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基质特性范文

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基质特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基质特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基质特性

摘要:乡土建筑文化是乡土社会的载体,真实记录着乡土社会的思想智慧、知识经验、技术艺术、礼俗习惯的现时态与历时态。它的基质存在于乡土社会认同和运用的哲学思想、材料使用的知识智慧以及民间信仰之中。它具有民族性、从“理”性、适应性、随“人”性等特性。解读乡土建筑文化,必须以“人”为本,通过建筑物的“物理形态”,洞见其建造、利用和维护过程中的“事主”、“事件”、“事理”。

关键词:乡土建筑;基质特性;思想智慧;民间信仰

乡土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民族村寨保护”等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这些研究很有热度。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关注乡土建筑的人很多,研究乡土建筑文化的成果也很多。但是,多数研究乡土建筑文化的人士,并不十分清楚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他们关于乡土建筑文化的记述和阐发,说的是乡土建筑文化的某个方面,因为他们的视域仅限于乡土建筑的“物理形态”,探究的内容多是建筑物的届时情形,即建筑物被研究者“看见”时的“技术艺术遗骸”,很少关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换言之,就是很少涉及那些在建筑物的“生命历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人,以及他们在建筑中运用的思想智慧和知识经验。比如说,民居建造过程中的选址、选材、选人和选日子的民间遵循,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史信息、思想智慧;民居使用过程中的空间重置、分配、修缮、附属建筑的建造等,所依据的关系与逻辑。因此,乡土建筑文化研究存在显见的不足和空白。弄清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基质特性,无论是对于建筑文化研究的学理建构,还是对于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理论支撑,都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需要。

一、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概念

(一)乡土建筑

《现代汉语词典》说,“乡”是与“城”相对的概念,“乡土”就是“乡村”。“建筑”一词有两层语义:一是修造,即“造房子、修路、架桥等”;二是“建筑物”。如此,“乡土建筑”的语义,就是城邑建筑(包括营盘、卫所、碉堡、港口船坞等)之外的乡村建筑。乡土建筑包括:民居单体、院落、聚落,以及满足乡土社会生产生活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单德启先生说:“乡土民居建筑是相对于宫殿、寺庙建筑、文人士大夫府邸等城市建筑而言的……它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滋生、繁衍、发达在乡土、市井的最底层社会之中。”[1]14乡土建筑与城邑建筑只有模糊不清的界限,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首先,在历史与文化绵延不绝的中国,大多数城邑是从乡村渐变或剧变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是城邑的前身,乡土建筑是城邑建筑的母本。其次,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城邑也会退变成乡村。也就是说,城邑功能丧失后,其继续活着的状态就是乡村。再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城邑的郊区都是乡村,若干乡村簇拥着城邑。城邑扩张,都会使邻近的乡村变成城镇,或部分城镇部分乡村。我国从古至今,乡村和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数量皆比城邑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土建筑是大众建筑,城邑建筑是小众建筑;乡土建筑更多是众创民为的建筑,城邑建筑更多是匠创师作的建筑。

(二)建筑文化

鉴于“建筑文化”这个概念虽然多人使用,但几乎无人给出明确定义,笔者拟将其定义为:体现在建筑物的形态与结构、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使用过程、维护过程中的思想智慧、规制礼俗、知识经验和技术艺术的总和。

(三)乡土建筑文化

承接“建筑文化”的定义,乡土建筑文化,就是滋生于乡土和具有乡土特点的“建筑文化”。乡土建筑文化的含义,在一些地方正在遭到曲解。当今中国,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已经少有活态的乡土建筑文化,只有一些作为物证的载体,但在城镇化较低的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尚保持数量较多的乡土建筑群落和乡土建筑文化持有人。因此,乡土建筑文化多被误读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甚至有人以少数民族使用的民居形态为依据,对某些建筑遗产进行族属判别。例如,有的学者把遵义海龙囤的“王宫”建筑,同仡佬族使用的“四列三间、六列五间(俗称‘长五间’)、一正两厢式(俗称‘三合头’)、前廊四合院”民居进行对比分析,认定为“仡佬族传统民居”。[2]118殊不知,其所讨论的民居乃是“汉式建筑”,[3]9在西南地区十分多见,而且“合院建筑是我国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型,发源于中原地区,随中原文化向四周地区渗透、扩展而遍及大江南北。”[4]72少数民族地区较好保持着丰富多样的乡土建筑文化,有的可能会有民族性,但不一定都是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二、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

乡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容,包含规制、礼俗、技艺、审美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存在于建筑物的形态与结构之中,存在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乡土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木构建筑的建造,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造正屋的主体架构,其中的主要环节是选址、选材、选人、选日子、开工、夹磉(排扇)、砍梁木、做梁木、立排架、上梁、覆盖顶棚等;第二阶段是装修,其中的主要环节是装四围、进行内部空间分隔,建造偏厦、牲畜栏圈、厕所以及仓屯屋、篱笆墙、柴门等附属建筑,使房屋的居住功能同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合理。乡土建筑的形态与结构之美,是由这些过程中的文化赋予和功能设置共同叠累而成的。乡土建筑之民居的使用过程,大体上从正屋具有居住功能后开始,直至房屋的居住功能丧失,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内容是空间功能的设置、划分、维护,其中的主要环节是检瓦添瓦(或换草、换树皮、换石板)、涂油、加固、换构件等。通常,建筑史、建筑学和建筑艺术的专业视角,不涉及这些环节。乡土建筑文化之规制方面的内容,具体所指是:空间形态创建和组织关系设定必须遵循的规矩与制式,是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规定,由系统的章法和尺度关系构成。比如,房屋的高度、进深,榀架的柱头数量、瓜筒数量等。这是建筑学或建筑艺术方面的专业视角比较侧重和强调的乡土建筑文化内容。乡土建筑文化之礼俗方面的内容,具体所指是:人们从古至今沿用的建筑活动的礼数、仪轨、惯例。建造过程中必须举办的仪轨,一般是很神圣的,因为建筑对于事主和工匠来说都是大事。

在古人看来,举此大事,不仅涉及事主和工匠,还涉及各种神灵,所以,必须处处有礼,礼数周全,方可保证人神满意,工程顺利。这是最为容易被调查研究者关注的乡土建筑文化内容。乡土建筑文化之技艺方面的内容,具体所指是:在构图层面创造空间与形式的技艺;在构件制造和构件组装层面的技艺,包括材料的最佳利用,特色构件的制作,制造普通构件的功夫精细、精巧、精美程度,组装构件的精确程度等;在装修层面的技艺,包括屋顶、地面和四围的装修技艺;在防火、防腐、防潮、防贼层面的技艺,比如对柱头和立面壁板的防腐防潮,对火塘、灶房等火源所在空间的防火,对进入房舍的路径进行设计和安置门锁、陷坑以防贼;空间功能调整和拓展层面的技艺,比如搭建、延展空间等。乡土建筑文化之审美方面的内容,具体所指是:各个立面的图案构造、颜色安排和平整光滑程度处理;显眼或重要空间的饰件安排,比如屋顶装饰、门头装饰、柱头装饰、磉墩装饰、阶沿装饰、门窗装饰、零立面铺装等;对正屋与附属建筑进行巧妙的衔接处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规整化,比如添设女墙、亭门、当门吉祥物(石鼓、石狮子、石敢当等)、入户石阶、石板路面、树木花草等。

三、乡土建筑文化的内在基质

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的乡土建筑,往往具有显见的差别,体现各自的独特品格。这种现象,通常被释读为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不然,因为它不是营造建筑物的事主和匠人合谋下的艺术行为,不是刻意为他者视觉感官而安排的图景,乃是事主通过匠人之手赋予建筑美好期许的符号系统,是乡土建筑文化内在基质作用的结果。乡土建筑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主要策动因素是乡土建筑文化的内在基质。

(一)乡土建筑文化内在基质的生成基点

1.社会思想

在乡土社会,建筑活动,可以说是事主运用本区域内社会普遍认同的哲学思想,通过匠作技艺,寻找和构建安全舒适与福瑞吉祥之所的“浪漫工程”。其中的“浪漫性”,在于一切都是依“理”而为,但多数依“理”而生的期许,是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仅有无数的“前例”而已。在这里面,有一个无须证明的前提,就是人们寻找的福瑞吉祥蕴藏在大地和时间的某个神奇点上。这可能是人类自存在以来,都是在某个有些特别的时间点、从大地的某个有些特别的地点找到食物,这一基本经验被长时间的共识筑成了公理。被不同生态环境和生计模式模塑的人们,认同的社会思想尤其是哲学思想可能不同,其建筑行为的合理性所遵循的逻辑程式也可能不同。比如说,汉族乡土建筑文化普遍遵循的“地吉”思想,逻辑基点是“阴户”[5]116能够繁衍,是人的自身繁衍和养殖积攒的经验;苗族乡土建筑文化普遍遵循的“地吉”思想,逻辑基点是牛、狗、猪、鸟、枫树、竹子等动物植物对某地“情有独钟”所呈现出来的“异象”,是狩猎和种植积攒的经验。又比如说,有的区域的建造礼俗里面,要求一幢房子的所有木料出自同一面山,而有的区域则只要求所有建材属于同一种木料。这是局域社会关于“同一”的解释方式不同的结果。

2.材料使用的知识智慧

乡土建筑,在材料运用上最见特点。就地、就近运用建材,减少建造成本、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是经济和智慧的建造。运用主要建材的知识和智慧,往往就是其建筑文化内容最为丰富和最有特色的环节。比如说,在木材丰富的地区,由木匠主导的制作和安装柱头、梁木的礼俗最多,木作工艺是主要的装饰内容;在石材丰富而木材不足的石山区,在木匠主持的仪轨之外,还有由石匠主导的选择和取用石材、垒砌墙体的礼俗,同时,垒砌石头的某些技艺、花样,也在此区域生成和盛行,别的区域没有。

3.民间信仰

在乡土社会,事主秉持的信仰,往往决定着建造活动和建筑物使用过程的文化基调。聚落里面的神性建筑和民居内部的神性空间,是体现信仰的空间。这些空间蕴含的乡土建筑文化内容,十分坚固,往往不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不同的民间信仰在演绎不同建筑文化内容的同时,可能演绎出相同的建筑文化内容。比如说,形态相同的桥梁,可能生成于多种形态的民间信仰。有的地区的桥梁完全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功能桥”;有的地区的桥梁则是对风水“缺陷”进行弥补的“水口桥”;[6]330有的地区的桥梁则是建造者祈求子嗣的“保胎桥”、“还原桥”、“保子桥”。[6]340相同或相近的信仰,也可能演绎不同的建筑文化内容。比如说,在方向上,汉族建筑文化有“尚南”情结,这是汉族先民利用阳光的经验在观念上的锁定;苗族建筑文化中的“尚东”情结,则是因为苗族历史记忆铸就的观念。

(二)乡土建筑文化基质的特性

1.民族性

乡土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比较容易发现的特性。其关键的辨别点在于语言文字。语言是建筑文化之口头表述的媒介,又是传承发扬建筑文化的重要工具。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民族,即使有属于本民族的建筑,亦不能说有属于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在中国,汉族的乡土建筑文化,完全基于汉语汉字创立和发展,“语汇”最为丰富,体系最为完好,结构最为稳定。其显著特点主要有五个:一是以政治伦理设定空间与形式的秩序框架。建筑的空间大小和形态结构,与使用者的地位建立对应关系。二是尺度的数字与吉凶祸福存在密切关系,且这种关系以汉语音义为逻辑基础。比如,房屋的高度,即中柱高度,丈、尺、寸、分都要有“数”,且尾数必须是“八”,暗喻“发”,乃是借助汉语的“八”与“发”谐音而形成的规制。三是材质有档次之分。柱头、梁木的选材须是永不落叶的树木,用的是“四季常青”暗喻恒久繁荣。四是匠作是有等级的。五是强调“横向居住为贵”,中堂是最尊贵的空间,是“天地君亲师”居住的地方,是“不二空间”。中国不少少数民族的乡土建筑文化受到汉族乡土建筑物文化的深刻影响,吸收其作为主要内容,有的甚至完全采用汉族建筑文化。

2.从“理”性

乡土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理”。在乡土社会,建造房舍,事关百年兴衰,必须依“理”而为和依“礼”而为。“礼”是落实“理”的重要方式。“理”的基石,就是届时被证明或推定为正确的思想智慧和逻辑程式。不同生境条件下的人们,可能会认同不同的“理”和“礼”;不同历史命运的人们,可能会认同不同的“理”和“礼”。遵循不同的“理”和“礼”,就会在建筑形态和结构方式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不同内在基质的建筑文化内容。比如说,从北方到南方,中国的广大地区,建造房屋都请“地理先生”,通过“看风水”的方式选址和确立房屋的朝向。因此,“风水”成为极为重要的建筑文化内容。但是,在一两百年前,至少西南地区的很多局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民间实际运用的选址方法,除了“看风水”,至少有十二种。这十二种选址方式分别是:①根据“异象”选址,即根据某种“奇异现象”的启示,而进行居住地的选定;②根据“动物行为启示”选址;③根据“植物启示”选址;④根据地貌造型“奇异”选址;⑤“称土”选址;⑥“称水”选址;⑦占卜选址;⑧根据交通条件选址;⑨根据生计环境选址;⑩根据斗争的战略、策略需要选址;⑪根据人际关系选址;⑫根据政策需要或商业发展需要选址。这些选址方法,有的至今还在使用。其所以如此,在于使用者认定它有“理”。

3.适应性

乡土建筑文化的定型,主要外在力量,是适应生计模式与安全需要。因此,也可以说,乡土建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生态环境变化和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反映。兹以贵州为例说明。在1949年以前,贵州不论是哪个民族,规模大、建造精美的村寨,基本上分布在两条线上:一是水路沿线上,即沿江(沿溪)的岸边;二是驿道沿线上。这是因为水路和驿道是最重要、最兴旺的交通运输线,国家和地方军政力量都在这两条线上投入大量的资源,为民众谋生、创富、安居提供较多机会。同时,保存较为完好的规模较大村寨,与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存在对应关系。处在距离水道和驿道较远之地的规模较大的村寨,能够很好地存在,必定是特定历史铸就某种契机。例如,雷山的西江千户苗寨,其所以存在如此大的规模,主要原因在于清朝在黔东南强行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开启“新疆六厅”的过程中,西江苗寨接受朝廷的政策,没有遭到朝廷的毁灭性打击,而后,这里涌现出了诸如梁聚五先生等智者贤达,引导寨子沿着较少出现重大波折的方向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贵州的村寨和城镇,都在近地山顶建造有山屯古堡,作为危时存身的空间;大户人家都建造厚实高大围墙,甚至碉楼,并在墙体上设有多处枪眼。这完全是因为社会动荡,兵匪横行,人们为了增强安全感而作的。作为建筑文化的内容,这些都是时代的印记,而不是建造者的无端自为。虽然贵州各民族多采用“鲁班式”木构民居,但低海拔区域与高海拔区域存在一定的区别,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大体而言,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多数采用“有柱有瓜式”房屋架构,1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多数采用“有柱无瓜式”房屋架构。1000米以上喀斯特地区,房屋多数矮小而稳实,具有横向延展的特点;1000米以下地区,房屋高耸而飞扬,具有纵向延展的特点。高海拔的喀斯特地区采用“有柱无瓜式”房屋架构,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高大匀直的柏木、杉木、松木,就地取材只能使用茎围较小的杉木或质地较差的杂木。由于材料限制,加上屋顶覆盖石板压力很大,要减少剪切力对房屋安全性的损害,就只有取消“瓜筒”这种构件,同时,减小同一榀架的柱距。因此,即使柱头很多很密,一幢房屋的高度和进深仍然显得很不足,二楼较少具有居住功能。低海拔丘陵地区,拥有大量高大匀直的柏木、杉木、松木,就地取材能够建造较高的房屋,加上低海拔地区温润潮湿,居高才能更好地利用光能和风能。在此情况下,在立柱之间加入“瓜筒”,可以扩大房屋的进深空间,又可以使得房屋高度增加的情况下,不显得瘦小难看。由此可见,民间使用“有柱有瓜式”或“有柱无瓜式”架构的“鲁班式”木构民居样式,乃是适应生境条件的智慧选择。

4.随“人”性

乡土建筑文化,是具有相同住居理念的人们使用和承袭的文化,会因为这些人的定居而生成发展,他是随着这些人的迁移而带入别的区域。具有相同乡土建筑文化观念的规模性的人口迁移、民族迁徙,都会导致乡土建筑文化跨越时空,在原生地之外的空间生根开花、流变演进。另外,乡土建筑文化是提供住居舒适与美感创建模式的文化,会随着原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势能的提高,而向外溢出或输出,流向吸收和接纳它的区域。徽派建筑遍布西南山地的古老城镇,就是例证。结语乡土建筑文化是乡土社会的全息载体,真实记录着乡土社会的思想智慧、知识经验、技术艺术、礼俗习惯的现时态与历时态,是镌刻在建筑上的至真无伪的艺文典籍。解读乡土建筑文化,必须以“人”为本,通过建筑物的“物理形态”,洞见其建造、利用和维护过程中的“事主”、“事件”、“事理”。惟此,才能深入乡土建筑文化的内在肌理进行环视,同时,跳出建筑学的视野,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生态的维度,建立综合视角,对其关系与逻辑进行俯视和判读。

作者:麻勇斌 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精品推荐