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花鼓灯艺术表现形式初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淮河地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优越的地理位置得以兼收南北文化之长,当地人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那是一片富庶的渔米之乡,也是欢腾的歌舞之乡。要说淮河岸边的璀璨文化,必定要数有着“东方芭蕾“之称的花鼓灯艺术。
花鼓灯作为流行在安徽省淮河两岸的民间舞蹈,最初盛行于凤台,凤台在春秋时代属于楚地,因为安徽”襟江带淮”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楚文化、吴文化和中原文化都在这里有过深厚且广泛的影响。所以花鼓灯得以兼融南北文化之优长,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楚人有尚武、知音、细腰等习俗,花鼓灯中诸多来自武术、武功的技艺,即尚武精神的体现。优美动听的花鼓歌,富有表现力的锣鼓伴奏,体现了质朴的民风,而“兰花”“三道弯“”S”型的动态形象,则是细腰的延伸。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特殊生态中形成的独特的花鼓灯艺术,在表现内容、舞蹈语言及其道具运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和独到之处,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舞蹈特点。
花鼓灯在宋朝时已经发展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时,花鼓灯已经开始作为歌舞表演中的压轴大戏,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但几百年来,她只是贫苦农民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得不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直到新中国诞生,花鼓灯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曾经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视为”下九流“的花鼓灯艺术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2004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也是汉民族目前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蚌埠市被确定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同年4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善,原中国舞协主席、中国舞蹈大师贾作光莅临冯嘴子村授牌,花鼓灯艺术保护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关键性的转变标志着花鼓灯迎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蚌埠花鼓灯集合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将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的集体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这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花鼓灯融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于一身,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千百年来,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风情的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存储了淮河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变化的记忆,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
花鼓灯的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亦称“兰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这一叫法沿袭了西汉时期的称谓,这对确定花鼓灯产生年代有着重要意义。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花鼓灯的演出分为“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花鼓灯属于技巧性非常强的舞蹈,著名花鼓灯学者高倩对花鼓灯的特征概括为:“重心靠右后,走动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里柔。投足举手扣节奏,锣鼓点子跟脚走。”比如“簸簸箕”以扇子来模拟簸箕,再配合步伐和身段来表现簸粮食的劳动动作;“双扯线”是以扇花、手巾和步伐的配合,模拟纺棉线的动作;“割麦花”、“撒种”、“端针匾””、“单挎篮”“、老鹰磨云”、“燕子试水”等都和劳动生活有关。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盘鼓”。“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和“腊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有人物、情节的小舞剧,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西汉时期的淮南乐舞表演有击鼓、击节的完整乐队,舞蹈比较规范,重传情、动情之表现,其特征在今天的花鼓灯双人舞中仍清晰可见。
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场面锣鼓和灯场锣鼓,具有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驰缓交替、变化无穷、明快紧凑,感染力强等特点。场面锣鼓可独立存在,单独演奏;而灯场锣鼓则与花鼓灯的舞蹈和小戏表演融为一体,起伴奏和渲染情绪的作用。好的鼓手不仅带动乐队打出各种节奏激发表演,而且自己也常随着表演者情绪的起伏变化,边敲奏边舞,气氛非常热闹和活跃。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
花鼓灯歌唱部分统称灯歌,主要唱调有“慢超牛”、淮调、“卫调”等十余种。花鼓灯曲调抒情、缓慢,而舞蹈则节奏强烈、急速,因而歌的时候不舞,舞的时候不歌,灯歌唱词的基本句子形式为五句一唱段,其基本结构最常见的是铺陈、对比、问答和重叠;灯歌曲调跳跃多,并使用滑音进行修饰。灯歌音乐的主要特点为:无论唱句、唱段多少,都在第三句的结尾由锣鼓敲出匡匡令匡一令匡的过门,然后再接着唱。灯歌多在“大花场”、“小花场”中间由“鼓架子”和“腊花”对唱或独唱,可长可短,即兴演唱,是花鼓灯舞蹈不可取代的,通过演唱直观地反映淮河人民劳动、生活状况,是对生活情感的一种抒发,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如:“一听我郎愿从军,笑在眉头喜在心,明天六点动身走,三杯美酒给你送行,顺着陇海铁道往西行,到了四川来个信,免得妻儿老母直挂心,天下有合也有分,盼望你打败日本鬼子早回程。”1953年凤台花鼓灯艺人田振起、詹乐亭、李兆叶、吴佩选、李学洪、朱冠香等人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参加了“五一”游行,田振起就唱出了:“岔伞一举出彩云,玩灯来到北京城,五一节大游行,登上天安门,他向我们招招手,笑盈盈,吃颗果子甜在心,从今后玩灯人称得民间艺人。”又如:“未曾张口笑连连,奴把五二年治淮河谈上一谈,一般女同志都把坝子打,我有两个条件向你谈,太阳不出就上班,不到中晌不回返,雷里雨里带头干,我希望女同志都来争模范。”原始的花鼓灯是锣鼓伴奏,边舞边唱,大都是见物咏物、见人夸人,即兴创作演出。语言是淮河岸边地方土语,通俗易懂,措辞严谨并且富有哲理,具有时代性和人文价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群众易于接受。花鼓灯根植于农村生活,是从自娱自乐的舞蹈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情绪,是淮河两岸人民纯朴、粗犷、开朗、乐观性格特征的表现。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是一部活体的历史教科书。这些舞蹈和灯歌,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接近于人性真本,蕴藏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凝聚着民族的力量。深入研究花鼓灯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文化生态、审美情趣、艺术和技术特点等,对研究中国汉民族民间戏曲特别是淮河流域的地方戏曲艺术具有重大价值。
近年来,花鼓灯艺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传播范围迅速萎缩,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冯国佩老人年事已高,民间传承机制有待重新建立,急需有效保护。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有着花鼓灯中“梅兰芳”之称的冯国佩老师曾经说“花鼓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进行保护,不可能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的“。因此,无论是农村自然传衍的花鼓灯,还是专业化的花鼓灯,都必须秉承花鼓灯的优质基因,在此基础上注入时代的鲜活生命力,花鼓灯艺术才会源远流长。
花鼓灯是一枝盛开在淮河流域带有泥土芳香的铿锵玫瑰,愿扎根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民间舞蹈花鼓灯在新世纪的制高点上,含英咀华,吸纳八面来风,永远红红火火、轰轰烈烈地为时而舞,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