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05新方案”的一门新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国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推翻黑暗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教社政〔2005〕5号文件和教社政〔2005〕9号文件)。可见“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地突出以史育人。学习党史和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和最终的教育目的,不断增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就成了必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强调:“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是一个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是特定地区在较长历史时期积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性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和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文献、档案、古建筑、老照片、报纸杂志、书信、日记、音像史料、口述史料等,具有鲜明的精神导向和思想熏陶作用。是“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材料,是大学生了解本地区历史概貌和人文精神的主要信息库。众所周知,任何一所高校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作为高校的主体———学生也是特定环境中的人。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往往会有较多感性认知乃至于认同,对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即使不是出生在学校所在地的学生,也会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亲近感。正是因为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能使大学生置身于其中、亲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近距离的“亲和力”,所以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我结合多年来在“纲要”教学中的实践、面临的困难和思考,以嘉应学院为例谈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应用。
一、读观历史———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熏陶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感性认识应上升为理性认识。结合“纲要”课程相关内容,教师可进行拓展、延伸性的教学活动,有目的地推荐大学生阅读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梅州名人的传记,查阅梅州爱国人士和民众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中的事迹,深入了解他(她)们的主要思想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乃至于今天的影响。如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斗争”之前,布置学生读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和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爱国诗人、杰出外交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黄遵宪的生平传记;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之前,布置学生读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和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的生平传记;讲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之前,布置学生读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和青年时就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等一系列活动的古直的生平传记;讲到中编前,布置学生读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的古大存,参加过两次东征、北伐的抗日名将罗卓英,北伐、抗日名将黄琪翔和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抗日将领谢晋元将军等人的生平传记;讲到下编前,布置学生读开国元勋元帅的生平传记。通过读史活动,可使学生在感知、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多方面获取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深刻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每次读史后,要求学生把阅读心得写成文章,并进行小组或班级交流。这种活动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解、综合能力,强化了他们坚持自学的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国史国情的认识深化、内化。感悟历史,是“纲要”课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布置读史之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纲要”课程特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内或课堂外(侧重于课堂外)组织或推荐大学生观看反映中国近现代梅州历史名人的经典影视作品,为学生再现生动的历史画卷,在观看的过程中,让学生具体地、充分地感受历史场景。其目的为两方面:一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和历史事件的演变,使“死去”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最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感,提升其认知度;二是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操,在思想情感上引起其共鸣,促使其形成朴素的乡土观念,提升其民族情感,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在每次看完后,老师要组织学生畅谈感想,在交流与共鸣中,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生动的教学材料
根据“纲要”课具体内容与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关联,在讲述本课程内容时恰当地插入本土历史文化史料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讲授第一章中“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时,教师可插入讲解甲午战争惨败清廷割弃台湾后,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所作的《春愁》,并朗诵:“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让学生体会那种切肤之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还可捎带讲到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吟诵了这首诗,阐明两岸同胞的骨肉之情,在海内外所产生强烈反响的事情,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结合“纲要”第一章中的“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和第二章中的“戊戌维新运动”,教师可插入讲授黄遵宪的相关事迹,让学生通过了解他所写的《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渡辽将军歌》等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一系列诗作,明白作者心里所充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深挚的忧国焦思,理解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所具有的深远的政治影响力。在讲第二章中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教师讲授太平天国的早期领袖,分析这支“客家”属性较浓的农民队伍,和学生一起探讨左宗棠所说“太平天国起于嘉应(即今梅州),也灭于嘉应”的原因。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插入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将军事迹。讲到下编时,插入开国元勋元帅的生平事迹。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恰当、适当地补充一些具有不可替代的、近距离的、颇具“亲和力”的本土历史文化史料,大学生就会感觉亲切、真实,而颇感兴趣。因为本土历史文化资料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产生了价值认同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加深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对大学生起到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不仅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讲授,也可以表现在让大学生自己站在讲台上来讲述。在学生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纲要”课内容、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安排一些教、学互换的小实践教学。例如在每一章节开始讲授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到讲台上讲解他们在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收集史料基础上制作好的关于梅州近现代历史名人的PPT课件。这种小实践教学会起到四个良好的效果:学生懂得了收集材料的方法,为其以后的科研积累一些经验;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通过“学生讲,教师评”这种教与学换位的方式,促进了师生互动、教学互动,调动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其对梅州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深化其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个人品德修养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刻铭记历史,还能增强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感,从而树立起服务社会、服务地区、回报家园的意识。
三、研究性实践———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专题性研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对“纲要”课与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有关联的内容进行研究,设计一些比较合理的研究选题,供大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嘉应学院作为广东梅州的高等院校,“纲要”课教师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和指导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梅州籍名人”,如、黄遵宪、丘逢甲、何子渊、丁日昌、谢晋元等进行小专题研究,让学生侧重了解和研究这些梅州籍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乃至今天的影响,并撰写论文。还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去综合考察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研究现状,撰成研究综述。另外,对于发生在当地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或当地名人逸事趣闻及其故居的维护与开发、历史人文景观中所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民俗及其开发状况等,也可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在以实践性为主导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中,大学生普遍反映收获良多。他们被当地名人颇有影响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的理想追求深深感动,从而努力向上,奋发有为。同时,在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加深了解的基础上,他们爱家乡、爱母校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了保护本土文物、建设家乡的意识。另外,他们在专题研究型实践教学中学会了一些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大大增强了他们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不但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懂得了分享。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研究型的实践教学在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注重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最终促成了其知识的内化,达到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进入现场———组织学生参观梅州的历史名胜、革命遗迹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是实现“纲要”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作用。一般来说,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而学生的参与程度又与教学的吸引力有关。离开教室,深入到宽广的社会、大自然中去,这是吸引学生的一种良策。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在充分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作为梅州的高等院校,嘉应学院的学生主要来源于梅州及其周边地区,所以在进行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我们可以在实践教学经费有限的条件下,首先组织学生去梅州及其附近地区的红色革命纪念园、历史博物馆、名人纪念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地参观,例如梅县雁洋镇元帅纪念园、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埔三河坝烈士纪念碑、平远(中央苏区的红色港湾)的红军纪念园、蕉岭谢晋元故居、黄遵宪故居、丘逢甲故居和蕉岭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本地的各种“园”和“馆”等所展示的有型实物资料和影音资料大多真实、直观,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进入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去寻找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这不仅加强了教学过程的吸引力,而且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感染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参观本土的各种颇有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革命遗址和历史文物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定会被家乡革命先烈们的豪情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染、激励,而产生一种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其不断努力学习,增强服务家乡梅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是我们学校办学服务地方的职责所在。此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对于非梅州籍学生来说,也有利于其了解母校所在地区的革命传统与人文精神,从而更加热爱母校。参观完以后,本课程组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或以观后感的形式表达感受和体会,从而使他们的认知内化。在多年的“纲要”课教学中,笔者大胆、努力地探索、实践,设法将梅州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灵活多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汪平秀 单位:嘉应学院 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