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保护研究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保护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保护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保护研究

【摘要】文章以“广陵刻书”“金陵刻经”为保护对象,对雕版技艺、古籍版片、雕版典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创建雕版印刷数字技艺资源库,借助数字记录和存储技术为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建立永久的数字档案;开展雕版典籍再造计划,应用计算机辅助成型、三维建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对古籍版片和佛像经版进行逆向复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衍生产品;建立雕版典籍数字内容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雕版典籍所蕴含的信息资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广陵刻书”;“金陵刻经”;数字化保护

历经开创、发展、兴盛、衰落,雕版印刷业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们在肯定传统雕版印刷业历史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正视它退出印刷历史舞台的现实。雕版印刷技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如何在延续古代工艺技术和原有历史风格的基础上,为之注入更多现代元素和活力,使之更能展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更能适应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是当下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文化命题。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共享与传播提供了新途径,甚至有人称“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存的最好方式”[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于2009年正式将“中国雕版印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南京“金陵刻经处”两家非遗传承单位为依托,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广陵刻书”和“金陵刻经”技艺保护中的应用。具体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创建雕版印刷数字技艺资源库,借助数字记录和存储技术为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建立永久的数字档案;开展雕版典籍再造计划,应用计算机辅助成型、三维建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对古籍版片和佛像经版进行逆向复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衍生产品;建立雕版典籍数字内容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雕版典籍所蕴含的信息资源。

一、“广陵古籍刻印社”和“金陵刻经处”介绍

“广陵古籍刻印社”和“金陵刻经处”的雕版印刷技艺传承源于同一谱系,两家机构创建初期的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都来自江苏扬州东南郊的杭集镇。创建于1960年的“广陵古籍刻印社”从1962年起开始全面整理、修补、重印古籍,逐渐恢复了传统手工雕版印刷的规模生产。目前,刻印社拥有陈义时等一批雕版印刷技艺传人,继承了近千年的技术成就,工艺正宗考究。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保存有近30万片古籍版片,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代雕版印刷技术和艺术风格。“金陵刻经处”1866年由近代知名佛学研究者杨仁山创建,是世界最大的汉文木刻佛像经版的收藏机构,也是延续传统方法开展雕刻、印刷汉文佛教典籍的全国唯一官方单位。“金陵本”雕版艺术成就,完整地表现在佛经刊印的版本、校勘、版式、书体、纸张和制墨等各方面。目前,“金陵刻经处”保存有12.5万余块经像版,呈现了内容丰富的佛学经典。

二、雕版印刷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深藏于“广陵刻书”“金陵刻经”背后的技艺及传承模式,强调的是以传承人为核心,集雕版技艺、经验和人文精神为一体,具有活态、传承等特殊性质。伴随着社会482019年第20期总第350期实务VIEWONPUBLISHING文化的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当下雕版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受到考验。20世纪70年代以来,雕版印刷术因受到现代印刷技术的影响发展陷入衰落甚至停滞。加之各种高科技印刷手段的更新,雕版印刷术已经完全退出市场竞争。想要避免传统文化进一步丢失,拯救陷入凋零境地的传统手工技术,亟待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大规模地把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文化形态逐渐成为世界潮流[2]。记录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一条切中时展脉搏的路径。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3]。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4]。对于“广陵古籍刻印社”“金陵刻经处”来说,无论是传统的雕版印刷技艺部分,还是极富艺术价值的版片实物,都具有特定的文化空间和历史传承性,并深刻体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记忆。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定位不仅是技术问题的考量,还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教育问题的综合考量。文化遗产数字化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利用,还包括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判断、保护抢救、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同时也是一个提高文化自信、自觉和文化创新能力的过程[5]。

1.创建雕版印刷技艺数据库数字记录具有客观性、互动性和数字化的优势,对于雕版印刷技艺、技能和技巧的记录完全符合原真性的要求。为了强调遗产的“非物质性”,数字记录重点强调技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借助数字设备和数字工具,采用直接观察方法,可以取得调查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这种以真实再现为目的的记录,综合运用了摄像机、录音笔、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终端等设备,将原始资料收集并转化成数字文本、图像照片、视频影像等客观的“证据”,再经后期软件编辑合成,实现“遗产”信息的记录和存档,并最终形成雕版印刷工艺流程的原生性数字资源。以现场采样为例,针对刻书工艺流程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刻书的工序较多,记录内容包括写样、上版、刊刻、刷印、装订等近30道工序,其中,仅装订环节就有抽页、对折、齐栏、上纸捻、贴封面、切边、打眼、线装、贴签条、上函套等多个步骤。以田野调查为主,采用直接观察方法,实现技艺信息的记录和存档,叙事内容应包括对手工艺技术流程和工序精准的记录,对手工产品的展示发掘、对手艺传承人的立体呈现、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如实反映,初步生成雕版印刷技艺信息的数字资源库并永久保存。数字资源知识整合的目标,不仅是建立管理和存储数据的“仓库”,还是将相关数据信息化,建立数据采集、编码、传输、存储、检索、展示、统计分析等任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中要通过对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序化整合,探索发现资源背后的知识讯息,以期获取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与传承脉络,最大效益化地实现保护的目的[6]。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记录的解释性与多样性能够在更多的媒介平台上展示,使原本平面的内容动态立体,也让原生性数字资源能够借助三维、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实现二次展示,进一步形成再生性数据资源。

2.推进雕版版片再造“广陵古籍刻印社”藏有30万块古籍版片,“金陵刻经处”藏有12.5万余块经版,其中的20%—30%已严重损坏。而现阶段,人工复刻书版的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同时,镌刻过程中手工工艺要求也非常严格,加工时间长,不利于新产品的研发。古籍善本逆向再造技术是以逆向设计方法为基础,遵循传统古籍复制工艺标准,将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古籍再造的新方法。首先,该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木版的刻制效率,提高版片雕刻的精度,从而提升古籍善本再造的品质。其次,数字化逆向复刻技术将传统雕版印刷中分版等关键工艺进行数字化,将大大降低原来因手工劳动而产生的巨大制作成本,达到对中国传统雕版印刷工艺进行产业升级。逆向设计是一种设计的过程控制,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产品实体样件表面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逆向构建二维、三维信息,再将采集并信息化的数据以点云数据建模,并进一步用CAD/CAE/CAM进行系统分析,进行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再设计过程。逆向再造技术根据正向雕版印刷所产生的雕版原件或保存善本原件进行数据采集和重构,通过对其可见的错误信息进行数据调整和修改,经试验分析得到相对理想的模型;再根据修正后的信息进行打样、修版、数据再调整等一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最终得到雕版实物。采用逆向再造技术所得到的雕版实物信息精确,较人工复制更接近版片原件。弥合社会需求和文化遗产之间的差距,需要开发传统文化的现展模式。从传统手工技艺实践中获得灵感,立足当代审美意识进行生产,以满足广大群众更多享有传统文化资源的需求。从传统文化形式向当代新媒体形式转变需要保留传统的视觉特征,同时也应该承认新形式、新手段的价值[7]。如“广陵古籍刻印社”藏(清)道光《观无量寿佛经》卷首图颂雕版是国家保护文物,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的损伤,根据文物保护的原则,要在保证文物完好情况下获取到最为精确、完整、细微的三维数据。雕版实物上的雕刻文字与图像各异,除了丰富的构图变化,还有因雕刻时刀法不同形成的高低错落,这样复杂的物体表面,普通的精密型三维测量设备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所有完整的数据,操作时效性差,造成工作时间的延长与文物保护难度的增加。根据古籍雕版的实际状态,我们可设置三维扫描方案,对文物进行完整、高精度、无损地测量。无论是复杂的构图与内容,还是细微的层次落差,都能够全面、高精度、清晰地将所有数据进行采集和表现,最小点距可达0.02mm,足以保证再造雕版上的纤毫毕现。传统的手工雕版制作方式与生产效率有限,现代人工成本较高,无法形成量产;而三维扫描与数控雕刻机密切配合,能在快速获取高保真度的雕版三维数据后,通过编程软件生成CNC刀路,再将其输入雕刻加工中心,数控雕刻机就能自动雕刻加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精度的雕刻工作。

3.开发雕版典籍的数字资源库“金陵刻经处”刻印的佛典中有很多为古代失传佛典,其出品的佛教经卷以注疏翔实、段落划分、句读明确、校勘严格著称,加之精湛的刻印技术,被誉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8]。“金陵刻经处”在鼎盛时期选印佛教经典曾达到3300卷465种,佛像10万余张,文献和艺术价值极高。建设“佛教典籍数字内容资源库”是“金陵刻经处”解决库存典籍和版画保藏与利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资源库的采集内容不仅包括“金陵刻经处”刊刻的佛经、佛学文献和佛像经版,还包括杨仁山先生于清朝末年从朝鲜和日本征集的佛教经典。开发数字资源库是让纸质文献和版画再现的方式,也是雕版印刷再生性保护的重要途径。开发雕版典籍数字资源库,就是将纸质文献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让经过加工的雕版典籍数字资源保持原有的文化特征与内涵,实现从影像的数字再现到内容的分析、聚类,从单一雕版印刷内容的处理到海量文献的信息重组,从简单的文本转换到知识挖掘[9]。完善的雕版典籍数字资源库是档案内容的整合,也是有序的数字资源集合,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雕版印刷知识的数字化表达和传播,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共享。首先,利用当前的数字及多媒体技术对“金陵本”佛教典籍文献进行采集、加工,建立数字资源库,以实现佛教典籍资源的共享。从数字化佛典文献利用的角度看,珍本佛典文献一经数字化,就可以无限量地复制和无限制的使用,不必担心造成任何损毁,有效解决了收藏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其次,建立文献资源库可以促进人文学术研究和佛学研究手段的更新,检索起来更方便,为人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形成更符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文化传播方式。再次,文献数字化也改变了传统佛经印刷制品的流通方式,形成数字化的出版和发行渠道,使用户获得更广阔的阅读、参研空间,并最终实现文化遗产社会效益最大化。深度开发雕版典籍的数字资源库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知识聚合的基础阶段。这里的聚合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中要开发深度知识文化产品,譬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出版书籍、教材、动漫作品、电视专题片、音像制品等,开设MOOC课程,将原有资源与新开发资源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聚合体[10]。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这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产生影响。因此,结合变化的技术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探讨十分必要,这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问题[11]。就本文而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保护与开发应用中仍有六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即建立雕版印刷资源数字化分类系统,规范雕版印刷资源数据采集标准,深入雕版印刷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雕版印刷数字技术运用体系,搭建雕版印刷多媒介交互平台,创建雕版印刷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彭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J].档案与建设,2009(1):46-48.

[2]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4):47-51.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93

[4]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5]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225-227.

[6]宋丽华,李万社,董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知识整合平台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5(1):73–81.

[8]邓抒扬,葛怀东.数字化视域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在“金陵刻经”技艺保护中的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1-54.

[9]葛怀东.古籍目录学与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J].情报探索,2014(3):75-77.

[10]倪晓春,张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7(2):53-57.

[11]周亚,许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7(2):6-15.

作者:邓抒扬 许旸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