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跨文化下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调查研究范文

跨文化下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调查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跨文化下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调查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跨文化下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调查研究

[摘要]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对江苏某高职院校8名来华留学生进行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调查研究,并根据现状对高职院校开展跨文化心理适应教育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高职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政治领域的合作与互动促进了国家之间人员的流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作为旅居者在适应东道国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大都会面临跨文化适应问题。跨文化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adaptation)主要是指旅居者个体在心理层面上适应新的环境,具体而言,是旅居者在适应异文化环境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情况,主要以情感反应为基础,如果旅居者在东道国能否保持较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或很少产生抑郁、焦虑、狂躁、孤独、寂寞、失落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了心理适应(Ward,)。来华留学生以“旅居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学习与生活,面临着因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来华留学生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对留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心理适应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分别于1年、18年先后两次对心理健康的内涵作出了界定,均提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来华留学生是我国学校中的特殊群体,一方面,和中国大学生一样,需要应对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压力,如学业压力、交友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另一方面,需要承受“旅居者”身份或旅居环境带来的压力,主要有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人际困难、思维方式、角色混乱等跨文化适应问题产生的压力。多重的压力与困难常常使留学生陷入孤独、焦虑、无助、失落等负面情绪体验,引发心理问题。多项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雷云龙,4;李繁等、胡芳,20;张灿灿,5),是心理疾病发生较多的特殊群体。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关注其心理健康对来华留学生本人及学校都有重要的意义。高职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群体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高职来华留学生群体与本硕博层次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有着较大的差异。首先,本硕博层次的来华留学生主要接受的是理论型、科研型教育,而高职来华留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实践型、技能型教育。其次,从生源质量上看,由于学历层次、奖学金比例不足等客观因素,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学习能力,汉语水平等、自我管理水平、处理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最后,高职院校中留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8-23岁之间,智力、精力都处于活跃增长期,个性发展还不稳定,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关注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异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孤独感、失落感、无助感,提高其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对留学生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高职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为高职院校开展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提供事实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根据Ward对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定义,本研究采用测量工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对高职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该量表系Lovibond于1年编制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42)的精简表,该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的负性请别,曾在多个国家施测,具有跨文化一致性,该量表共有21个题目,0-3分别表示不符合、有时符合、常常符合、总是符合,各维度题目分数相加,分值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该量表的总量表和抑郁、压力、焦虑分量表的信度分别为0.1、0.82、0.75、0.。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研究对象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来华留学生,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法,问卷的发放总量为1份,回收有效问卷8份,问卷的回收率约8%,其中大一来华留学生45人、大二43人、大三,共计8人。来自于印度尼西亚(人)、孟加拉国(人)、刚果(布)(14人)、埃塞俄比亚(12人)、柬埔寨(6人)、老挝(3人)、越南(4人)等国家;年龄最小18岁,最大2岁,年龄的均值为21.06,标准差为2.001。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将数据整理到SPSS21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8名高职来华留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得出,抑郁维度,44%的来华留学生处于无抑郁状态、34%的人存在轻度抑郁问题、21.3%的人中度抑郁、0.7%的人重度抑郁状态;焦虑维度,14.2%的被试没有焦虑、16.3%处于轻度焦虑状态、.4%处于中度焦虑状态、22%处于重度焦虑状态、7.1%处于极重焦虑状态;压力维度,.4%的人处于无压力状态、28.4%处于轻度压力状态、18.4的人有中等程度的压力、2.8%的人经历着重度压力体验。这表明,%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85.8%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4.6%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总体来说,高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状况比较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职来华留学生抑郁、焦虑、压力情况在性别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高职来华留学生在抑郁和焦虑维度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抑郁值(p=0.014<0.05)、焦虑值(p=0.027<0.05)均显著高于男生,压力值低于男生,但并未引起显著性差异(p=0.1>0.05)。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高职来华留学生抑郁、焦虑、压力情况年级对比差异分析,发现高职来华留学生在抑郁、焦虑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呈显著性差异状态,在压力维度不存在年级差异。具体描述如下:在抑郁维度,各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5),高职来华留学生的抑郁值由高到低的年级分别为:大一年级、大三年级、大二年级;在焦虑维度,各年级高职来华留学生的焦虑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大一年级的焦虑状态最为严重,大二年级次之,大三年级的整体焦虑值最低;在压力维度,大一年级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压力值最高,其次,是大二年级的压力值居中,压力值最低的是大三年级,但各年级在压力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8>0.05)。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8名高职来华留学生抑郁、焦虑、压力情况是否存在国别差异,调查发现高职来华留学生在抑郁、焦虑、压力三个维度在国别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抑郁维度(P=0.0<0.05),抑郁情况由高到低的分别是孟加拉国>非洲国家>印度尼西亚>其他亚洲国家;焦虑维度(P=0.000<0.05),焦虑情况由高到低的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其他亚洲国家>非洲国家;压力维度(p=0.030<0.05),压力值由高到低的国家为:孟加拉国>非洲国家>印度尼西亚>其他亚洲国家。由此可见,孟加拉国的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维度均比较严重。

四、结论与启示

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比较差,负性情绪体验较为严重,%左右的来华留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压力情绪体验,焦虑情况更为严重,超过85%的来华留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女生的抑郁和焦虑情况比男生严重,男生与女生的压力体验差不多;大一年级的抑郁和焦虑情况最为严重,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压力体验差不多。孟加拉国的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最糟糕,负面情绪体验最多,相比于其他国家,孟加拉国的留学生抑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压力水平虽然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也高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年龄并未引起来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来华留学生的抑郁、焦虑、压力情绪体验相似。调查结果带来的启示如下:

(一)加强对留学生群体心理适应的常态化教育

留学生群体的心理适应不良状况比较严重,高职院校应该以提高留学生心理适应为目标做针对性的教育。首先,留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抓好留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从校园文化、法律法规、生活知识等多方面入手帮助留学生尽快熟悉和融入新的环境。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开设跨文化心理适应等方面的课程,激发留学生发挥自助和互助的能力克服跨文化适应中的困难。根据文化休克理论,因文化环境的差异,留学生在新环境中体验常常出现文化休克症状,具体表现为对新环境不适应带来的紧绷感和压力感、离开原来的家人朋友引起的失落感、文化冲突引发的排斥感、角色变化带来的混乱感等。这些症状都需要留学生不断调整自己,及时克服。开展相关方面的入学教育或开设相关的课程有助于留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留学经历,并更加科学地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

(二)重视留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筛查工作

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和不易觉察性,心理健康不像生理健康那样有易于度量的标准,心理健康过程是一个由健康到不健康再到健康的波动起伏的动态过程。定期对留学生开展心理适应不良的筛查工作,筛查出心理适应不良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教育引导,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助于增强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强化对心理适应不良的留学生进行干预

根据Oberg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阶段理论,旅居者在新文化环境中能够适应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入新环境中的蜜月期、冲突与摩擦不断的危机期、逐步调整与改变的恢复期和理性融入的适应期。研究表明,大部分跨文化中的个体蜜月期大概是6月份,之后便进入危机期,即新环境格格不入,非常沮丧,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如果个体能够激发自身的力量,积极应对,那么将会进入恢复期、适应期。但很多留学生无法跨越危机期,产生心理障碍,轻则不能适应环境,影响学业,重则引发身心疾病。所以学校及时对心理适应不良的留学生进行干预,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期,是很有必要的。

(四)重点关注留学生中容易产生心理适应不良的群体

根据调查结果,留学生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关注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大一年级的高职来华留学生、女来华留学生等群体的心理适应情况,动态掌握这些群体在新文化环境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尽可能提供帮助。

五、结语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建设计划”)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建设水平推到新的高度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关注高职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愉快地度过“旅居”生活是当下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仇海霞 普丽达 王兆阳 单位:江苏农牧科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