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析民歌与民俗文化范文

浅析民歌与民俗文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民歌与民俗文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析民歌与民俗文化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不同地域的民歌代表着不同地域风土人情,其中更是包含着当地的社会文化、民族信仰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东北民歌,承载了东北当地人的风俗文化,与人们质朴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些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有些也表达着对这片黑土地深沉的爱。文章指出,对东北民歌进行研究,就需要将其放置到东北民俗文化中,分析其不同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东北民歌;东北民俗文化;特征关系

如今,文化建设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东北民歌作为东北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对其进行研究和界定,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更是对东北民俗文化的探究和创新,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了解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为东北文化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动力。

一、民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性

(一)民族性东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民歌类型多种多样。在众多民族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诉求和民族信仰,在交流和劳动的过程中衍生出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歌类型。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的是,民歌有着极强的创作性和流传性,而且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曾中断过,每一首民歌作品都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和希冀,但是归根结底都是表达了对民族情感的热切需求,用民歌演唱的方式来凝聚民心。词曲创作者通过深入群众,了解其真实的生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以创作出优秀的民歌作品。

(二)传承性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民歌文化的传承未曾中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带来精神引导,因此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同时,民歌文化发展至今,也是在不断批判继承的过程中,扎根于古老民歌的根基,并向其中加入一定的创新性元素,继而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歌大多都是劳动人民即兴创作的,在口口相传之下,能够留到至今的都是精华,体现出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信仰,其艺术价值和文化精神在传承过程中逐渐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三)教育性在教育性方面,民歌所体现的是对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音乐文化本身对于人类就有一定的教育属性,无论是古典音乐的传承还是现代音乐的学习,人们都能够从其中找到一些真理或文化属性,其不仅体现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受众对于民歌文化的接受程度。具体来讲,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音乐都是必修课程,其中包含大量的民歌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学习者主动学习民歌文化。此外,有组织和有目的性的民歌教育模式,能改善家庭教育中缺乏音乐教育的困境,提高学习者文化内涵的同时,加强其民族修养和提高其审美品位。

二、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东北民俗文化为东北民歌提供了创作素材东北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受历史、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东北早期以游牧、狩猎和打渔为生,民俗习惯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直到明清之后,“闯关东”风潮的延续,东北地区出现大量的关东人,形成充满多民族文化融合色彩的民俗景观,对东北地区民歌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纵观东北民歌的发展史,早期聚集的少数民族包括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大多以狩猎和打渔为生,因此出现大量的渔歌和猎歌等,不仅旋律朗朗上口,而且在演唱的时候还加入了很多舞蹈动作,体现出东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性以及东北人热情的性格品质。在东北早期的农耕生活中,劳动人民创作出大量以农耕为题材的民歌,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写照。如《卖饺子》中的歌词:“左手打着白旱伞,右手拎着小笊篱,大街卖饺子。大嫂子什么馅?葱丝姜丝白菜丝,猪羊二肉抹馅子,尝尝好滋味。”就是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朝鲜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歌不仅在调式等方面统一,而且对服装、舞蹈等有明确要求。如《桔梗谣》中:“桔梗哟、桔梗哟、桔梗哟、桔梗,白白的桔梗哟长满山野。只要挖出一两棵,就可以满满地装上一大筐。哎嘿哎嘿哟、哎嘿哎嘿哟。”[1]表现出了生动的生活细节,体现出朝鲜族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景。随着历史的变迁,辽宁地区蒙古族人将赞颂的对象从原来的蒙古包生活转移到对土墙、草房生活的向往,如《海青房》中就有部分内容是歌颂草房和房梁的。满族人在《宁古塔纪略》中对摇车的描述,与当时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无论冬夏,以前满族人即使是妇女,也会像男子一样进行狩猎,甚至在树林中创造出安全可靠的生养孩子的工具,足见当时满族人的胆识。除此之外,作为当今流传最深远的东北民歌形式,二人转充分体现出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以喜庆团圆为主,如《小拜年》中:“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啊,家家团圆会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就表达出创作者对团圆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另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东北民歌,则是劳动号子。从发展眼光看东北地区的劳动号子,其类型非常丰富,有码头工人号子、渔民号子、农民号子以及林区劳动号子等,每一个行业几乎都有特定的号子,用民歌的形式激发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也代表着劳动者乐观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林区劳动号子为例,有推木头用的号子,有拽大绳的号子,有上小楞、上大楞的号子等。在兴安岭森林号子中,“哈拉腰的挂吧——嘿嘿,前后搂钩——嘿嘿,搂钩就挂上吧——嘿嘿,挺起个腰来——嘿嘿,往前个走吧——嘿嘿……”劳动者在听到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心潮澎湃。可以说,号子离不开劳动,劳动的时候有了号子更有激情。

(二)东北民俗文化造就了东北民歌的独特性一般来说,民俗具有两类含义,一是普遍民俗,另一种是特殊民俗。普遍民俗是全国各地、各民族都了解的民俗文化,如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端午节吃粽子等;特殊民俗则因为不同民族、不同的地域风情,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属性和地域属性。各地的民歌就是典范。东北地区满族人在创作民歌的时候大多以向往美好自由生活、批判封建礼教为主,表达的是一种健康、自由的生活状态,还有部分是表达生活写实的,如《摇篮曲》中“悠悠着,把卜着,悠悠着,悠悠嘞,把卜着,宝贝宝贝怕不怕,闭上眼睛别哭了,狼来了,虎来了,马猴跳过墙跑了,宝贝宝贝别害怕,妈妈抱着你睡觉,狼来了,虎来了,马猴跳过墙跑了,宝贝宝贝别害怕,妈妈抱着你睡觉”[2]。同时,东北地区的食物也非常丰富,因此在民歌创作的时候,无论是男女爱情还是生活中的场景,都会用食物来表达,如“黄米糕,粘又粘,红芸豆,撒上面,格格做的定情饭,双手捧在我跟前,吃下红豆定心丸,再吃米糕更觉粘……”朝鲜族也有很多体现民俗风情的民歌。朝鲜族有多项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如跳板等。据传,该民俗活动的来源是因为古代朝鲜族女子受到传统礼数的束缚,不能随意出房门,想要出去只能利用跳板。朝鲜族民歌中也有关于跳板的歌词,如“我们结伴来跳跳板”等。朝鲜族还有一项民俗活动称为“望月架”,每到农历十五之际,小伙会到山上去搜集一些木柴,将其搭建成一个高架子,也就是望月架,等到明月高悬,老人们纷纷登上架子望月,第一个看到月亮的老人,会为家里带来福气。因此,朝鲜族的很多民歌都与民俗活动相关,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舞蹈元素,祈福的意味明显。

三、东北民俗文化在东北民歌创作中的运用

东北地区浓厚的黑土情怀和朴实的品质,为当地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将以二人转为首的民歌文化传遍全国。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民俗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以农耕、打猎为主导的农业生活,逐渐被工业化生产所代替,经济条件改善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重工业生产,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生活。在如今的民歌创作活动中,创作者应以当前东北民俗生活为依托,创作有针对性、地域性和民俗性的歌词和旋律,保证民歌旋律悦耳动听的同时,歌词也应朗朗上口,从而推动当代东北民歌的传承和发扬。在当代东北民歌中融入东北民俗,首先可以从传统选段入手,如在传统民歌《白蛇传》《牧羊姑娘》以及《绣蓝衫》中,加入流行鼓点、吉他等流行元素,这样既能提升民歌的流行性,也能强化当代东北民歌的传唱率,从而促进东北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次,可以依照时下流行的民俗文化,创作类型丰富的民歌,如针对当下东北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重新对劳动号子进行定义,为传统选段赋予新的内涵和精神。最后,创新民歌的演唱形式,传统的民歌表演大多以独唱和合唱的形式为主,表演场合也相对有限,如今通过一唱一和的表演形式,无论是宴请招待还是亲朋聚会抑或是情侣表白,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欢聚和喜爱之情,为民歌的继承和传统东北民俗的发扬提供条件。

结语

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对东北民歌进行研究,并扩大其传播和影响范围,就应该有效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厘清东北民俗文化对东北民歌的重要影响,分析东北地区不同类型民歌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民族情怀。同时,辩证地看待东北民俗文化对东北民歌的影响,有效强化东北民歌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应加强东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建设,从而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超.东北民俗文化的特征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239.

[2]赵德山.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4):122.

作者:陈旸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