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范文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

【摘要】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核心区域,河巷纵横,呈现出江南水乡古朴、清雅的韵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收集的信息和文献资料,从地脉、人脉、文脉三方面深入挖掘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涵价值,为平江路的特色化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江路;文脉;人脉;地脉

1.引言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被誉为人间天堂,名扬中外。位于千年古城核心区域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街区内河道纵横、巷陌幽深,呈现出一派“古街水巷交叉过,小桥碧水潺潺流”的江南水乡风韵,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透出清雅的文化气息。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收集的信息和文献资料,从地脉、人脉、文脉三方面深入挖掘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涵价值,为平江路的特色化开发提供参考。

2.平江路地脉、人脉、文脉研究分析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地脉、人脉、文脉优势是其长远发展的深厚源泉和坚实基础。

2.1地脉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整个街区以平江路为中心,这是一条傍河的青石板路,全长1606米,两侧有悬桥巷、大儒巷、钮家巷、中张家巷、肖家巷、大新桥巷等东西向小巷,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城设计格局,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风韵。对照南宋《平江图》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至今仍呈现出一派市井生活的勃勃生机。它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早在宋代平江路就已经是城东地区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相临的平江河是城内主干河道“三横四直”之第四直河。今天的平江路西邻古城核心商圈观前街,北接拙政园、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东端可登临相门古城墙遥望繁华现代经济发展区——苏州工业园区,南达十全街文化旅游圈,百年学府苏州大学近在咫尺。周边交通便捷,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和旅游专线通达四方,相邻的地铁1号线横贯东西。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平江路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人脉

一座城市的文化韵味是这个城市所居住的人在光阴流转中细细研调而成,经岁月长河淘涤,散尽浮华,留下最醇真的一味,历久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士族、百姓的南移促进了苏州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唐朝的繁盛使苏州成为人稠物丰的江南雄州;自范仲淹在北宋开办府学以来,苏州地区崇文重教,英才辈出,“明四家”流芳画坛,清朝时“状元”更被趣称为苏州特产。晚清近代,不少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寓居于平江路的幽巷深宅之中,昔时旧影隐约于雕花窗棂、粉墙黛瓦之间。小巷的青石板上回响着名人的足音,有清代状元宰相潘世恩及其孙潘祖荫、状元外交官洪钧、徽州富商潘麟兆、藏书家、目录学家黄丕烈、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名医钱伯煊、教育家叶圣陶、文学批评家郭绍虞、水利工程专家潘镒芬等。

2.2.1四朝元老

潘世恩潘世恩(1770-1857),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潘世恩清廉正直、稳重老成、外柔内刚,当年权臣和珅屡次拉拢,就是不上贼船。他富贵长寿,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人称“四朝元老”。潘氏家族在苏州是享有“贵潘”之称的煊赫大姓,其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潘世恩学识渊博,曾任《四库全书》总裁,著有《正学编》、《读史镜古编》、《思补斋诗集》等。有清一代,生前加太傅衔的仅有5人,状元出身官至大学士的也仅为8人,能两次参加琼林宴的有6人,唯潘世恩一人兼而有之。《清稗类钞》称他“历事四朝,则昭代一人而已。”潘世恩与其弟潘世璜、其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潘世恩故居位于平江路钮家巷,建筑面积1825平方米,有纱帽厅、大厅、鸳鸯厅、女厅等建筑。现在该古宅已改建为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全面介绍姑苏状元群体、研究状元文化、展示珍贵状元文物。苏州是著名的状元之乡。根据文史专家李嘉球所撰的《苏州状元》一书记载,按现在的辖区计算,历史上苏州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2.2.2清末状元

洪钧洪钧(1839-1893),清代苏州府吴县人。同治七年戊辰科殿试以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其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洪钧在国外担任驻外使臣期间,在元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编撰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位于平江路悬桥巷27号的桂荫堂为洪钧出仕后所建。洪钧故居对研究清代建筑和苏州人文历史都有较高的保护价值,现修复的门厅及左右两庑部分已建为平江区名人馆,陈列顾颉刚、潘麟兆、洪钧、赛金花等名人史迹、图片、著作等。

2.2.3学术大家顾颉刚

顾颉刚1893年出生于苏州的书香世家,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他一生埋首治学、孜孜不倦,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其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1926年出版的《吴歌甲集》结合吴地的地域文化及民俗对歌谣进行详细阐释,标明歌谣适合的场所、参与者、具体的动作等,被胡适誉为“是独立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和“道地的方言文学”。顾氏老宅深藏于平江路一条名叫“顾家花园”的小巷中,一代大师曾在这里编辑刊物、著书立说。现在屋中虽空空荡荡,但仍余书香。2.3文脉作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的一部分,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处处珠玑: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展示区——中国昆曲博物馆,各级文保单位9处,控制保护建筑43处,名人故居20处,古牌坊2座,古井10口,古桥横波静卧、古树散落其间,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这些文物古迹,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折射出古城历史文化的光华。一条长仅493米的大儒巷里就藏着眼目司庙、昭庆寺、德龄堂吴宅、端善堂潘宅、丁宅等众多苏州控保建筑。大儒巷就是因明代以忠孝仁义而闻名的大儒王敬臣居此而得名的。菉葭巷、丁香巷、雪糕桥……每个名称都蕴藏着一段传说或故事,行走其间,就像在阅读一本线装古籍,意蕴深厚、回味无穷。

2.3.1耦园

耦园位于仓街小新桥巷,东临护城河,傍水而筑,建于清代。园主清代官员沈秉成取其名为耦园,因“耦”通“偶”,“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寓夫妇偕隐之意。园景幽雅、构造精妙,其南北驳岸码头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是苏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典宅第园林之一,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沈秉成酷爱藏书、喜读诗文,精于金石鉴赏;其夫人严永华是有名的桐乡才女,工丹青、善辞赋。夫妇二人在此吟诗作画、抚琴唱和,留下一段伉俪情深的佳话,给这城曲幽巷平添一份柔情。

2.3.2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中张家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晋会馆内。昆曲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元末明初发源于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改良后风靡全国,独领中国剧坛近三百年,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昆曲表演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身段优美、表演精湛而著称。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该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古老的昆曲艺术为宗旨,以展演、陈列、收藏、研究、传承为主要工作内容,既展示物质的昆曲文物和资料,还展示非物质的传统昆曲艺术。

结束语

苏州就像一幅令人赞叹不已的双面绣,一面是摩登时尚的现代新城,另一面是古朴典雅的历史古城,而平江路正是用街巷与河流的经纬交织而成的最富江南韵味的一道风景,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诗意的实景再现。斑驳的粉墙、滴水的黛瓦、坑凹的井栏、幽深的庭院,记录着这里过往今来的无数故事。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地脉、人脉、文脉相互交融,千百年来一直跳动不息,承载历史,续写未来。

参考文献:

[1]潘君明.苏州历代名人传说[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

[2]北辰.平江路[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

[3]李宗为.游访苏州园林:城市里的山水情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戴莉;徐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