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研究范文

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研究

一、借力创新,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

1、明确中心,辐射周边,纵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确立村寨为基础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均宜明确每一区域的主体村寨,以一个中心为“点”,辐射周边主要村寨,(见表1)。让游客醉在民族风情之中、醉在田园风光之中。春天可以去踏青,夏天可以去避暑,秋天可以去采摘,冬天可以去过年。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红军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八大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建立一套相关机制。民族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机制。一是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民族文化的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融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充裕。二是人才支撑机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人才投入民俗文化的研究、策划与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投资激励机制。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综上所述,黔西南州保留了较为完整而又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态资源旖旎多姿,民俗生态资源别具一格。尽管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有所开发,但与厚重的民俗生态资源相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与认识。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诸如民俗、生态等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就变了味,其原因就是在开发中没有理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合理的开发,旅游的可持续性也就无法保证。在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进程中,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保护是必须的,但开发也不能忽视,不能为了开发去保护,也不能为了保护不开发,而应该是把开发寓于保护之中。

作者:刘敏 潘贵渝 张荣 方新芬 杨泳江 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