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趋势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趋势

[摘要]

旅游文化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对该专业今后的发展甚至是中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旅游文化学课程存在课程定位边缘化、课程内容拼凑化、授课及考核方式固定化的问题。文章指出,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提出了整合与优化的实施前提及具体内涵。

[关键词]

整合;优化;旅游文化课程;改革

虽然当前学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达成共识,但旅游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是必要的、紧迫的却是大家的共识。因此,作为培养较高层次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大都设置了旅游文化学课程。但事实证明,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授课无激情,学生学习无兴趣;课程考试都通过,实践过程不会用。这完全背离了此门课程的实质。其实作为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文化素养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课程,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并与愈来愈常态化的旅游息息相关,所以其对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及素养,夯实他们的专业文化底蕴皆不无益处。因此,探讨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极其必要且意义深远。

一、旅游文化学课程现存问题

(一)课程定位边缘化由于旅游最先被重视在于其经济属性,在于其产生的巨大经济利润,在于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所以其一直被冠以经济活动的主要属性并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广受关注。而其文化性是在后期的发展中才为人们所提出,并且在当下现实中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服务于其经济属性的。两者在现实中的这种差距性及从属性,无疑导致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旅游文化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定位。“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学发展正方兴未艾。但相对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旅游主潮之一的实践,旅游文化学理论的建设却相当滞后,许多旅游院校尚未将旅游文化学作为主干课程,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开设旅游文化学课程,文化旅游人才缺乏,与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不相适应。”[1]而这一点在财经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尤为明显:要么在其培养方案中根本就不开设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要么就将其设置在专业选修课中,无形中就对学生产生了导向作用,学生大多会选择一些旅游经济管理类“经世致用”的课程。笔者曾就此问题对旅游管理专业418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98%。在“如果旅游经济学与旅游文化学放在一起选课,你会选择那门课”选项中,有92%的学生选择旅游经济学课程;选课原因的选项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财经院校,就业因素”。而学校及学生的此种选择,无疑也影响了从事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态度:不再去专研此门学科的相关研究前沿,不再用心去设计课程内容,不再有激情去教授课堂内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无疑使旅游文化学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消失,这从当下小范围来看,只是消解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别是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但从长远范围来看,这其实是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致命一击,如果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旅游文化素养欠缺,又何谈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因此,旅游文化学者早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是由旅游及其相关事象的特殊文化属性决定的。现代旅游愈发达,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愈快,旅游地的规模愈大,旅游的影响愈广,旅游文化及其作用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就愈大。”[2]有学者更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提出应设立旅游文化学学科:“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旅游学科理论研究和旅游教育建设,推动学界努力尝试构建旅游文化学学科体系,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3]

(二)课程内容拼凑化目前,由于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及外延还未达成共识,因而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也没有较为明确、统一化的标准,所以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存在随意性、拼凑化的问题。笔者曾在当当、亚马逊、卓越等主要图书网络销售网站上,搜索到不下40本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著及教材,发现它们的内容体系并不具有相同性而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旅游文化学教材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著作或传统文化及艺术门类的照抄照搬,缺少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而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加以拼凑。“有高达42%的教材将旅游文化学的内容简单的等同于旅游对象物的文化。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紧紧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前面简单的加上‘旅游’,另一种就是直接对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的详细的介绍。”[4]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这似乎是一个谁也不怀疑的否定式的性质判断。但现实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又将二者等同起来了,在著述中对这两种文化的关系论述也大多语焉不详,更有混为一谈的。”[5]如此一来,就导致在旅游文化学的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专业属性,由于专业背景的隔膜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排斥感;有些此类著作或教材是作者在根据自己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及理解的基础上编排的内容体系,也许这从作者本身的研究视角而言,这样的内容体系安排是合乎逻辑的,但作为教材却是有待商榷的;还有部分教材从旅游消费的角度阐释旅游文化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完全抛之脑后,而将西方消费文化的内容完全套在旅游文化学中,一方面也存在拼凑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脱离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存在中国旅游的境域性问题。“这说明,旅游文化学的招牌虽然已经亮出,但一种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阐述准确且为各方基本认可的概念框架和学科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对旅游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6]

(三)课程教学及考核固定化一方面,因为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的边缘化,所以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相对较少,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学科特色的教改研讨课题及论文就更少,这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便可佐证;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学内容的广博性,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下旅游进行无缝链接,如何将抽象的旅游文化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旅游发展样态进行生动的讲解,如何将大而化之的旅游文化理念与具体而微的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如何将西方消费文化与当下中国的旅游消费进行内在转化……,总之,如何结合当下的旅游,以生动的方式讲解,让旅游文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有所获的、有自己无可取代的学科地位与特色的课程,这是旅游文化学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由于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及教师对旅游文化学教改的较少关注,老师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许多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及视频播放等较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对旅游文化学当下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不关注及自我边缘化的放逐,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些图片及视频的展示播放来授课,缺乏引导学生对图片及视频的深度分析与思考,而将旅游文化学变成了一般的鉴赏课。另外,对学生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虽然也看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较小且基本上是与考勤有关,如此固定化的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趋势

由上述可见,当前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如何改?整合与优化应是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趋势

(一)整合与优化的前提:明确课程定位应将旅游文化学课程定位成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相关旅游文化理论的讲解与探究,对现实旅游实践发展文化视角的关注与审视,不仅能培养、引导学生正价值的、健康的审美趣味及旅游价值取向,而且还能规避当前及今后旅游研究与发展过于重视经济利润而导致旅游发展中的“伪文化”,以及为了经济利润不惜牺牲旅游文化的种种弊端及不当之举。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在旅游文化的教学中会涉及一定的历史文化的讲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然,这里并不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文化中的某些部分确与旅游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旅游文化学相关的素养,才能将前者中的部分融入、契合到旅游文化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传统知识素养,还能避免在当下的旅游实践发展和创新(如景区规划及旅游产品策划)中丧失其应有的文化底蕴,不致于使其仅仅变成一种吸引眼球而毫无旅游体验的营销噱头。其实旅游文化课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还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明确了旅游文化课程的定位,才能保证专业建设高品位地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旅游教育事业健康发展[7]。因此,改变当前旅游文化学边缘化的学科地位,将之设置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要的也是正当其时的。“从旅游的本质属性(文化性)来看,旅游文化学应是旅游学科的主要支撑(核心)学科。在旅游学科构建中,相对于基础层次和应用层次的学科来说,旅游文化学属于哲理层次的重要分支学科”[8]。

(二)整合与优化的内涵1.整合课程内容“可以说现今的旅游文化教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学生的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教材。”[9]因此,在当前对旅游文化学学科理论基点还未达成一致、旅游文化教材还处于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对授课内容的整合极其必要。教师应该改变当前一本教材从头上到尾的情况,应秉持“现代旅游+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整合理念。其实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历史上,都或多或少有着人类旅游的印记,如中国魏晋时期士人的游乐之风就饱含“游的精神或思想”;西方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有着“游的意识和文化”,但这还是少数人或是特权阶级的行为。旅游文化的产生必须要在旅游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的一种较为常态的生活方式之后,才可能产生旅游文化,“因为,只有当旅游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已经成为至少某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只有当因旅游而发生的综合供给系统已经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其中已经隐含着某种共同的精神、美学和智慧追求,只有当旅游现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社会(至少是某个社会群体)成员共同关注并融入其中的社会现象———简言之,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时,才会有旅游文化形成”[10]。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旅游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加上“传统文化”呢?因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肯定是离不开既有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因素,其对旅游文化的影响更胜一筹,因为旅游活动的三要素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只是不能如当前部分旅游文化学教材将旅游文化完全等同于历史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这样的:一方面,历史文化不等同于旅游文化;另一方面,当历史文化被纳入旅游文化框架加以讨论的情况下,它必将作为旅游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所以,旅游文化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整合。最后,在“现代旅游+历史文化”整合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地方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职业走向多是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强化地方旅游文化。只有对地方旅游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在以后的旅游服务工作中因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而发自内心的赞同与喜爱。2.优化教学方法上述整合的课程内容构成就决定了必须对旅游文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应确立“我们大家都是主体”的授课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调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第一堂课中,可以将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多面性及未确定性的现状及学术界当前针对这一主题研究的趋势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情况,给学生作一个大致的学术鸟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旅游+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课程内容整合理念,而后提出“我们大家都是主体”的授课理念,让学生明白,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完善需要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由此让学生获得一种使命感及自豪感,激发起他们想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愿望。其次,基于现在多是大班制的授课现状,可以采用“分小组制”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提出要求之后由他们自行组建小组并选定组长,这样不仅便于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管理。从小组内部而言,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从外部而言,也便于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比,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采取这样的“分小组制”方式组织教学,教师并不是完全退出教学管理,而是应该思考采取不同的、灵活的监管方式,既能达到上述的正向性目的,也能规避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惰性。最后,从课堂授课方式来说,也应该依据不同的主题,采取多样的方式,既可采用在侧重于旅游文化相关理论性的讲授中启发、引导小组的讨论式教学(当然这样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同时也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相关的研究资料,才能在互动中深入);也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特色及其当下旅游文化的实践发展,带领学生以实践课程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有争议性和两面性的问题,以小组间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启发其深入地思考;或是依据讲授的内容,让小组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与实际相关的假设主题或场景。如在教授完园林及建筑专题后,给学生设置一个实践运用的环节:如何将老宅亲手改造、设计成主题民宿(客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最后提交一幅民宿设计图(或方案设计稿)。老师在看了学生们的作业后,再选取实践中较为成熟的案例进行讲解。当然,授课方式应是多样的,这里只是提出应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具体如何优化,应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师的个体风格及班级学生的个性进行适时调整。3.变通考核方式变通考核方式,原因有二:一是多样化的课堂内容及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要求我们的考核方式必须变通,才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努力及收获,也才能够激励他们在每一专题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所得与不足,并作出新的努力。二是每一个学生或是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个性及擅长所在,他们对每一个专题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关注点,以往长期采用的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除了较难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外,难以发掘个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点及关注点。那么,如何变通当下的考核方式呢?应淡化期末一考定总分、平时成绩占小部分的考核方式,而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当前大学生平时不努力,只需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背诵考试范围重点的学习现状。平时成绩由四大部分组成:1)出勤、课堂纪律等5分(这部分由组长进行管理及给分,但教师要对组长权力进行监管);2)课堂讨论及发言10分(教师依据平时记录的学生课堂表现打分,在期末时给分);3)专题作业40分,每次10分,共4次(都是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但必须见到个人的工作贡献);4)综合作业1次,15分(个人独立完成,形式多样)。期末考成绩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察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考核方式的变通就强调了其不要模式固定化,而是张扬其多样性,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其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学习有所得、有所思。总之,当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整合与优化无疑是其未来走向,这既是对原有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又赋予了旅游实践发展以新内容与新需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的目标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努力整合文化资源;第二是要创造新的文化,弘扬新的文化。”

作者:赵春艳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