供为“龙山”,供奉山神,保佑村寨平安,“龙山”在村寨图腾文化中有最高的位置,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供奉.

2.2婚姻观念与生活娱乐方式发生变化在当地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离婚绝对是很多老一辈的人无法接受的事情,除非是配偶亡故。然而近十年来,尤其是“80、90后”逐渐成家立业,村民的婚姻观、生育观、家庭观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传统伦理观念在人们思维中的弱化。村民们的生活风气变得世俗化,酗酒、赌博之风逐渐显著起来。原本被老一辈人无法接受的赌博行为,却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打发时间的方式,甚至还有不少家庭因此引发矛盾。传统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农民形象受到很大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社会陋习。

2.3认为民族文化主要依靠家庭传承就够了在问卷中发现,村民几乎觉得不需要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讲座与培训。通过访谈后得知:村民认为民族文化靠家庭世代传承就行,不需要专门学习和培训;如果能做成影片的形式,再免费放给村民看,可能大家还能接受。在调查中,大部分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对本民族山歌、曲调有着丰厚的兴趣,可以随口哼哼,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调子的来源、特点,她们了解的也不多。平时的文娱活动,大都是以广场舞为主。

2.4电视是村民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在获取外界信息方式上,排名第一的是电视,占调查人数的92%。看电视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村民们通过新闻、广告、电视节目增加了对外界发展的认识。其次是村干部通过会议、村里广播等方式传达,占到了调查人数的50%。手机的使用率已达95%,但是手机的功能仅限于打电话。互联网方面,受到条件限制,无人使用家庭电脑上网,全村仅有村委会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网,会上网的人群为村里的学生、外出务工者。村民委员会设有图书阅览室一间,但很少有人光顾,阅览室形同虚设。

3坝保村村民文化需求的变化

3.1外出务工人数增多,留村人口老龄化对实体性文化需求的影响由于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和学龄儿童,在问卷中,4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80%。村里也会组织一些歌舞活动,但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由于劳动力人口不足的问题,每到农忙时节,根本没有时间去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年轻人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务工返乡时很少参与到这些娱乐活动中来。

3.2娱乐消费投入不够,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度不高在家庭开支方面,主要用于生活开支和教育、再生产等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支出,用于娱乐方面的支出寥寥无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老一辈的人认为金钱用于看电影、上网、旅游方面等于浪费,因此这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

3.3对生产知识培训需求度很高,但是培训效果不大60%以上的受访者都希望获得生产知识培训,从2012年至今,已经有80%的受访者接受过至少一次以上的农业科技培训。94%的村民认为接受农业科技培训有利于增加家庭收入,说明大家都认识到农业生产不再是传统的粗放经营,精耕细作,结合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家庭收入。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尚缺,但是由于培训方式多为大讲堂、内容为书面传授,很多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培训结果事倍功半。

3.4娱乐方式呈多样性,但村民能接受的不多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是真正能利用的并不多。村中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只是看电视、打电话。手机上网、社交工具的使用并不多,尤其是对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概念还是空白。

4坝保村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建议

4.1支持举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坝保村民委员会共有16个自然村。以苗族、壮族为主,汉族、彝族人数较少。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景象。苗族文化中有花山节、跳芦笙、斗牛、陀螺比赛等。壮族较为有名的花米饭节(农历六月初一)、二月二祭龙山。这些节日都带有浓重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但由于多年来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对这些传统节日的重视不如以前,甚至有淡化的趋势。如果能把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再次重视起来,将会呈现出多彩缤纷、共同繁荣的景象。

4.2提供相应的少数民族文化娱乐设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是除了物质资助与扶持,还应该对当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予以倡导,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建立相应的设施与活动场所,将文化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扶贫措施,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能在娱乐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4.3重视当地民族文化精英的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管理机制,更好地解决乡镇、村委会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等问题,鼓励、倡导城市的农业、科技、文艺、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任职或挂职。对现有的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现有的老一辈文化传承人,要给予一定的补助,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对新一代年轻人要实施有效的引导,培养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

5结语

经过此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文山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与当地的生活习惯、传统观念等息息相关。普遍存在村民日常生活受迷信思想影响严重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出现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文化传承受到很大的挑战。在了解当地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民族和本地习俗,建立有效的发展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尊重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一些新的观念,使新一辈农民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他们才会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张良.实体性、规范性、信仰性:农村文化的三维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2).

[2]施惟达,等.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张良.农村文化的内涵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4]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5]金哲元.强化服务功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新需求[J].戏剧之家,2010(3).

[6]陈路芳.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回应机制与文化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7]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J].社科纵横,2009(7).

作者:龙蔚 王全春 王静 李永前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