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森林公园文化旅游开垦方案探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资源特色
(一)浪漫的诗词文化
鹿门山林木昌茂、葛藤缠绕、泉水清澈、幽邃寂静,是一个绝佳的隐居之地和充满诗意的地方。孟浩然就是看中了鹿门山优雅的环境,才选择鹿门山作为隐居之地,并留下“渐至鹿门山,山色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等为代表的关于鹿门山及其周边环境的优美诗篇。孟浩然在隐居期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篇,又因独具“清幽、平淡而不乏壮逸”艺术特色的诗歌和“风流”俊逸的人格魅力,引来包括诗仙李白在内众多的仰慕者前来襄阳与之唱和,留下许多文坛佳话。因为鹿门山在诗歌王国中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唐宋诗词八大家”之一曾巩巡游鹿门山时,曾发出“不踏苏岭山,虚作襄阳行”的感慨。
(二)悠久的佛教文化
自襄阳候习郁奉旨建造鹿门寺后,香火一直兴旺。随着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一座小庙发展成一座寺院,苏岭山也因“鹿门寺”演变成为“鹿门山”,到西晋时,“鹿门寺”更名为“万寿宫”。从唐代开始又恢复为“鹿门寺”至今。据考证洛阳白马寺碑载,佛教传人中国伊始,鹿门寺便位列中国十大佛教丛林之一。唐代自六祖慧能大师开创南禅之后,鹿门寺遂为禅宗祖庭,其中禅门曹洞、临济两宗与鹿门寺渊源深远,两宗先后有十几位高僧在鹿门讲法弘佛。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鹿门寺发展成中国境内规模较为宏大的佛教圣地。宋代政和年间(1111-1117年)最为兴盛。“闻风受教者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断”,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等房屋537间,和尚100多人。现在还留有和尚开垦的稻田100多块。
(三)飘逸的隐士文化
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庞德公在鹿门山躬耕,荆州牧刘表多次邀之入仕而不受,后携妻儿老小隐居鹿门山采药治病,济世救人。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家住岘山涧南园,早年曾隐居和岘山一江之隔的鹿门山刻苦攻读。孟浩然博览天下群书,为后人留下《登鹿门山怀古》、《夜归鹿门歌》、《春晓》等著名诗篇,其中《春晓》作为唐诗名篇写入中小学课本。
孟浩然善交四海贤士,和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张悦、张子容等交往甚密,且在鹿门山聚会过。晚唐时著名诗人、文学家皮日休也曾一度隐居鹿门山攻读。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先后隐居鹿门山,开创了“一山三隐”的独特魅力和“鹿门三高傲帝王”的美誉。为纪念此三人,明代在鹿门山建了“三高祠”,如明代石刻本《下荆南道志之四》中曾记载:“鹿门山,襄阳县东南三十里,汉光武梦苏岭山神,命习郁立祠,因刻二石鹿夹道竦山寺如门。山上有清泉,茂林映带左右。庞德公居焉,后唐庞蕴、皮日休、孟浩然亦俱隐此。”
(四)传奇的三国文化
襄阳三国文化是以诸葛亮文化为龙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在多年的旅游经营中形成了以诸葛亮文化为代表的一批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如古隆中、襄阳古城、黄家湾风景区等,这些景点均与诸葛亮在襄阳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有关。鹿门山的三国文化就和诸葛亮拜师学艺有关。当年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每次来鹿门山求教时,都跪拜在庞公榻前,虚心接受庞德公的教导。庞公还常邀庞统、诸葛亮、司马徽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纵议天下大事,商讨安邦治国之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开发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现代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鹿门山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好动植资源、空气负离子资源、宜人的气候资源以及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环境等资源,能较好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要,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主要途径。
(二)“旅游活市”,推动“四个襄阳”建设
襄阳市2009年底确立“工业立市,旅游活市”发展战略,提出要向抓工业一样去抓旅游业。2011年4月份,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襄阳办公会对襄阳发展提出建设“四个襄阳”(即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和绿色襄阳)的新要求。然而,襄阳市区的旅游多年以来一直就是“三盘菜”(襄阳古城池、古隆中、米公祠),高级别旅游景区的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襄阳旅游业发展。襄阳市区并不缺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市区的“一江两山”(即汉江、岘山、鹿门山)就是“富矿”,开发利用好了,旅游活市才有底气。同时,鹿门山旅游开发不仅可以盘活优良的森林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可以成为“文化襄阳”和“绿色襄阳”主要的建设内容。
(三)盘活襄阳旅游资源,提升在鄂西圈的地位
鹿门山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可以通过开展森林旅游,整合分散在山间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通过游步道设计、景观建设、主题凝练、功能分区等手段将这些四处分散、互不相连的点状资源串联整合起来。鹿门山集中体现襄阳的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诗词文化等众多文化类型,只有开发出来才能摆脱襄阳旅游“有说头、没看头”的尴尬。作为襄阳市区“一江两山”重要组成部分的鹿门山是襄阳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开发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襄阳在鄂西圈和全省旅游格局中的地位。
(四)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机遇良好
鹿门山旅游开发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襄阳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营造了好的旅游大环境,随着襄阳市政府确立的“十二五”起步,按照5年内建设200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覆盖区、未来承载200万人口的阶段性目标和高起点规划建设东津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的确立,(1)以及作为内环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沟通东津、鱼梁洲和襄城的汉江五桥在未来三年内的建成通车,将为鹿门山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旅游活市战略的推进“,四个襄阳”建设的全面展开,襄阳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影响日益增大等都为鹿门山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开发对策
(一)注重环保,坚持可持续发展
鹿门山森林总面积29176亩,森林覆盖率达92.6%,境内四季风光如画,人文史迹星罗棋布。鹿门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决定了鹿门山的旅游开发必须加强生态环保,无论是佛文化还是隐逸文化,都必须有一个清幽的环境。文化旅游体验的质量直接受制于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好鹿门山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精心开发独具魅力的佛教文化、隐逸文化和诗词文化,将会使文化和自然相得益彰。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鹿门山旅游开发的唯一选择。
(二)塑造形象,深挖文化内涵
从鹿门山的文脉分析,最大的特色可以用“因梦成寺,山以寺名。一山三隐,风流天下”四句话来概括,也可化用“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来诠释鹿门山“佛隐双绝地,风流天下闻”的旅游形象。鹿门寺旅游形象塑造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要重点把握住四个字:“梦、佛、隐、诗”。从旅游审美角度来看,这四个字都是很符合旅游审美需要和满足旅游精神追求的。“梦”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主题,而鹿门山的奇特就在于因君臣同梦而产生。“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家似乎更懂生存之道,而佛法深邃又赋予了鹿门山特有的灵性,这灵性又熏染了自甘寂寞,隐居于此的“世外高人”们。隐士和诗人的高风亮节、志存高远、风流倜傥又给这份灵性以人性的光辉和生存的独特体验。这种光辉和体验唯有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表达,那就是诗。鹿门山的美和灵性就在这梦、这诗和那一声声“山寺鸣钟”之中。鹿门寺应梦而成,因寺而名,因佛、隐而显,因诗而美。
(三)突出特色,开发系列产品
鹿门山的特色,既不单在佛也单不在隐,而在于“佛隐双绝”的独特魅力,在“梦”和“诗”的绝妙组合。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了鹿门山的特色,以此为纲可以开发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围绕着“因梦成寺,山以寺名。”可以做足宗教文化的文章。要扩建鹿门寺宗教寺院主体建筑以及各种配套建筑,完善宗教朝拜功能;要增建鹿门寺历史博物馆和人物陈列馆,将鹿门寺的成因、发展历史和历代在此主持和修行的高僧的人和事通过文字资料、人物塑像等多种方式予以呈现,增强旅游观赏功能;在寺院外围选址修建类如茶室、厢房、素食堂、禅堂等设施满足游客吃斋、念佛、清修和参禅的体验性需要;举办庙会等佛事节庆活动,满足游客参观寺院中的佛事活动、体验佛教文化的需要。2006年,襄阳鹿门寺建寺1900年大典暨首届鹿门寺文化庙会自当年4月8日开幕,三天共接待宾客4万多人次,开幕当日,游客数量突破了2万人次,创近20年日接待量最高记录。
(2)由此可见,深挖深厚佛教文化内涵,举办参与性强、老百姓关注的节事活动对于弘扬佛法、提升寺院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鹿门山“一山三隐,风流天下。”被称为“鹿门高士傲帝王”,这种傲帝王的隐士风范和人格魅力以及隐逸之诗所诠释的文化意境是旅游开发中的文化重点。做足鹿门第一隐庞德公的文章,结合襄阳三国文化将诸葛亮求学的历史事实在此予以再现,同时要加强与古隆中、水镜庄等相关景点的联系,将其整合到诸葛亮文化之旅中去;此外,庞居洞是当年庞德公采药隐居之所,可以借此开发鹿门山丰富的药草资源,挖掘我国悠久的中草药文化形成新的吸引力,使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根据需要购买相应的中草药。
鹿门山的隐文化尤以孟浩然影响为大,现存资源也是以孟浩然文化为主。首先要有一个真正的符合诗人志趣的“故居”,其次可围绕故居开发周围的山石林木,按照孟浩然诗词中描写的已经进行布景,一定要有诗的意境和“隐”的味道。可以修一些人物塑像或者以其他手段再现一些孟浩然和当时著名诗人交往的事情;还可以按照《夜归鹿门歌》所描写情景开发一条沟通襄阳古城、汉江、岘山孟浩然故居和鹿门山的水上诗词旅游线路。皮日休著作《文薮》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可以以人物事迹陈列馆的形式展现皮子一生的人生轨迹和重大成就,重点展示他与襄阳和鹿门山的人文典故。
(四)加强管理,搞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鹿门山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粗放式经营管理阶段,无论是景区内部管理还是景区的外部配套都还有待加强和完善。首先内部管理有待提高,表现在景区游步道建设、景区标识系统、消防系统等基本建设滞后,景区内部功能分区模糊,如农家乐就在鹿门寺旁边、仅一墙之隔且以野味为特色和佛教不杀生以及朝拜的神圣性很不相符,景区服务滞后基本停留在进门收取门票的环节上等;其次就是景区可进入性差,由于“汉江五桥”还未建成,从市区包车也要近2个小时才能到,尽管安排了公交车,由于客流少,公交难以准点准时往返。鉴于此,鹿门山景区当务之急,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可以效仿隆中管委会模式;二是做好景区内外的旅游配套,既要加强公路建设,更要完善汉江水上通道和鹿门寺旅游码头以及连接码头和景区的公路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三是加快规划编制和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古迹恢复和景点建设配套资金。由于景区自身条件薄弱,资金的短缺导致原来的佛教景点没有更大的规划开发能力,尚未开发的佛教资源也无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四是襄阳市政府要充分认识鹿门山景区建设对于襄阳旅游的重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有实质性的行动,促成景区的开发。政府要在景区建设用地、景区拆迁补偿、鹿门寺林场职工和下岗失地人员安置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五)创新理念,加强区域联系
襄阳市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和“大产业”观,要将旅游和“四个襄阳”建设对接。相关产业对接做到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比如旅游和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对接,和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承对接,和城市环境美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对接,和现代农业、汽车产业等对接。从制度层面建立涵盖行政管理各个部门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和智囊机构如旅游咨询委员会;要构建旅游投融资平台,解决景区开发的“无米之炊”的困境;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旅游产业政策,如扶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实行旅游地接奖励政策积极鼓励旅行社拓展地接业务大力引进客源等;最后要树立合作的发展理念,在襄阳市内鹿门山景区要加强与其文脉相近的岘山、襄阳古城池、古隆中、水镜庄等景区的联系与合作,对外要加强和其他国家森林公园的合作,主动融入旅游发展大局抢抓四个襄阳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鄂西圈建设的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区域联动,产业融合,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六)加强宣传,开拓旅游市场
实现鹿门山乃至襄阳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更需要强有力的宣传,如果还像原来那样,各景区“各敲各的鼓,各吹各的号”是没有前途的,从资源品级上讲,鹿门山旅游资源和襄阳的其他许多资源一样并不像黄山、泰山那样具有垄断性,所以鹿门山的旅游宣传和市场开拓必须主动融入襄阳整体的旅游宣传中去,在襄阳旅游整体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景区一起共同组成襄阳旅游的有机整体,共同开拓襄阳的旅游市场。这就要求襄阳旅游主管部门担当其更多的责任,也需要各景区以襄阳旅游大局为重,要坚持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促销策略,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提升襄阳旅游品牌。可以尝试通过征集宣传口号、编写旅游宣传手册、旅游网络平台推介、举办节事活动和运用影视文化宣传等方式和手段进行市场宣传和市场开拓。
作者:朱运海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