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商业插画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范文

商业插画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业插画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商业插画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商业插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宣传和影视文化等多个方面。随着青海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化产品对商业插画市场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商业插画成为助推青海旅游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一、商业插画概述

商业插画是在插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辞海》中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的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从广义上讲,插画是一种视觉语言,用来形象地说明、阐释文字或叙述故事,以突出主题思想,增加艺术感染力。商业插画是商品经济时代赋予插画的特殊表现形式,商业插画可定义为有偿地为企业或产品创作的只有署名权而没有所有权的插画作品。它只能为特定的产品或客户服务,一旦支付费用,作者便放弃了作品的所有权,而相应得到较大比例的报酬。

(一)商业插画的起源与发展根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手绘插画出现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的《死者书》(BookofDead),书中描绘的大量精美画面生动再现了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和宗教观念。而最早刊记确切年代的木版插画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画《祗树给孤独园》,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其构图考究,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我国古代的插画基本上是以壁画和版画为代表形式向前演进发展的,以版画最为典型。早期版画主要用于宣传佛教教义、图解经文。就形式而言,插画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下图文、内封面或扉页画等。西方早期的插画与我国插画有类似之处,在图解经文、宣传宗教教义方面都有所体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宗教以外的其他书籍插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壮大,插画逐渐被运用于商业设计中,各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都为插画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方式。如今,插画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书籍方面,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插画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平面包装、图书杂志、商业展览、影视动漫、旅游文化宣传等,其形式、表现技法、功能等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这种带有明显商业行为的插画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插画也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插画了。

(二)商业插画的审美特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商业插画成为融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表现,以跨学科和交互、多元化的视觉传达方式体现消费文化的大众审美取向,并在现代经济社会形态下具有特殊的思想性与人文性,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直观性与娱乐性。一方面,商业插画或运用单纯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凸显主题,或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奥复杂的道理,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手法和方式将欲表现的主题跃然于画面之上。另一方面,商业插画的形式特征是消费主义观念的图像学显现,而这种消费主义具有大众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因此,通过幽默、诙谐的表现方式,能够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并获得短暂的心理满足或情感的释放。第二,科技性与交互性。插画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联姻创造出更适合于现代生活要求的全新审美方式。电脑、手绘板、扫描仪等数码设备的强大功能能够将非凡的想象力与数字技术完美结合,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商业插画的创造观念与审美情趣;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商业插画成为了信息和情感的载体,通过“非物质化形式”与“超级化功能”的结合,把“资料”或“数据”放置在我们知觉“边缘”,之后随同一种新的感觉方式,打通一条新的审美渠道,这种交互式理念带给大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第三,思想性与人文性。首先,商业插画强调艺术家个性的体现,注重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将思想与内涵融入到要描绘的信息内容之中,使诉求对象的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其次,商业插画受到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每一个社会、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存在差异性,也致使公众对商业插画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最后,商业插画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变迁和面临新情境、触摸未来的价值呈现方式,它开拓出商品消费的新的感受形式,并转呈为图像学的结果而内化为社会个体的伦理期待和生存基点。

二、旅游文化产品及其发展现状

(一)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义旅游文化产品在学术界并无明确定义,但是从归属上来说,旅游文化产品属于旅游商品,而旅游商品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即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服务的总和。但是学者张凌云认为“旅游商品是一个模糊的,边界不确定的和动态的集合,其概念也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产品特性的角度为旅游文化产品作了如下定义:旅游文化产品指旅游中包含的有关旅游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其中包含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的无形产品,也包括一些特产和其他形式商品在内的有形产品。

(二)旅游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文化产品的发展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比较完善,旅游文化产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而西部地区,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加之思想和观念较为落后等原因,导致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也相对滞后。就青海本地而言,旅游资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是汉、藏、回、蒙、土、撒拉等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地理环境上讲,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有以“聚宝盆”著称的柴达木盆地,还有以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著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构成了青海旅游业的基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文化风情。然而,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经验的缺乏,青海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却较为迟缓,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商业插画与青海旅游文化产品的整合开发策略

(一)开发条件及市场分析据2014年1—8月份青海省旅游业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青海省接待国内游客1599.27万人次,入境游客3.68万人次,旅游总人数达1602万人次,而旅游产业收入达到了16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青海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而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是青海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就目前旅游市场来看,具备条件的可开发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青海旅游标志性景区和地标建筑景观,如青海湖、塔尔寺、西宁野生动物园、浦宁之珠等,这些旅游资源已成为青海旅游名片和文化标志,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旅游纪念品、美食和旅游攻略等产品的开发;第二类是国际体育品牌赛事,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中国青海国际强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可进行相关赛事旅游产品的宣传和开发;第三类是高校校园文化资源,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所高校为主,可开发适合大学生群体的高校文化产品,如校园手绘地图、入学指南等。

(二)团队合作的开发模式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首先是大型企事业单位独立研发,如中国邮政作为最主要的官方旅游产品开发商,其优势在于企业知名度高,产品的销售渠道顺畅;其次是中小文化企业、传媒公司、杂志报社等以集团形式组建的开发团队,但因产品研发成本过高,这种形式还是比较少见的;最后是个人组建的小型开发团队,拥有相对独立的品牌文化、研发系统、销售门店或渠道,经营形式比较自由,但产品研发水平良莠不齐。因此,青海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可以利用以上三种模式的优势互补,通过灵活多样的团队协作来实现。以手工作坊、小型工作室为主要开发模式,以实体店铺和线下销售为基础,加强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打通销售渠道,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三)结合商业插画,进行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和推广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并进行合理的图形抽象。可从宣传本地文化入手,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具体实践中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本地文化元素,如自然风光、标志性建筑、民族风情等,并对这些元素进行视觉提炼,力求创作出生动鲜活、富有本地文化气息的插画形象。其次,要根据产品内容来确定插画设计的风格形式。以展示旅游信息为主的,如旅游插画地图,其设计应立足于科学的信息传达,注重实用性,同时提高地图的艺术性;以景点或赛事宣传为主的,应注重风格的写实,忌虚假浮夸;以高校校园文化为题材的,还要考虑大学生群体求新求异的审美思维,强调插画的视觉冲击力。最后,要进行全方位的产品推广。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推广方式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此外,还可以通过旅行社、青年文化馆、旅馆、咖啡店、礼品店等线下店铺进行产品推广,同时利用淘宝、微店等网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总之,产品的市场推广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进行支持。结合商业插画,进行青海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是基于开发青海的旅游形象特征、民俗风情、文化特色的系列产品的设计过程,它对青海旅游文化系统化、产业规模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马冬梅 莘奇峰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