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礼仪与德育教学融合路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德育主要包括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高度重视隐性教育,一般仅限于就德育论德育,没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全方位地思考大学生德育教学问题。“德育教学往往只注重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育和其他相关教育;只注重灌输的方法,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整体系统的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实现由‘外化’转向‘内化’,实现德育主体化的目标。”礼仪是德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践性强,彰显德育的成效,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德育教学与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及学生的行为、意识、情感脱节。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徘徊在德育教学之外,导致德育教学实践性不强、认知偏颇、体系固化,影响和制约了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遇到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客观地说,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传统的德育模式,重道德认知教育,轻道德行为培养;主观重道德情感内化,客观轻道德行为养成,德育停留在“运动式”“灌输式”的传统理念之中,教育内容抽象,教学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念难以适应大学生德育教学发展需要,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言行举止恬不知耻、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现象大有人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滑坡倾向,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完善高校德育教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志强调:“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新要求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德育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积极探索德育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现代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以现代礼仪教育教学为基础,以个人礼仪、交际礼仪、仪式礼仪、会议礼仪、求职礼仪、涉外礼仪、民俗礼仪等基本礼仪教学为抓手,全面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切实做到二者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全程性、全面性、实践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
2.以现代礼仪育人功能为媒介,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德诚于中,礼形于外。”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大学生中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德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德育与现代礼仪教育的同质性看,二者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广泛开展现代礼仪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培育大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文明风尚。“礼者敬人也。“”尊重”是现代礼仪的核心要素,在现代礼仪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为关键,从基本的礼仪行为入手,教会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意识,提升大学生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以现代礼仪教学为抓手,营造高校和谐育人新风尚。思想道德教育不应是空洞的说教,把现代礼仪教育引人课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礼仪教育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迫切需要。现代礼仪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新形势下大学构建和谐育人新风尚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抓手。整合现代礼仪与大学生德育教学,寓现代礼仪教育于德育教学之中,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学的主渠道,坚持以礼仪修身为基础,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以礼仪育人功能为媒介,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以礼仪教学为手段,促进大学生德育和谐发展,必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增强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本文作者:张红飞单位:安庆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