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更加频繁,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国内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既鼓励中国学生到国外接受职业教育,也大力吸引国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为了让这些来自不同文化的中外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目的语文化,对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能够和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且得体交流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到高职院校的语言文化培养的各个层面。高职语言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发展。因此,针对高职院校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技能与文化的培养,能够有效保证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素质。
一、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在进行国际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中,中外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语言与文化交流具有鲜明的跨文化交际特征。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指中国学生与非汉语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交际,涉及到他们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时的语言、习俗、心理、思维、历史、政治等方面。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外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都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语言文化知识的运用,来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能力。具体地说,认知层面指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目的文化知识、意识的了解掌握。情感层面即跨文化敏感水平,体现在文化冲击下的情感判断、了解、接受等的能力。行为层面是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体验与表现,涉及交际开始、调整与维持的整个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语言学习更是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简单的语言知识学习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巩固。我国的高职教育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早在2000年教育部公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就提出: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后应具备在一般涉外交际活动和业务涉外交际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文流的能力。因此,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
高职外语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高职非英语专业外语教无论是在师资还是教学水平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且大班上课模式较为普遍,教师任务重,外语课时少。同时外语教学基本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够有效地在做中学。另外,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对较弱,文化知识不足,自主学习的兴趣、动力较低。而不少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无法满足国际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的教学缺少系统有效的长期规划。这些从理论到实践上的种种不足造成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滞后。结合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与国际型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体验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模式。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为关注中心,侧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的从体验、反思、总结到更进一步体验的循环学习体验过程。体验模式的关键是建立交际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认知构建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与交际原则的认知。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言使用的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知识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语言文化知识与原则,应该更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多元的体验功能。把外语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进而扩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外,鼓励中外学生参加目的语口语大赛、游戏、讲演、外语角等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应用语言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专题讲座、外国影视音乐欣赏会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中运用语言,学生是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和反应者,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自己所爱好的活动,更近距离地体验文化差异。它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文化,培养文化意识,还有助于培养交际能力。
三、中外混合班级教学与多元文化课堂的构建
传统的外语教学多关注理论性的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常忽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与体验,这种文化环境的外语课堂无法实现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需要。英国学者MichaelByram提出“文化学习不仅仅要比较不同的文化,学习不同的文化,而且要实地参与”。在研究中,他尤为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文化体验”——要求学习者通过与目标文化接触相当一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美国学者Kramsch和Patrick都认为,文化教学应该结合一定的语境。因此,让中外学生组成混合班级,打造多元文化课堂,让这些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同一班级里学习生活,建立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团队形式一起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交互式场景的语言文化教学,让每位学生切身体验跨文化交际过程。采用这种体验教学法的中外混合班级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营造出让中外学生能够轻松体验的学习环境和多元文化环境,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能力。中外学生混合班级能够在课堂上营造真实的多元文化环境,让学生摆脱教材,通过交际来发现和感受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实践中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当不同国家的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参加外语课程学习时,教师设计出能够让他们主动发现、判断、强化的各种任务,形成创造性的互动学习体验。由于混合班级的课堂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空间,学生学习的风格与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具有群体性差异。
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转变,这是教学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能够让学生内化知识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视频制作、影视欣赏等突出体验与实践的不同手段。这样,教师能够发挥对中外学生的引导、调整和沟通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克服不同文化产生的差异甚至冲突,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化交流。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好体验文化各个层面时,可以采纳符合语言文化认知规律的从微观到宏观的文化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微观具体地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国家的特定主题的生活情境,构建这些文化活动包含的态度、价值观等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从宏观文化的角度系统让学生体验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等文化内容,让他们积极思考发现文化的共性与差异。这样,学生真正地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职国际合作办学规模的扩大,中外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频繁,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职院校必须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当前形势下的高职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以实践有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外学生混合班级的体验模式符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用性和交际性特点,能很好满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实现高职国际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吴春红;满雪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