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苏绣与刺绣看民间艺术的发展范文

苏绣与刺绣看民间艺术的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苏绣与刺绣看民间艺术的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苏绣与刺绣看民间艺术的发展

一、绣品的表现内容的不同

由于日本和服刺绣来源于我国的苏绣,所以在表现内容上有不少相同点。日本和服刺绣中的吉祥纹样是以中国传统思想所产生的带有吉祥含义的各种题材的纹样的总称。如松、竹、梅等的植物纹样,鹤、龟、凤凰等动物纹样,以及各种宝物,吉祥纹样是古典纹样的代表。但除此以外的表现内容就大不相同了。苏绣是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其中的“画绣”[1],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刺绣佳作,皆名垂一时。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图2)[1]。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2]。日本和服刺绣把自然的、写生的与外来纹样题材图案化,使原来具象的内容经过变形使其装饰化、几何化,这种纹样称为有职纹样。如团花纹样、对波纹样、龟背纹样等[3]。纹样有全部一体的循环纹样,也有不循环的纹样,经排列组合后形成模样。日本纹样的原型大多来自自然界的花鸟风月或生活中的各种道具,包括以下四大类:几何纹样:麻叶、网眼、龟甲[4]动物纹样:龙、风、鱼、鸟、蝶器物纹样:扇子、团扇、茶道具植物纹样:梅、樱、藤、菊。

二、艺术特点不同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日本和服刺绣表现出来的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于日本民族对于山水的欣赏及对于风土的眷恋,乃至于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日本和服的刺绣图案还强烈地表现在与季节的关系上,如春天是草木发芽、百花盛开的季节,嫩绿的草色和浅葱色成为主色调,樱花和菜花则是主要的纹样;初夏,在新绿中映出的是棣棠色和藤色等,为了盛夏的凉意,人们总是喜欢蓝色或绀色等深色的单衣,在朝霞和百合之外,波和水流模样也是人们喜爱的题材;秋天是枫叶红了的时候,衣上飘落的红叶和周围的环境极为吻合,色彩是金茶色、暗茶色,还有古代紫等都是与此相配合的色彩,红叶和秋草或是菊花则是最为合适的纹样;冬天,暖暖的小豆色或是绯色是极为合适的色彩,由于这是一个缺乏色彩的季节,因此,华丽的更纱和唐草纹样可以为此增色,尤其是到了新年,以莲红色为主调的吉祥纹样成为主旋律。

三、所属阶层的不同苏绣艺术来源于民间文化,同时又反映了民间文化。

在古代,苏绣产品主要被用于民间婚嫁仪式和庆典。而且基本上,苏绣的产品形式具有明显的功能性,从绣花鞋、绣荷包、绣花枕、绣花被、绣花盖头、绣球、绣嫁衣、绣帕等等,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而且表现内容也大都与日常生活有关。在苏南农村,刺绣被称为“作生活”,这表明,刺绣是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日本和服刺绣最初是为高贵、豪华、典雅的贵族服饰服务的,在古代属于上层社会的奢侈物,代表的是皇族与贵族阶级。如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锦刺绣能装束都名所,纹样是红地小花卉纹的织地上再加上各种方形的风景。每一处风景都有完整的布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山川风月、西窗雪养等,极为华丽,其原画者为樱井光云,制于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日本推古天皇时,佛绣特别流行,至镰仓时代一度滞足不前,直到足利后期和桃山时代,刺绣再度复兴。元禄时代是日本刺绣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刺绣华美而且精巧。[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刺绣开始在民间普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根本来看,其所属阶级是与苏绣完全不同的。

四、发展理念不同

日本近年来随着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刺绣日渐流行。虽然日本和服刺绣仍然是和服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在材料、工具、技艺方面不断丰富,新的绣种层出不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从刺绣方式上,可以将其分为手工刺绣、缝纫机绣和电子控制机绣三类。手工刺绣针法灵活多变,装饰效果好,适宜在各种服饰及织物上绣制。正是由于当今日本和服刺绣能够很好的融入大众之中并与时代接轨,所以它能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成为了流行与时尚的符号。苏绣近年来也有很大的发展,双面绣、三异绣的出现丰富了苏绣的表现技法与艺术效果,还有装饰味浓郁的“彩锦绣”;以头发作为用线的“发绣”;手掌大的观音像内绣有七百八十字的“精微绣”;点状组成画面的“打籽绣”等等。苏绣的制作工序、制作周期和复杂程度也随之上升,苏绣正逐渐由生活用品向艺术品过渡。当苏绣渐渐成为高档艺术品摆上高架之上时,离孕育它的民间和百姓生活也就越来越远。通过上面对两者不同之处的比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当今民间艺术面临的危机,一方面是现代化冲击的因素,一方面也是其生活功能减弱的原因。民间艺术必须放到民间才能吸取养分。对于苏绣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充分强化和利用它在当代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功能。民间文化的源泉和生命活力本来就来自于人民生活,同时在使用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和人本身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越是生活功能强的民间文化,越是具有生命力。日本的和服刺绣、榻榻米、和服、茶道、和食、神社,始终伴随着日本人的生活,因而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也总是表现得很鲜明。

五、结论

世间万物绝非一尘不变,而是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文化的传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体”,而非僵死、停滞的“固体”,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及内心情感的民族民间艺术也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民间艺术在社会发展中有些内容不可避免地为现代文明所淘汰,但还有许多内容仍然具有很强的生活功能,有的则具有精神文化的功能,而这些正是我们要保护的。特别应该看到,民间艺术与现代化、与高雅文化和生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完全可以相互包容、共存的。民间美术、民居建筑的很多内容还可以为现代城市建筑和家居所使用。如北方民居格子窗的含蓄性、典雅性,在今天家居的室内装饰中还焕发着独特的美感。中式服装在许多场合,包括在日常起居中,也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美或舒适性,与此相连的扎染、蜡染、真丝、布艺,都有不可替代的材料美。民间工艺生产的许多东西至今还为现代工业所不能替代,而凡是浸含了民间艺术丰厚资源的总是能够产生广泛流传的不朽佳作,民居、漆器、陶艺等等莫不是如此。民间艺术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创作最具有活力的文化来源。民间艺术要保持生命力,就应该参与到设计领域,参与到创作领域,参与到教育领域,而不仅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所以,民间艺术的保存与发展应遵循物质运动之规律,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广泛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因素,拓宽思维空间,运用现代创作手法,使民间艺术不但具有传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民族精神,也要具备现代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